论联网审计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2013-07-28 03:09:07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5期
关键词:联网计算机单位

陆 虹

一、定义

联网审计,是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通过计算机远程访问、调用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资料、业务数据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按照一定的程序,利用辅助审计工具实时检查和评价相关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帮助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增加组织价值,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独立性经济监督和评价活动。实质是被审计单位在网络互联环境下所开展的审计工作。

二、联网审计的特征及可行性分析

1.实现适时远程审计

审计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访问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库,可以缩短检查活动的检查时间。对于具体的财政财务收支事项,联网审计中,审计机关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访问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系统及其数据库,随着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通过远程访问完成审计的程度也将得到提高,适时性特征也因此而更加明显。

2.工作效率相对提高

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效率是网联审计中的关键,在联网审计中,网络连接一次性完成,其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数量,基本不受设备限制;审计范围在事前确定为最大可能的范围;时间不受现场组网时间与审计期间影响。因此,联网审计具有更高的审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效率。此外,网联审计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人力成本等,因此这种数据处理情况更加有利于提高效率。传统模式下,对一个审计项目投入过多就造成了审计资源浪费,如果审计力量投入不足一些重大问题也审查不出来。而采用联网审计可以解决好这个矛盾,联网审计环境下,对于采集来的数据可以根据审计进展情况调动各个地方的力量,在网络协同的作用下,共同来完成审计任务。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

3.网联审计实施的可行性

(1)技术可行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实施联网审计在技术上已不存在问题,目前国内外已经实施了多种联网审计的方法,一些方法也已经被广泛应用。计算机也已经取得了广泛的普及,许多企业已经实行了信息化,ERP等技术的使用使得相关的审计电算化相对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技术问题已经不再是主要问题。

(2)操作可行性。联网审计是审计模式上的转变,在当前网络普及的状况下,很多审计人员也基本可以实现操作。联网审计在技术上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和能力,在基本原理确定的情况下,只要能在安全范围内正确操作就可以实现目的,因此,操作上也是可行的。

(3)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主要是考虑实施联网审计的效益。一般来说,实施联网审计可以取得如下的效益,首先,减少审计的成本。尤其是对于异地审计来说,审计人员的差旅费,办公经费等均会获得减少,这样节约了审计单位的人力和物力。同时,所需要的审计人员也会减少很多。因此降低了审计人员的成本。

三、联网审计的障碍

1.联网审计的成本

联网审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联网审计的成本管理涉及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等多个方面。据测算,开展以地税、社会保障等部门和会计结算中心为重点的联网审计,仅建设成本每项都在百万元以上,这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单位来说负担会过重,制约了联网审计的推广。

2.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

联网审计是一项计算机技术和审计业务综合性高的工作。审计人员面临知识更新的需要,一方面要有丰富的会计、财务、审计知识,要熟悉审计政策、法规,另一方面需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技术。要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有充分的了解。这些技术因素往往超出传统审计人员的知识范围。由于我国审计机构组建的历史不长,审计信息化作推广时间不长。审计人员大都来自财经部门或财经院校。他们掌握的知识主要限于财会方面,极少受过系统的计算机专业教育。这些技术因素往往超出传统审计人员的知识范围,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补充知识。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联网审计的障碍。

3.原有审计方法局限了联网审计

审计技术方法的局限性联网审计主要通过远程取证来完成审计,主要的审计取证工作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由于计算机的使用,引入了新的审计方法,如EAM、通用审计软件等,这些审计技术方法能够有效的扩大审计覆盖面、提高审计效率。但是,联网审计模式下,传统审计中的一些常用方法如询问法,观察法、盘点法在联网审计中将不再适用。而这些方法在审计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审计师应该慎重选择审计方法。如何选取好的审计方法要根据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双方的共同协调来完成。因此,对方法的选择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自身状况做出决策。使既可以很好的完成审计任务,又可以节约成本。

4.对内部控制的被动依赖

如果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来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那么审计人员的工作都将建立在虚假信息之上,带来极大的审计风险。在联网审计模式下,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强度和频率很难得到保证。而实质性检查不可能达到穷尽所有业务的程度。因此,审计人员不得不“被动依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这也是联网审计的难点之一。

四、解决措施

1.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加大审计人员的培训

我国教育培养大多还是应试教育,大多数学生只能掌握单一的一种技能。目前应该主要加强对计算机人才的引进,相对来说,对计算机人才培训财务审计知识的难度要小于对审计人员培训计算机的难度。因此重点可以加强对计算机人才的引进,然后对这些计算机人才进行培训。这样可以缓解联网审计中的人才瓶颈。

2.建立全方位的联网格局

联网格局对联网审计来说是很关键的。各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每个企业也有自己特殊的情况,因此建立联网格局可以全面、有效的覆盖大多数企业和单位是至关重要的。畅通监控渠道,高效发挥审计职能需要对联网的节点做合理的布局和安排。

3.准确测算联网审计的必要性

联网审计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单位,因为缺少面对面的沟通,很多事情不一定能如人所愿,此外,一些高额的数据计算机系统建设也会增加企业负担。因此需要准确进行测算。目前测算的方法主要有净现值法,回收期法等。

[1]武海平,余宏亮,郑纬民等.联网系统中海量数据的存储与管理策略[J].计算机学报,2006,29(4):618-624.

[2]陈伟,尹平.基于成本效益视角的联网审计可行性分析.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年1月VOL22(1).

[3]郑卫.目前联网审计遇到的难点问题及解决办法.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7月LOL13NO13.

猜你喜欢
联网计算机单位
“身联网”等五则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宁波通讯(2021年14期)2021-09-29 07:33:46
计算机操作系统
填单位 要推敲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4
看错单位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6
抢占物联网
通信世界(2018年27期)2018-10-16 09:02:56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协办单位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
风能(2015年10期)2015-02-27 1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