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实证研究

2013-07-27 08:42林少萍
统计与决策 2013年5期
关键词:工资总额国营城镇居民

林少萍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系,广州 510632)

0 引言

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的。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2012年我国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收入分配问题再次被提到桌面上来,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本文主要从收入来源的角度研究居民收入的构成、影响因素,从支出角度研究消费和储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数据结合预测模型展开相关分析和预测判断,并据此提出有关建议。

1 建模的基本思路

为了定量研究的方便,从来源和支出两个角度对城镇居民收入总量进行分解分析。从来源的角度看,城镇居民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收入两部分构成,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由国营单位工资总额、集体单位工资总额和其他单位工资总额构成,各单位的工资选择了前一期工资、劳动力人数和固定资产投资等三个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从支出角度看,城镇居民支出包括居民消费支出及当年储蓄,收支之间的差额就形成隐性收入。前一期的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每一劳动者负担的人口数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城镇居民实际总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构建随机模型。对于城镇居民的贫富差距选择基尼系数来衡量,而影响基尼系数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人口数和实际收入。建模整体思路详见图1。

2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预测模型

图1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模型基本思路图

2.1 模型简介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由10个方程式组成,其中定义式3个,随机方程7个,模型涉及的经济变量共27个,其中内生变量10个,外生变量9个,滞后内生变量7个。具体模型结构如下:

(1)国营/集体/其他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模型yit=β0+β1yi(t-1)+β2Lit+β3Kit+εit,其中,i=1、2、3,分别代表国营、集体、其他三个单位。yt代表t时期国营/集体/其他单位职工工资总额,Lt代表t时期国营/集体/其他各个单位职工人数,Kt代表t时期国营/集体/其他各个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et是随机变量,表示除上述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是三个随机方程。

(2)城镇居民工资总额TYt=国营单位职工工资总额y1t+集体单位职工工资总额y2t+其他单位职工工资总额y3t,这是一个定义方程。

(3)城镇居民实际总收入CSSt=β0+β1CSSt-1+β2GDPt+β3Rt+β4CCPIt+εt,其中,CSSt代表t时期城镇居民实际总收入,GDPt代表t时期国内生产总值,Rt代表t时期每一劳动者负担的人口数,CCPIt代表t时期城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et是随机变量,表示除以上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随机方程。

(4)城镇居民非工资性收入FTYt=CSSt-TYt,这是一个定义方程。

(5)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额CZZt=β0+β1CZZt-1+β2CSSt+εt,其中,CZZt代表t时期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额,这是一个随机方程。

(6)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CXt=β0+β1CXt-1+β2CSSt+εt,其中,CXt代表t时期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这是一个随机方程。

(7)城镇居民隐性收入YXSt=(CZZt+CXt)-CSSt,这是一个定义方程。

(8)城镇居民基尼系数CGt=β0+β1CGt-1+β2t+εt,其中,CGt代表t时期城镇居民基尼系数,t代表时期数,这是一个随机方程。

2.2 数据来源及技术处理

建模采用的样本期间为1978~2010年,样本数据来自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资料欠缺,采用线性插值法和趋势曲线模型予以补齐。对于一些突变的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或引入虚拟变量。利用统计软件对模型的进行识别、参数估计、检验以及预测。

2.3 随机模型检验

2.3.1 国营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估计方程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a=0.1时检验通过,**表示显著性水平a=0.05时检验通过。

模型解释:当城镇居民国营单位就业人数增加1万人时,国营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将平均增加260万元;当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亿元时,国营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将平均增加122万元;当上一年国营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增加1亿元时,本年国营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将平均增加1.0151亿元。

2.3.2 集体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估计方程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a=0.05时检验通过。

模型解释:当城镇居民集体单位就业人数增加1万人时,集体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将平均增加325万元;当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亿元时,集体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将平均增加11万元;当上一年集体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增加1亿元时,本年集体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将平均增加907.6万元。

2.3.3 其他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估计方程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a=0.1时检验通过,**表示显著性水平a=0.05时检验通过。

模型解释:当城镇居民其他单位就业人数增加1万人时,其他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将平均增加189万元;当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亿元时,其他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将平均减少19万元;当上一年其他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增加1亿元时,本年其他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将平均增加1.2077亿元。

2.3.4 城镇居民实际总收入估计方程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a=0.05时检验通过。

模型解释:当我国GDP增加1亿元时,城镇居民每人实际总收入将平均增加0.015元;当我国CPI每上涨1%,城镇居民实际总收入将平均名义上涨9.143元;当城镇家庭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增加1人,城镇居民实际总收入必须平均增加689.9579元才能保持原生活水平,当上一年城镇居民实际总收入每多增加1元时,本年城镇居民实际总收入将平均增加0.0804亿元。而参数-1987.28表示城镇居民最低收入需求。

2.3.5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估计方程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a=0.05时检验通过。

模型解释:当城镇居民实际总收入增加1元时,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将平均增加0.3679元;当上一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每多增加1元时,本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将平均多支出0.4701元。而参数299.0681表示城镇居民保持基本生存所需要消费支出。

2.3.6 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估计方程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a=0.05时检验通过。

模型解释:当城镇居民实际总收入增加1元时,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将平均增加2.5734亿元;当上一年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每多增加1亿元时,本年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将平均增加9591万元。而参数-3414.17表示在城镇居民实际总收入和上年存款余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城镇居民将会减少储蓄3414.17亿元。

2.3.7 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估计模型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a=0.05时检验通过。

模型解释:城镇居民基尼系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平均每年按照0.33%的趋势增长。上一年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对本年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产生正影响,使当期城镇基尼系数增长57.89%。

以上7个方程的校正判定系数R͂2均在93%以上,说明各个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F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显著性水平a=0.05,说明模型的整体检验效果显著,解释变量全体和被解释变量具有密切的相关性。t检验统计量的P值均在显著性水平a=0.1或a=0.05时通过检验,说明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具有重要影响,变量的选择是合理的。从单个方程统计检验结果看,7个随机方程是可靠的,可以用于外推预测。

2.4 预测

2.4.1 外生变量的预测

应用本模型进行预测时,首先要对外生变量进行赋值,主要采用时间序列趋势曲线模型预测方法,对外生变量2012~2016年的值进行预测。城镇国营/集体/其他各个单位就业人数、GDP采用多项式模型进行预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就业人数、城镇人口数采用指数模型进行预测,城镇CPI采用时间序列趋势循环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城镇家庭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用城镇人口数除以城镇就业人数求得。外生变量预测值见表1所示。

表1 外生变量预测表

2.4.2 内生变量的预测

将2012~2016年已赋值的外生变量代入估计方程,通过模型求解出内生变量在2012~2016年的预测值,并利用定义式模型求解出城镇居民工资总额、城镇居民非工资性收入及城镇居民隐性收入的预测值,见表2所示。

2.4.3 预测结果分析

(1)存款和隐性收入增长快与消费严重滞后共存。由预测结果看到,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逐年上涨,其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从2012到2016年分别为0.34、0.35、0.35、0.36和0.37,而在实际收入中60%以上是非工资性收入,如财产收入、转移收入等;同时,城镇居民的隐性收入以25%的速度快速增加,应该引起重视。城镇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也以24.6%的增速发展,影响了社会消费水平,导致消费滞后,不利于市场需求的拉动。

(2)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成正相关关系。根据预测结果,2012~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7.38%的增长速度发展,可见每年均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同时全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也在逐年扩大,体现出一种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正相关关系。

表2 内生变量预测表

3 建议

(1)建立规范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完善隐性收入的法制建设。通过深化工资与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规范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职工的劳动报酬二元化(只有工资和奖金),津贴补贴工资化,建立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和隐性收入的调查体系,使各种隐性收入问题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政府、企业、个人的利益关系逐步走向依据法规和契约进行调控的局面。建议工资地区差与价格地区差要相适应,不同的价格影响了不同地区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导致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编制消费物价地区差指数来检验现行工资标准的地区差是否合理就势在必行。

(2)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设置高累进低起点的个人所得税,推行财产税、遗产税、消费税、赠与税,对过高收入者进行有效调节,“劫富济贫”,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

[1]袁霓.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5).

[2]王亚芬,肖晓飞,高铁梅.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6).

[3]胡苹.1995年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2007,(10).

[4]薛莲,樊明方.陕西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22).

[5]彭海艳.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因素及效应[J].云南社会科学,2008,(1).

[6]崔雪琳.政府行为视角下的收入分配差距调节探析[J].魅力中国,2009,(34).

猜你喜欢
工资总额国营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Manipulating vector solitons with super-sech pulse shapes
国营第八九一厂
河南禹州:20世纪80年代国营钧瓷厂作品欣赏
山西省国企工资将实现能增能减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和指数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高揚“意”帜——张国营写意花鸟画品读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和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