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潇
摘 要: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在小城镇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模式”的概念,并分别调查分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各自的特点与发展状况。如今,这三种发展“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重读大师经典,通过对费老书中三种“模式”的异同进行归纳分析,能够从源头上深刻理解三种“模式”的发展条件、特点和趋势,从而为当今各模式的发展和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借鉴。
关键词:模式;费孝通;异同
中图分类号:C91-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66-02
一、三种模式的相同点
费孝通认为,提出“模式”的概念有利于采取比较的方法,但也必须防止侧重于各模式之间不同点,而忽视其共同点。
1.企业兴起的基本背景条件相同
一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各地都实行公社制度和“以粮为纲”的政策。农民在集体组织下从事以种植为主的粮食生产,没有支配自己劳动时间和对象的自由,人多地少,造成了劳动力的浪费。直到80年代初期,农村进行了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落实,农民才获得对自己劳力的支配权。这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他们千方百计开辟各种生财之道。二是三地都地处沿海,人口密集,人多地少,单靠农业不能养活当地人口,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2.适用于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取得了高速发展,受到社会各界认可
从区位特征、传统文化、基础设施条件、资金来源等各个方面考虑,温州地区适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苏南地区适于发展乡镇企业,珠江三角洲适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因此这三种模式都顺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促进了区域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翻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3.都在进行模式的演进和创新,具有相同的发展趋势
苏南乡镇集体经济,在80年代以后随着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逐渐变化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企业集团化和股份制。温州模式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不断演进,先是进入80年代中期的“股份合作制”阶段,使家庭手工业、个体私营企业走向联合;后是进入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志的新阶段,出现了“两个趋势、三大变革”,市场网络更加完善。珠江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90年代,顺德等地率先在全国实现了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理顺了政企关系,走在了苏南前面。三个模式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但从总体上看,三种模式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已趋于同向性,即: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走向股份经济;企业的产品结构都在升级之中,以科技为支撑,发展规模经济;建立产权明晰、竞争规范的企业制度。
二、三种模式的不同点
1.历史传统和特定社会条件不同
苏南地区的历史传统是人多地少、农工相辅。人多地少只是一股内在的动力,农工相辅的实现还需要外在因素的触发。苏南社队工业兴起的外在因素就是“文化大革命”这一特定的社会条件,加上依托上海,一大批技工被“内战”驱赶到乡下。“农村劳力要找活路,城里下放的技工要工作,公社、大队等行政机关由于‘分灶吃饭需要自己找财源,最终是社会需要商品,这众多的因素凑合在一起,就出现并形成了初期社队工业的基本模式。”
温州的历史传统是“八仙过海”、农商结合,即石刻、竹编、弹花等百工手艺人和生意郎周游各地,挣钱回乡,养家立业,他们和居家耕地的农家女相结合。就当地的条件来说,温州同样面对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很多的情况。但与苏南相比,温州还面临着国家投资很少、交通能源基础设施也很差的情况,而且也不具备苏南社队工业、集体经济的底子,温州农民要想向非农业转移,只能沿袭传统从商,并且只能从投资少、成本低、技术简单、起步快的小商品开始。
珠江三角洲具有交通便利、毗邻港澳的优势区位,且华侨、港澳同胞众多,珠江三角洲可以依托华侨、港澳同胞资金和创业经验,港澳的国际信息、技术、人才和设备。另外,珠江三角洲直接受益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具有过国家优惠政策倾斜的优势。再加上“香港和大陆两地工资和低价差额所构成的一股气流”,使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形成了密切相连的前店后厂的新形势。
2.基本经验不同
苏南模式中致富的关键是发展社队工业,即后来所称的乡镇企业。社队工业是由公社和生产大队、生产队办的工业。在农村改制过程中,苏南农民并没有把社队工业分掉,而是保存了集体的经济实体,更名为乡镇企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城市工业、乡镇企业、农副业三种不同层次生产力浑然一体的区域经济大系统。“这是一个在社会制度下中国农村实现工业化的发展系统,展现了‘大鱼帮小鱼,小鱼帮虾米的中国工业化的新模式。”另外,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农村人口的就地城市化,形成了大批兼业人口,建设了小城镇。
温州模式的基本经验是在生产领域发展了家庭工业,在流通领域开辟了专业市场。温州农民依靠他们传统的才能和遍布全国的手艺人,形成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小商品大市场”,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一个无孔不入的流通网络。而且这一市场不仅在地域上不断扩大和深入,而且市场结构在分工联系上、内在性质上也不断发展。出现各式各样为生产者服务的方式。
珠江模式的基本经验是发展三来一补、两头在外的外向型企业,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的形式。这种方式对于内地缺乏启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村来说是绝好的发展机会。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脱贫致富,为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打下了基础。
3.所有制不同
苏南模式初期的社队工业是社队所有制,是公社或生产队经济结构中的一部分,具有不在计划内的“小国营”的性质。公社制度改革后,社队工业没有分,公社改名为乡,生产队改成了村,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起初只是名义上的,还保留着政企不分的性质,后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经营管理不断进步,开始向地方政权领导下的社区集体所有制演化。“社区集体所有制是指以村、镇等基层社区为单位,由全体住户联合成的经济实体,属合作性质。”
温州虽然也有和苏南有类似的乡镇企业,但是主要是家庭企业,就是所谓个体户,属个体所有制。后期,个体之间出现联合的趋势,不同的个体企业联合起来按“合作社”的原则来经营,这是一种合作性质的集体所有制。
珠江三角洲各县的乡镇企业的所有制则是介于前两者之间,既有集体也有个体。
4.主导力量不同
总体来说,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带有浓厚的“内发型”意味,是农民利用城市的协力自己创造出来的企业,而珠江模式则外地企业在当地农民自愿的情况下扩散进入的企业,利用当地的土地和劳动力进行生产,而订货、购料、运销等活动都在香港进行,面向国际市场,是一种外向型的经济。“我所看到的这种珠江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不仅两头在外,而且可说主体也部分在外,因为掌握着经营管理权的并没有脱离它原来的中心,而且利润主要部分是吸收到外在的中心里去的。”
苏南和温州虽然发展的都是内发型经济,两者也有所区别。苏南模式发展初期“集体资产是由政府管理的,乡镇企业继承了这个遗产,在计划经济力量仍然强大的时候,政府能够为企业做的事情很多,企业的原料、资金、销售都离不开政府的帮助……”所以可以称为“政府主导型”,本质上是“政府超强干预模式”。这种模式初期存在能够有效积累启动资金,集中力量发展的优势,后期则逐渐暴露出政企不分的弊端。与之相较,“温州家庭工业和联户工业的发生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大市场,家庭工业可以说是依托这个大流通网络的附属品。”可以将温州模式称为“市场主导型”的经济类型。温州企业发展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政府的管理职能相对弱化。
5.发展阶段及重点不同
1952—1978年,苏南形成了社队工业,1978年农村改制后,社队工业改为乡镇企业。当费孝通1999年回访苏南时,苏南已经实行了第一次改制。一部分乡镇企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已经集团化了,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总的趋势是股份制,改变了过去的乡镇企业的所有制。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把发展重点从劳动力转移到技术和资本上,开始裁员,“不得让过去离土不离乡的农民离土又离乡了”。但是这次股份合作制化以后,乡镇村的地方产权制度问题仍然存在,政企不分的毛病仍然没有根本改观。所以苏南又实行政企分开、打破地方政府的地方产权制度、让市场发挥作用的第二次改制,这是费老书中没有提到的。
费孝通将温州模式的发展归结为三个台阶。第一个台阶就是温州模式的雏形,即在生产领域发展了家庭工业,在流通领域开辟了专业市场。但是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市场的自发性和原始性所带来的局限性就会暴露出来,如盲目性、规模小、技术底、质量不高等。于是温州出现了“走向联合”的需要,即从个体经济走向股份合作经济,迈上第二个台阶。当费孝通1999年三访温州时,温州模式已经迈上了第三个台阶,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出现了“两个趋势,三个变革”。“一是集团化的趋势,二是大量的股份合作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轨的趋势。三大变革是,产权制度变革、董事会制度变革和企业家制度变革。”同时,温州的市场也在进一步走向专业化、国际化,一个综合的流通基地正在建成。
珠江模式初期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三来一补、两头在外、前店后厂。这种形式对内地城乡来说不需要投入启动资金,只需提供土地和劳动力,适应20世纪80年代初期珠江三角洲城乡经济的水平,所以很快得到发展。这种形式也为珠江三角洲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乡镇企业提供了人才、资金等基础。由于这种方式利润大头在香港,当地人逐渐不满足于“借船出海”,而是向“造船出海”转换,即将这种方式消化吸收成为自主经营的合资企业,利用外资来改善生产条件,改造原来的乡镇企业。1998年费孝通三访珠江三角洲时看到这里面临新的挑战,如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等。他提出“香港自身的经济需要更深一层地考虑如何进入国际市场,珠江三角洲地区新兴的经济中心和中等城市也需要从战略上考虑其腹地的建设。”他还指出要提高经营大市场的能力,在新时代的跨国经济联系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学会掌握主动权和自主权。这也是珠江三角洲今后的创新及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志在富民——从沿海到边区的考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窦开龙.“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3]张应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发展现状比较[J].甘肃社会科学,2002,(6).
[4]谢健.民营经济发展模式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2,(10).
[5]应云进.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发展的共同点研究[J].企业经济,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