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金涛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坑梓中心小学校长
池塘,对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客家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客家人都喜欢在房屋前挖一口池塘,在塘里养各种的鱼。时间一长,来塘里安家的还有俗称红虫的小水蚤、孑孓、小蝌蚪,塘面上,水草、莲郁郁葱葱地生长着,而藕和泥鳅则躲在塘底的泥里;池塘边上也是热闹的,各种果树、竹子、矮树丛挤挤挨挨地,还有不知名的野草野花,花草下面,住着蟋蟀、蚱蜢和蚯蚓。到了夏天,就能听到蛙的叫声,鸭子也常常来做客,莲花开了,蜻蜓、蝴蝶和蜜蜂,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昆虫也都聚拢到池塘来了。
小时候,只知道池塘是我们男孩子们的乐园,我们在那里度过了无数的快乐时光。长大了,成了教育人,成了学校的管理者,便总想追求一种更好的教育状态。再后来,在阅读中受到美国思想家梭罗所倡导并长期实践的生态自然主义思想的影响,我忽然间得到启发:教育思维可以从和谐生态环境中借鉴。
梭罗是这样说的:“如果你在地里挖一方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类,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尽管你也许没有看见种子是如何、何时落到那里的,自然看着它呢……这样种子开始到来了。”
的确如此。一口池塘,就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它有包容,它能孕育生命的活力,只要有水分、阳光与空气,每一个个体便在它的怀抱里协调共赢,自由生长,绽放出生命的绚烂。
因此,我常常在心中里设想着理想中的学校——
这是个绿色的学校。在这里,满眼都是绿色,青青校树,萋萋庭草,灼灼桃李;有小溪淙淙,流向那绿树掩映下的一方池塘。春天看草长莺飞,夏季听蝉唱蛙鸣,秋时赏红叶硕果,冬日逗蜂飞蝶舞。在这里,孩子们与自然无限亲近,在树荫下游戏,阅读,在幽静小路漫步聊天。可以追踪小蚂 蚁的生命轨迹,可以探究蜂蝶的生命奥秘;可以种小草,可以闻栀子花香,可以在收获的季节吃到紫色的桑葚和鲜红的荔枝……在这里,孩子们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激起对自然的热爱情感,感悟到自然的恩典,孕育人的美感。
黎金涛
这是个包容参差的学校。哲人就曾说过“参差是幸福的本源”。池塘中水草、鱼类等物种的多样性、差异性构成了和谐的生态环境。理想的学校,一样应该包容多样性,涵容差异,参差多态。在这里,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尊重与善待。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体,都是有自身价值的良材。在这里,没有优生、差生的说法,只有被同样尊重和保护着的不同的个性、天赋和能力,并各得其所地发展。在这里,教师真诚欣赏、尊重每一个生命。在教师心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宝贵的天使。在这里,同伴之间没有欺凌,没有攀比,只有相互关爱,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在孩子们心中,每一个同学都是善良、亲切的伙伴和朋友。在这里,孩子没有焦虑,没有紧张,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幸福微笑。孩子们感受到自由成长、诗意生活的快乐,从小播下了尊重、平等的种子。在这里,不管是做教学,还是做科研的教师,我们容许参差发展,心力体力皆强的可以走得快一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可以走得稍稍慢一点。前进一大步和前进一小步的差别不能简单归为职称待遇的差别、成绩荣誉的差别;学校不但留有喘息追赶的机会资源和涵容空间,还会营造互帮互助、协同前进的环境和氛围。这样,才有多样生态、寸有所长的多样梯队,有同向同调的集体和团队。
这里是真正的英国夏山学校式的“学园”。学校总是提供多样化课程供孩子们选择,按照孩子们的意愿和个性实施课程。那种为了打造“特色学校”而进行的“划一人才”培养——全校学生一起学习一种乐器、或学习一种体育项目;或学校集中大部分资源针对部分学生进行某一项特长教育——其实是违反教育生态规律的。从个体来讲,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教育要为每一个人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而不是只对某一部分人,或某一个项目。在理想的学校里,学校社团组织很多,但没有哪个学生社团会发展得很大,也没有哪个社团会被作为典型拿出来宣传,学校会均等地投入精力和财力,因为希望孩子们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爱好,自由地选择社团活动,在自由的生长过程之中,形成真正的特色教育。
这里的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温暖。课堂是师生生命相遇的场所,是师生情感交融、激扬智慧、平等交往的空间。课堂“播撒幸福的阳光,释放生命的灿烂,洋溢着生命的温暖”。教师充分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着眼孩子的潜能开发,重视孩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他们在课堂上真诚地与孩子对话,让孩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个鼓励的眼神,激发孩子无限的自信;一次精妙的点拨,引发孩子思维的律动。启发引导代替了强制灌输,师者的话语霸权让位于孩子的展示汇报。这里的教室氤氲着民主的氛围,充溢着思维的张力和快乐,弥漫着温情、活力和笑声,孩子们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
这是个和谐共生的学校。各课程、各学科之间是互相促进互补共赢,而不是互相排斥,是互相融合、渗透,而不是互不相干、我行我素。在当前教育行政部门依然注重学生卷面考试成绩的情况下,经常有必考学科的科任教师不愿意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学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现象,或出现学校教学处与德育处在活动安排上抢时间、抢学生的情况,这就是教育生态中一种不和谐的状态。我理想中的学校,应该平衡各课程、各学科的地位,不厚此薄彼,不唯卷面分数;倡导学科相互渗透,让相互的课堂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促进科任教师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理解,形成一种互依互促、互相支持的局面;多开展部门、学科之间的联手、整合活动和研究,增大部门、学科之间的交集面,促成彼此之间成果共享、共生共赢、共同成长。
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是小池塘与大池塘的关系,彼此相连,和谐相生。学校与家庭深入沟通,形成合力,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零缝隙,这样,大河涨水小河满,教育就将事半功倍,学校将得到更优秀的学生,家长将得到更优秀的儿女。正因为如此,我理想中的学校,要在家校合作上注入更多的心血:踏实办好家长学校,为家长开办知识讲座、家教讲座,引导家长阅读教育书籍,促进家长家教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经常性地走进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为家长送“经”上门;建立家长委员会,吸纳家长义工,把家长请进校园,参与学校决策,协助学校开展教育工作,让更多的家长近距离接触学校,了解学校,与学校形成共识。
这是个崇尚阅读的学校。阳光、空气、水分是池塘万物的养料,而阅读是师生精神成长的养料。这里的学校,每一届的读书节,是孩子们最盼望的节日。这里弥漫着书香,到处是书柜,书柜里放满了书籍,方便孩子随时阅读;这里,不一定强制孩子们阅读哪一本书,但经常会提供书单,让孩子们自主选择阅读。这里的孩子既阅读经典,也背诵诗词歌赋。孩子们在树荫下,在书柜边,轻轻翻动书页、凝神阅读的身影,嘴角露出的一抹微笑,是学校最温馨的风景!
这就是我的希望:我希望学校像一口池塘,构建出一个和谐的教育生态系统;我希望把自己的学校建成一个“学生自由成长,教师快乐生活”的“池塘式的教育生态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