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教学中情感教育之策略举隅

2013-07-13 02:31黄文英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思品创设情境

黄文英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学生品德的形成,就其最基本的过程来说,是一个由知到行的过程,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强化道德认识,架起知与行的桥梁,是思品教学的关键。在此,笔者就这一方面的尝试,谈几点认识和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感教育的良好情境,以情育理

人的情感除了具有感染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情境性,“境由心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情感须创造良好的情境。而现代信息技术在思品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创设情景的手段,也丰富和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

1.激趣引学。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在教学中,教师可恰当地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等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状态。如在教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课时,我播放了一段小品录像:清早,妈妈一起床就忙里忙外地做家务:扫地、整理房间、做早点……而刚起床的娇娇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却不停地依赖妈妈来做,给妈妈添了不少麻烦。学生看完录像后,我抛出一个问题:“娇娇这样做好吗?为什么?”不待学生回答,我又请学生看一段录像:清早,妈妈同样做着家务,而丽丽一起床不仅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而且还帮助妈妈做了一些家务活。妈妈很开心,夸丽丽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体现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义所在。这种对比手法的情境设置比教师用事例说明要生动形象得多。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把形象的感知转为抽象的、理性的顿悟,寓情于理,情理交融,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情感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绪效应,从而增强了认知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乐学、好学。

2.激情励志。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不仅能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推动的作用,还能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小学生重感情、好激动和易受感染的特点,利用语言表达和肢体语言的魅力,特别是自身的道德情感,来叩击学生的心扉。通过自己的积极情感来感染学生,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以诱发他们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激起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如在教学《站立起来的中国人》这一课时,为了引发、激励学生的爱国之情,我播放了一组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画面,并“声画同步”地配上饱含激情的旁白:“当奥运会上一次次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了五星红旗的时候,全世界人看到的不仅仅是赛场上运动员们矫健的身影,还看到一个已经崛起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华民族。中国在用自己的实力感动着世界,身为中国人,我们为之振奋,为之骄傲。”丰富的美感、鲜明的形象,伴以教师充满情感的抒情、渲染,激起了学生满腔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内涵,合理运用多媒体的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寓于教材以活的载体,全方位、立体式地向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使学生在专心致志的欣赏中达到情感智商的提高,达到了以手段促教学、以方法促情感教育的教学目的,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善用赏识教育,搭建情感教育的宽松平台,以情促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的“期待效应”实验表明:如果教师具有一颗挚爱的心,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学生必然会焕发积极向上的信心,也必然会激发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善于用赏识教育,为学生搭建情感教育的宽松平台。

第一,要观察、了解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敏锐的观察力是一个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如果没有了它,教师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日常的言谈举止所流露出来的情感观察他们的道德品质,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然后对每个学生施行个别的影响和教育,使他们从不同的起点上都得到发展。第二,要尊重、热爱学生。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了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不偏袒、不迁就、不溺爱、不岐视、不苛求、不嫌弃,这种公正无私的爱能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使所有的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第三,要信任、赏识学生。激励是情感教育的助长剂,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不断地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正在以乐观的精神期待他们不断进步,使他们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从而树立自信心,逐步走向成功。

感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情感的力量。赏识的本质就是爱,是给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这种爱是心灵的桥梁,它使师生之间的心理上接近起来,在情感上融洽起来,思想上共鸣起来,在目标上一致起来。它能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创设一种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智力与情感的交际过程。

三、挖掘社会资源,拓展情感教育的广阔空间,以情导行

赞科夫说过:“感情会在人们的行动中成为一种积极作用的力量。”而没有行为的实践是不可能使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也难于形成人的真情实感。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现实生活给予情感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思品课不仅要进行与情感有关的课堂教学,还必须有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把有关的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社会实践中提炼陶冶感情的养料,从社会实践中提高道德水平,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如在教学《积极参加公益劳动》这课时,可带领学生到公园草坪里拔杂草、打扫街道卫生、清洗一些公共设施,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从中体会到参加公益劳动一方面可以给人们带来好处,另一方面能从中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乐趣,从而激发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喜欢
思品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班里那点事儿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