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就业力视角下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研究

2013-07-13 01:20王颖陈纯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职业教学模式

王颖,陈纯

(广东培正学院招生就业办,广东广州510830)

提高大学生就业力视角下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研究

王颖,陈纯

(广东培正学院招生就业办,广东广州510830)

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我国各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度日益增强,从转变培养目标、加强职业生涯教育、落实实践性教学等方面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结合组织对大学生就业力评价,对我国现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存在的局限性因素进行分析,对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进行探讨研究.

就业力;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

世界金融危机和高校扩招重叠,致使我国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很严峻.国际劳工组织发布题为“就业危机与后危机”的《2009年全球就业报告》指出,尽管世界经济有复苏迹象,但全球就业危机远未结束,发达国家的就业岗位在2013年以前都无法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而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岗位恢复也要等到2011年之后①.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8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大学扩招与金融危机固然是很重要的原因,但绝不是根本原因.目前中国从业人员中大学生的比例还不如很多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影响虽然没有结束,企业人才需求大量减少,往年高调揽才的金融、证券、房地产、进出口等热门行业纷纷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但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纷纷颁布就业刺激计划,扩大就业需求,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计划预计两年内可创造2200万个就业岗位②.

综上,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在于——“有人无岗”和“有岗无人”的结构性失业矛盾日渐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力.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现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局限性,提出对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进行改革的若干措施.

1 组织对大学生就业力评价

在2010年4月份的2010ACCA“就业力大比拼”启动仪式上,与会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对现代大学的就业能力作了点评.他们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在一些生活、工作问题的处理上,大学生们却缺乏主动性和独立能力,这些能力的缺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上岗后才发现自己原来什么都不会

很多企业从实习生中选拔员工,然而有些毕业生在正式入职以后,对工作的感受却与实习期间有很大落差.广州移动人力资源经理赵颖提到,他们的“成长100”实习计划让实习生半年期间在不同的岗位轮岗,有些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觉得很轻松,因为还没定岗,别人都不会把重要的事情给他干.等到真正定岗了,这些大学生才发现自己原来什么都不会,工作做得不好还会受到上级的责备,这时,他们就会产生心理落差.赵颖建议,学生在学校里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多参加社会实践工作,主动地了解社会的真实性,多接触社会,培养自身的社会力,并通过实践,了解自身特点,了解工作的实际情况与要求,清楚自己适合什么工作,只有这样,毕业后进入企业才能承受来自真实职场的各种压力.

1.2 对自己的求职方向不明确导致求职成功率低

程煜麟是一家企业管理顾问公司的行政总裁,他指出,不少大学生在求职方面还存在着盲点.其实很多企业在判断一名应聘者适不适合入职的时候,除了考虑他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等硬技能和沟通能力等软技能)之外,还会考虑他的心态和价值取向是否与企业文化相吻合.有些同学看到别人进入了国际大公司,进入了国企,进入了机关,就会很羡慕并且盲目跟风追随别人去应聘,却很少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的兴趣与价值观是否与应聘的公司或单位相匹配,这些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否适合自己,这种盲目求职也造成了成功率低.

1.3 与人面对面交流表现过度紧张

程煜麟也提到,他曾经在广州的高校为一群学生进行职业测评与辅导,这些同学一谈到未来求职,将近一半人都哭了,他们不了解社会,害怕踏入社会不能适应,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他建议,在校大学生要加强社会沟通能力,这一代人习惯了用QQ、MSN,一到与人面对面交流就胆怯.现在很少企业是用QQ、MSN来进行面试,大学生要提前锻炼好自己,可以通过加入学生组织,多参加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主动表现,以提高自己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与语言能力.

2 我国现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局限性因素

2.1 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

目前职业指导专业还未纳入正规的职称评定体系,承担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多以兼职为主.而在师资来源方面,目前各高等教育中,特别是硕士研究生培养中,也没有设定专门的职业指导专业,仅仅是在思政类或管理类专业中有所涉及.所以目前大部分承担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对职业指导知识的了解比较肤浅,对有些问题经验不足,授课时照本宣科,只能解读概念和一般性问题,不能开展个性化指导.

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是实现优质职业指导的保证.美国每3000人对应一个职业指导师,职业指导与咨询从业人员超过16万.美国高校对职业指导人员素质要求很严格,职业指导人员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背景.而我国,职业指导对从业人员的高素质要求与现实从业人员的低素质构成的矛盾已成为高校职业指导发展的一大障碍.一份关于“高校职业指导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1](见表1):

表1 大学四个年级对职业指导师应有素质调查

表1的数据显示,学生对职业指导教师的素质要求很广泛,且不同年要求各有侧重.大一学生最看重认知特征、沟通性和知识特征;大二学生最看重责任心、认知特征和沟通性;大三学生最看重社交性、责任心和认知特征;大四学生则将责任心、沟通性和认知特征、社交性列于前三位;大三和大四的同学都认为指导教师的社交性比较重要.因此,在培养教师队伍过程中,以学生对职业指导教师的素质要求为参考,提高职业指导教师的内外素养.

2.2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缺乏科学体系

我国目前并未形成规范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大部分学校只针对毕业生开设了一门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建立满足不同年级学生不同需要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没有单独开设对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讲授的课程,职业指导课程设置单一,总课时量较少.这种课程结构致使学生对职业指导的深层次问题无法深入了解,不能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3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探讨研究

美国的高校职业指导课贯穿在学生四年学习全过程.我国现行的高校职业指导课一般安排在毕业班级上,认为职业指导课只是毕业生求职技巧的传授和训练,而忽视了学生根据职业需要,建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

3.1 建立全程分阶段式教学模式

职业指导课程贯穿在学生四年大学学习中,且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侧重.学生入学第一年,职业指导课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助其了解自身性格、特长和兴趣,以及职业的相关知识;第二年,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信息和市场需求,参加一些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简历,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这种系统的职业指导课对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增强择业决策能力、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大有裨益.

3.2 建立与专业教学的联合教学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对专业教学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学生在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后,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对学业规划有更明确的判断.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设计专门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帮助学生自主地进行专业知识学习、自愿地进行专业技能的锻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提高学生职业选择和决策的能力.

3.3 建立职业咨询的辅助教学模式

职业咨询的目的是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及其它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明确所遇问题的性质,通过促进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引导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决策技能,克服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障碍.美国许多高校都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职业咨询,学校设有专门的咨询中心,除了为学生提供职业方面的咨询外,还提供生活、学习、价值观方面的咨询.我国高校普遍都设置心理咨询中心,职业咨询工作一般由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兼任,人员数量小且师资水平参差不齐,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咨询效果,不利于职业指导的有效开展,急需改革.

笔者在所在高校成立了一支“团体咨询领导者学生小组”,面向全院学生招募,经由性格笔试测试与团体活动领导面试两轮环节,最后挑选出11名相对合适人选组成了这支队伍.为了培养这支队伍的咨询素质及分析能力,专门安排了一年半时间进行集中封闭式的系统训练.

课堂教学受上课学时分配与教室空间的限制,课堂上只能解决普遍问题,对学生存在的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疑问不能一一得到解决.通过职业咨询室的建立,给这部分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渠道.职业咨询室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提出自己的困惑,避开了教室里的紧张感,可以与咨询师之间进行舒适的探讨,便于顺利地解决疑问.职业咨询室的老师地热情接,并且力求做到尊重、关心和理解每一位来访者,提供公益服务,尊重个人隐私.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当前所倡导的“先就业后择业”理念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要敢于向传统观念发起挑战,要引导学生在就业资源非常有限的当下为自己选择一份更加契合自身未来发展的工作,这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而言都意义重大.因此,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应建立在培养大学生就业力的基础上,只有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工作,是帮助学生自我定位和规划的工作,做的是助人的工作,作为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要坚持不断学习,不断了解社会需求,贴近学生需求,努力探索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该课程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就业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注释:

①杨玉国.国际劳工组织发表《2009年全球就业报告》.http://gb.cri.cn/27824/2009/12/08/3245s269 7791.htm,2009.12.8.

②杨伟国,国艳敏.全球共克就业难关.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时事报告》杂志社,2009-2010(1)63:89.

〔1〕胡春.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及对策[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1):107.

〔2〕高桂娟.从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教育转变——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8(1).

〔3〕西李风.中美高校就业指导1=作比较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6(7,8):122.

G647

A

1673-260X(2013)06-0247-03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职业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我爱的职业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