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华 春
(1.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成都610066)
亲子依恋关系对大学生抑郁易感人格的影响
徐 华 春1,2
(1.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成都610066)
为考察亲子依恋关系对大学生抑郁易感人格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271名大学生,研究结果显示:(1)完全安全依恋组在抑郁易感人格中的敏感好胜、封闭防御、自我专注与退让顺从四个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完全不安全依恋组或部分安全依恋组。(2)亲子之间的疏离,特别是与母亲的疏离对大学生抑郁易感人格中的敏感好胜、封闭防御、自我专注与退让顺从四个维度有显著预测作用,但亲子依恋关系对严谨认真维度的影响不大。
抑郁易感人格;亲子依恋关系;大学生
抑郁易感人格是指与压力相互作用,使得个体更易于罹患抑郁症或者抑郁情绪持续增长的个体稳定的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不是抑郁症患者或者个体在抑郁情绪下的症状表现,而是不同程度的、以连续性的方式在一般人群中普遍存在。笔者在前期研究中,基于大学生被试,探索了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特点与结构[1][2]。关于人格的形成,心理学研究者普遍关注早期家庭因素,其中依恋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Bowlby的依恋理论认为,在婴儿出生后第一年里,婴儿与看护人之间欲维持亲密的行为与结果决定了其依恋关系,它与其它类型的社会关系存在极大的差异[3]。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是独一无二,不可替换,且贯穿个体毕生的,它是个体内心安全感的来源,同时也指导着个体未来的认知与行为。抑郁易感研究者认为依恋关系对于抑郁易感人格诸特征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5]。Hammen的人际关系理论则强调,儿童与重要他人之间亲密依附关系的缺失将降低其在未来维持与他人亲密人际关系的能力,进而提升个体的抑郁易感性[6]。
本研究欲从亲子依恋关系入手,通过对亲子依恋关系对大学生抑郁易感人格的影响的考察,假设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诸特征与亲子依恋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初步探讨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家庭形成因素。
(一)被试
从重庆某高校中随机抽取了290名学生作为研究被试,最终获取有效被试共271人,其中男生135人、女生134人,一年级125人、二年级104人、三年级39人,其余3名被试因个人资料缺失而未进入统计结果分析,实际最终获取有效被试共269人。
(二)研究工具
1.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问卷
该问卷包含49个题项,测量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敏感好胜、封闭防御、自我专注、严谨认真、退让顺从等五个维度特征。问卷的5因素模型拟合较好;总量表及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0-0.78之间;量表总体及其各维度可以有效区分有抑郁病史大学生和无抑郁病史大学生,它们与应激的交互作用能有效预测大学生三个月后的抑郁症状[1]。
2.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ehment,IPPA)
该问卷由Armsden与Greenberg编制,用来测量青少年和父母以及和好朋友关系中积极的和消极的情感、认知维度,尤其是测量这些人物在多大程度上作为青少年心理安全感的来源。该问卷的修订版包含测量青少年和父亲、母亲以及同伴之间关系的三个分量表,各25个项目,产生3个依恋分数。每个分量表都包含了三个维度,分别是信任、沟通和疏离。其中,信任分量表反映了相互理解和尊重的程度,沟通分量表测量口头沟通的程度,疏离分量表测量生气和人际孤立的感受。该量表也已经在国内进行了多次修订和使用[7][8][9]。本研究参考国内已修订的版本,仅使用有关父亲和母亲的两个分量表进行施测,其中父亲分量表在三个维度上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99、0.869、0.714,母亲分量表在三个维度上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57、0.814、0.727。
(三)问卷施测
由研究者本人组织集体施测。测试前表达知情同意,测试后致谢并提供部分反馈。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性别、父母依恋关系与抑郁易感人格的关系
为考察父母依恋类型、性别对抑郁易感人格的影响,对被试的依恋类型进行划分后使用多元方差分析来考察。
根据亲子依恋得分将青少年划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两类。参考王争艳等的作法对依恋类型进行划分[8]。具体方法为:信任维度(10个题项)的得分范围是10-50,中数为30;沟通维度(9个题项)的得分范围是9-45,中数为27;疏离维度(6个题项)得分范围是6-30,中数为18。将在信任维度上得分大于或者等于30,在沟通维度上得分大于或者等于27,并且在疏离维度上的得分小于或者等于18的被试,界定为安全依恋;其余为不安全依恋。根据该划分方法,将大学生被试划分为四类:(1)与父亲安全依恋,且与母亲安全依恋组(完全安全依恋);(2)仅与母亲安全依恋组(与父亲不安全依恋);(3)仅与父亲安全依恋组(与母亲不安全依恋);(4)与父亲不安全依恋,且与母亲不安全依恋组(完全不安全依恋)。其分布情况见表1。
表1.被试依恋类型分布
以易感人格各维度为因变量,使用多元方差分析:2(男,女)×4(完全安全,仅与母亲安全,仅与父亲安全,完全不安全)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表2.性别、依恋类型在抑郁易感人格及其各维度上的差异检验(F值)
统计结果表明,依恋类型在敏感好胜和封闭防御两个因子上的主效应显著,而性别主效应及其与依恋类型的交互作用在所有易感人格因素上都不显著。对依恋类型的主效应做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见表3。
表3.抑郁易感人格的依恋类型差异的多重比较分析
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完全安全依恋组在敏感好胜维度上得分都显著低于仅与母亲安全以及完全不安全依恋组,在封闭防御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仅与母亲安全、仅与父亲安全以及完全不安全依恋组,在自我专注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完全不安全依恋组,在退让顺从维度上显著低于仅与母亲安全组,在严谨认真维度上与不安全组无显著差异。
(二)抑郁易感人格及其各维度与父母依恋关系的相关分析
表4.抑郁易感人格与对母亲依恋关系的相关分析
表5.抑郁易感人格与对父亲依恋关系的相关分析
从表4和表5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大学生抑郁易感人格各因素与两种依恋关系的相关情况大致相同:敏感好胜、封闭防御、自我专注与依恋关系的所有维度相关显著(其中与信任、沟通呈负相关,而与疏离呈现正相关),退让顺从则主要与依恋关系中的疏离维度显著正相关,严谨认真与两种依恋关系相关均不显著。
(三)回归分析
运用逐步回归分析,将个体对父母依恋关系的各维度同时代入回归方程,考察对抑郁易感人格各维度最有预测效力的依恋因子,结果见表6。
表6.个体对父母依恋关系对抑郁易感人格各维度的回归
本研究结果证实了抑郁易感人格与个体和父母依恋关系之间的密切联系,其中亲子之间的疏离,特别是与母亲的疏离,对于抑郁易感人格的形成影响最大。如前所述,IPPA中的疏离分量表测量生气和人际孤立的感受。这与以往国内外研究结果比较一致。Gerlsma等人的研究在考察了瑞典、意大利、匈牙利和德国被试后发现,所有国家的抑郁个体相对于健康个体,其对母亲的描述都包含了缺乏耐心和温情、更少的激励和更多的拒绝等特征[10]。另外,本研究证实与父母都有安全依恋关系的个体,其抑郁易感人格得分显著较低。研究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主效应或相关的交互作用,显示在各抑郁易感人格特征的形成中,与父亲或母亲的依恋关系对男孩和女孩所发挥的影响程度都是大致相当的。
除此之外,本研究发现严谨认真因素与依恋关系没有相关,显示该特征的形成另有其重要原因,但没有在本研究中得到体现。严谨认真反映个体在做事态度方面追求完美的特征,而关于完美主义的形成有许多理论对之加以论述,如社会期望理论认为,父母对儿童的高期望是儿童完美主义产生的根源;而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完美主义倾向是通过模仿父母而发展起来的;另有社会反应理论认为,儿童的完美主义是对严酷环境条件或者逆境的社会反应[11]。由此,有严谨认真特征的个体,其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并不一定是不安全的,可能是父母对其期望较高,或者父母从小在个体心目中过于完美,也有可能是因为从小窘迫的家庭条件催生了个体认真负责的个性。
(一)完全安全依恋组在敏感好胜维度上得分都显著低于仅与母亲安全以及完全不安全依恋组,在封闭防御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仅与母亲安全、仅与父亲安全以及完全不安全依恋组,在自我专注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完全不安全依恋组,在退让顺从维度上显著低于仅与母亲安全组,在严谨认真维度上与不安全组无显著差异。
(二)亲子之间的疏离,特别是与母亲的疏离,对于抑郁易感人格中的敏感好胜、封闭防御、自我专注、退让顺从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亲子依恋关系对严谨认真维度的影响不大。
[1]徐华春,黄希庭,陈传锋,等.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特点与结构初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4):427-433.
[2]徐华春,黄希庭,柳春香,等.抑郁的人格易感性:概念、理论与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9,(2):370-376.
[3]王争艳,刘迎泽,杨叶.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J].心理科学进展,2005,(5):629-639.
[4]Scher C.D.,Ingram R.E.,Segal Z.V.Cognitive reactivity and vulnerability:Empirical evaluation of construct activation and cognitive diatheses in unipolar depression[J].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05,(4):487-510.
[5]Zuroff D.C.,Fitzpatrick D.K.Depressive personality styles:Implications for adult attachment[J].Personality an d In dividual Differences,1995,(2):253-265.
[6]Hammen C.Stress and depression[J].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5,(1):293-319.
[7]芦炎,张月娟.初中生抑郁与依恋、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1):55-59.
[8]王争艳,赵冬艳,雷雳.亲子性话题沟通风格对青少年性行为和性态度的预测:依恋的调节效应[J].心理学报,2007,(6): 1063-1073.
[9]宋海荣.青少年依恋、自尊及其二者关系的发展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10]Gerlsma C.,Emmelkamp P.M.G.,Arrindell W.A.Anxiety,depression,and perception of early parenting:a meta-analysis[J].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1990,(3):251-277.
[11]王敬群,梁宝勇.完美主义发展模型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4):314-318.
On Parent-child Attachment’s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Personality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XU Hua-chun1,2
(1.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2.Center of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Sichuan,Chengdu,Sichuan 610066,China)
This study,by using questionnaires to survey 271 college students,aims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attachment types and personality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1)In families with secur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style,students scored lower in emulousness,defensiveness,self-absorption and compliance.(2) Parental alienation,especially mother alienation,predict emulousness,defensiveness,self-absorption and compliance of the vulnerable personality to depression.Nevertheless,parent-child attachment has seldom any influence on conscientiousness.
personality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parent-child attachment;college students
B844.2
A
1000-5315(2013)03-0096-05
[责任编辑:罗银科]
2012-12-25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项目“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抑郁易感人格的调查与实证研究”(编号:SC11E001);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四川省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抑郁易感人格、抑郁状况的调查与管理对策研究”(编号: TER2011-015);四川师范大学校级基金项目“抑郁易感大学生的筛查与教育对策研究”(编号:09 MSW02)。
徐华春(1981—),男,湖北竹山人,基础心理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人格与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