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导向战略下中国公司企业家精神与非传统国际化战略选择

2013-07-12 16:48李建平
关键词:利润国际化企业家

李建平,宋 竞

(1.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64;2.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都610031)

出口导向战略下中国公司企业家精神与非传统国际化战略选择

李建平1,宋 竞2

(1.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64;2.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都610031)

在我国出口导向战略背景下,从企业家精神这一全新视角展开对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前被广泛接受的利用论和渐进论研究不同,通过整合企业家理论、企业国际化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可以从理论上解释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国和类似的新兴经济体的跨国企业所采用的有异于西方模式(非传统型)的国际化道路;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提炼出了我国企业的非传统国际化战略,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导致我国企业选择国际化道路的重要因素,并与国家层面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相互正向激励,从而形成低效率企业的非传统国际化怪象。

中国公司;企业家精神;国际化战略

近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日益崛起,来自这些国家的跨国企业正成为塑造世界经济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1]255-288。中国企业在其中的表现尤为突出。非常有趣的是,与传统的国际化道路不同,我国的进出口企业中有大量中小企业的身影。2009年的数据表明,高达68%的中国出口总额来自于员工数不超过2000人的中小企业,虽然其中部分企业并不具有生产技术上的优势,但它们也积极投入到国际市场,开发新产品,参与出口竞争,企业绩效较好。这种以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为代表的低技术水平厂商跳过国内市场、直接面对国际市场进行竞争的现象,对传统国际贸易和国际化理论提出了挑战:即亟需从理论上对低生产率水平企业专注出口这一悖论进行解释。

传统理论认为,大量出口企业是那些通过国内市场的磨练、能在国内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高效率企业,而低效率企业通常只能获取国内剩余需求、无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但是,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表明,的确存在不少低技术水平的出口型企业专注于出口市场,反而很少在国内市场销售产品。这些企业的存在,导致了对传统国际贸易和国际化理论的质疑。那么,在具有竞争劣势缺陷的情况下,究竟是什么样的动因支撑着低技术水平出口型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该战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会受到什么关键条件的制约?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一 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文献综述

在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中,利用论和渐进论占据主导地位。以Johanson和Vahlne构建的UPPSALA模型为例,他们在调研四家瑞典制造企业的基础上,将这些企业的海外经营归纳为“偶尔出口活动—通过海外代理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机构—海外生产”的模式,体现出企业国际化经营逐步升级的顺序[2]。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并非完全按照上述利用式和渐近式模式来进行国际化经营,而是创造性地运用了非传统国际化方式。在竞争劣势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出口型企业所运用的国际化战略以及从中产生的经验教训,成为一个非常有趣、同时兼具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而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对这一新现象尚不能很好地进行解释[3]。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的动因、过程和结果的理论研究[4-9]。

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进程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公司战略、公司行为和企业家精神等方面,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其一是注重对公司战略因素的研究[1]。引入对企业战略因素的考察,将其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企业国际化绩效放在一个整合的框架下进行研究[10]。其二是在新兴经济体的企业国际化研究中引入公司行为变量[4]。例如,Luo和Rui从企业战略行为的视角,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动机和行为给出了新颖的解释,同时关注短期生存和长期发展两种导向[11]。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很多学者倡议将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国际化研究紧密整合起来[12-13]。尤其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研究来说,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家视角被认为是未来的主要探索方向之一。而“国际企业家精神”则被定义为“本着为组织创造价值的宗旨,跨越国界所进行的创新性的(Innovative)、前摄性的(Proactive)和寻求风险的(risk-seeking)行为组合”[13]。在此方向上,国内已有为数不多的一些早期研究,涵盖天生全球化现象研究[5]、小企业国际化研究[14]及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研究[10]。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先天竞争优势不足情况下进行国际化,本质上是对企业家精神的具体体现[14],且这两者之间存在直接关联[15]。但目前还鲜有明确地从理论和实证上考察两者间关系的研究成果。

二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的动因

我国存在大量的选择非传统国际化战略的企业,其中除了一些行业中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以出口带动全面国际化以外,还存在大量的低技术、专注于国际市场的出口企业甚少涉及国内市场竞争,通常规模较小。本文主要关注后面这种特殊情况。其动因分析如下。

(一)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的国际化选择

现有的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动因之一。它们认为公司企业家精神有利于形成一种能促进企业积极进军新市场的组织文化。Clercq等人在考察了国际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后得出如下结论:相较于反应型和保守型战略导向占主导的企业,企业家精神思维模式(Entrepreneurial mindset)占主导的企业往往具有较高的跨国经营的倾向,从而提高了这些企业在国外市场开展经营活动的范围和强度。

可见,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公司企业家精神可以促使其在选择国际化道路时跳出“循规蹈矩”的思维定势,从而倾向于采用特定的国际化战略来克服竞争劣势缺陷问题,取得后发优势。

(二)出口导向型战略与企业国际化路径

国家层面的出口导向型战略是发展中国家企业非传统国际化战略存在的必备条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政府重视和支持本国企业国际化一样,中国政府早在1999年就提出鼓励中国国内企业“走出去”,寄希望于本土企业国际化后能较快提升国际竞争力。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也视国际化为保证其未来持续成长的必要跳板,以此助其克服后发劣势[16];希望通过国际化的方式在全球市场上获取关键资产,或获得战略能力,以抵消它们的竞争劣势,弱化国内制度环境对其发展的限制[17]。政府和企业的合力,促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道路。

三 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理论模型

本文将以一个国际贸易理论中常用的垄断竞争模型为分析起点,利用Melitz所提理论来解释我国企业的现有技术水平对其采用出口方式实现国际化的影响,在模型中按照我国出口政策的实际情况放宽对出口行为融冰方式的参数限制,在此基础上引入企业家精神,用风险偏好来刻画企业家行为,从而推导出我国存在大量低技术水平出口型企业的原因[18]。

在下文所进行的分析过程中,企业国际化行为将具体体现为企业的出口市场进入决策,企业间差异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企业家精神抽象为企业家及所在企业对风险的追逐,市场被划分为国内和国际市场。为简化分析起见,生产要素仅考虑劳动力一种要素,而且仅存在各方面均比较对等的两个国家。

(一)市场需求

首先以观察任一国家的商品需求作为分析起点。按照经典的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19],计算市场需求:

U为家庭的效用,Ω表示家庭可选择的商品集,ρ∈(0,1)从而任一商品之间的替代弹为σ=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情况下,可以导出对单个商品的需求和支出为:

(二)厂商出口市场进入决策

按照Melitz的假定[18],劳动力l是唯一资源,厂商生产过程具有固定成本f,生产率水平为φ。产量为q时,对劳动力的需求为l=f+q/φ,或者说,具有线性的生产函数q=φ(l-f)。同时考虑消费者需求(2)式,计算利润最大化厂商定价行为:

为简化计算,规定工资w为单位1,从而厂商在国内销售产品获得的利润为:

类似地,进入国际市场,企业还需面对额外的

出口商品需考虑融冰运输方式的影响,通常企业在国外的销售价格均高于国内售价,但我国普遍存在的出口退税和相关的出口鼓励政策事实上补贴了国外的消费者,考虑到这些补贴之后,国外的售价有很大可能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也就是说,衡量融冰运输成本的参数τ值有可能小于1,pd,px分别为商品的国内和国外售价:

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条件是其国内销售利润至少要获得零利润。假设所有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为一概率分布G(φ),对应的概率密度为g(φ)。因为存在固定成本,显然只有生产率水平高于某个门槛φ*的企业才可能获得正利润。进入企业的生产率条件分布和加权平均生产率水平为:固定成本fx,出口利润为:

计算出国内产品市场的平均利润水平:

利用(4)式可计算出零利润条件的总收入,从而获得平均水平的生产率对应的利润为:

同样地,可以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决策进行推导,从而获得与出口市场平均生产率对应的利润水平:

下面建立进入国际市场的临界生产率水平和进入国内市场的生产率水平之间的联系:

即:

(三)企业家的选择

企业家的本质就是对风险的追逐,甚至出现短期利润亏损对其也是可以承受的,而对风险的追逐是我国部分企业国际化战略形成的主要内在因素。为衡量风险偏好行为,本文采用企业利润的确定性等价作为企业家追逐的目标,替代了传统的风险中性假定采用期望利润的方式。企业家的进入决策依赖于对企业利润确定性等价(π0)的判断:

将企业家的效用函数J(满足J′(π)>0,J″(π)>0),在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π-=E(π)处按泰勒级数二阶展开:

考虑确定性等价条件,并假定企业的期望利润与利润近似相等,可将上面二式相减后求期望运算,获得下式:

对于风险偏好型的企业家而言,π0>,其决策 时 总 是 倾向 于 获 得 风 险 溢 价J″()Var(π)/[2J′()]。

下面分别讨论面对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的企业家决策。对于国内市场而言,企业家进入市场的零利润条件(Zero Cutoff Profit,ZCP)所面临的短期利润将修改为负平均利润条件(Negative Cutoff Profit,NCP),其原因在于风险偏好带来的升水。以下将采用新下标来表示确定性等价水平的企业利润,企业在国内市场销售产品的确定性等价利润水平为:

同样地,面对出口市场时,企业家面对的短期利润确定性等价也大于其期望利润水平:

同时,将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最低生产率水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面向国际市场的生产所面临的固定成本fx与面向国内市场生产的固定成本f之间并无明确的大小关系①。为简化讨论,可假设fx=f,即生产出口商品和生产国内销售的产品将面对相同的固定成本,考虑到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区别仅在于销售产品的地理位置差异,具有相同固定成本的这一假设是可以接受的。

由于我国沿海企业面对出口市场时会获得大量的财政补贴、出口退税和其他各式优惠政策,因此,传统的融冰成本τ>1假设将不受支持,出口企业获得的补贴甚至会弥补其融冰运输方式的损耗,部分行业这一参数值将低于1(τ<1)。这种现象在我国沿海地区并不鲜见,不少出口企业压价销售产品,甚至亏本出口,转而通过出口退税政策和其他扶持政策获取利润。

当τ<1,且fx=f时,会出现一种我国独有的现象,部分企业仅生产出口产品,而拒绝在国内市场销售产品,这是因为政策扭曲了市场机制,使一些企业依赖于补贴而存在,一旦失去补贴则大批倒闭,其生产率水平低于进入国内市场的最低要求,无法在国内市场销售产品。

出口导向政策为企业非传统国际化道路提供了外部条件,企业家精神对出口市场进入决策则至关重要。其原因在于以下三点。

其一,出口市场具有更低的进入门槛。如前文所述,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为其主导的进入决策产生了正面的作用,由于风险升水的存在,企业得以在负利润水平的情况下进入出口市场,传统的零利润条件进入条件改变为允许企业平均利润处于亏损状态,这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出口企业的数量超过了预期规模。

其二,出口市场提供了更高的风险升水。出口市场通常较国内市场具有更高的不确定性(Var(πx)>Var(πd)),这一更高的市场风险对于具备企业家精神的风险寻求者反而是加分因素,其面对的出口市场利润水平确定性等价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将高于面对国内市场的利润确定性等价,风险偏好使企业家对利润的判断有一定程度的乐观对风险程度的度量为

其三,由于国内补贴政策的存在,进一步鼓励企业家选择出口作为企业国际化战略。如前所述,补贴政策扭曲了市场定价机制,从而使低技术企业得以进入国际市场同时,衡量企业进入门槛和平均生产率水平的指标k(φ)在(0,φ*)之间递减②,因此,出口市场较低的生产率要求反而增加了低技术企业的利润,从而

在上述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我国沿海企业出口兴旺,低进入门槛、高收益的现象,并从理论上阐述了低技术企业专注出口这一悖论。按照理论分析,我国企业按出口状态分类将不仅限于Melitz(2003)讨论的两种范畴(专注国内市场型φ国内国外市场型当>φ*时),还将包括专注出口型企业(因为φ*,所以存在生产率处于两者间的企业φ*)),仅能生产出口产品,无法进入国内市场。

四 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继续发展和中国企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也越来越广阔,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积极地拓展产品出口、直面国际市场的竞争,大量中小型出口企业开拓并实践了以国际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

本研究对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中的低技术水平企业出口现实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提炼。低效率企业的出口现象虽然看似与传统观点相悖,但其有自身存在的必然。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对于出口导向宏观战略的选择,形成了这类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而风险寻求这一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内容,对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家精神首先是降低了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门槛,其次企业家精神导致了比国内市场经营更高的出口市场利润风险升水,最后企业家精神还与出口导向政策相互正向激励,导致了对利润水平的进一步乐观判断。

本文的分析也揭示了我国国家出口战略所存在的缺陷。负利润出口市场进入的条件和低技术水平企业出口的现象,使现实中部分企业过度依赖政府财政补贴,缺乏提升自身生产技术水平的动力。国际市场出现动荡和国内出口政策进行调整都极有可能导致这类企业的突然死亡。这些企业根本无法或很难实现生产向国内市场的转移,加之出口补贴政策事实上是对国际购买者的转移支付,损害了国内消费者的长期福利。因此,如何权衡出口补贴政策的利弊,值得政府在制定未来相关政策时深思。

注释:

①Melitz(2003)的论文中为划分企业的出口与否,按照通常的发达国家企业状态(仅满足国内市场、同时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人为设定了fx和f之间的关系:τσ-1fx>f,从而外生的确定了φ*<。参见:Melits.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Econometrica,2003,71(6):1709.

②参见Melitz(2003)的论文中第1704页脚注15。

[1]Zahra S.A.,G.George.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field and future research agenda[M]// M.A.Hitt,R.D.Ireland,S.M.Camp,D.L.Sexton(Eds).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Creatin g a New Min dset. Oxford,UK:Blackwell Publishers,2002.

[2]Johanson J.,J.E.Vahlne.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oreign market commitmen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77,8(1):23-32.

[3]谭伟强,彭维刚,孙黎.规模竞争还是范围竞争?——来自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8,(2):126-135.

[4]王亚刚,白云涛,葛京,等.企业国际化的动因与行为研究:成就、问题与未来研究机遇[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 (3):139-145.

[5]杨忠,张骁,陈扬,等.“天生全球化”企业持续成长驱动力研究——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差异性跨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07,(6):122-136.

[6]Aulakh P.S.Emerging multinationals from developing economies:Motivations,paths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7,13(3):235-240.

[7]Cuervo-Cazurra A.The multinational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y MNEs:The case of multilatinas[J].Journal of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8,14(2):138-154.

[8]Del Sol P.,J.Kogan.Reg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based on pioneering economic reforms:The case of Chilean FDI[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7,38(6):901-927.

[9]Meyer K.E.Perspectives o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emerging econom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4,35(4):259-276.

[10]王增涛,庄贵军,樊秀峰.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与分析框架:以TCL为例[J].南开管理评论,2005,(3):88-94.

[11]Luo Yadong,H.Rui.An ambidexterity perspective towar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from emerging economi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09,23(4):49-70.

[12]Keupp M.M.,O.Gassmann.The past and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A review and 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the field[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9,35(3):600-633.

[13]McDougall P.P.,B.M.Oviatt.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The intersection of two research path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5):902-906.

[14]Jones M.,N.Coviello.Internationalisation:Conceptualising an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of behaviour in tim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5,36(3):284-303.

[15]Yamakawa Y.,M.W.Peng,D.L.Deeds.What drives new ventures to internationalize from emerging to developed economie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 d Practice,2008,32(1):59-82.

[16]Mathews J.A.Dragon Multinational:A New Model for Global growth[M].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7]Rui H.,G.S.Yip.Foreign acquisitions by Chinese firms:A strategic intent perspective[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8,43(2):213-226.

[18]Melitz,Marc J.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 Econometrica,2003,71(6):1695-1725.

[19]Dixit Avinash K.,Joseph E.Stiglitz.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3):297-308.

On Chinese Companies’Entrepreneurship and Their Non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ort-oriented Strategy

LI Jian-ping1,SONG Jing2
(1.School of Economics,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64; 2.School of Economics&Management,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31,China)

With China’s export-oriented strategy as the background,this study explain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of companies in China an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repreneurship.Different from the widely accepted exploitative and incremental viewpoints,this study employs the theoretical lens of the neo-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to examine the non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 and other emerging multinationals.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we conduct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is non-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and find out that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driving Chinese companies to globalization.We conclude with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export-oriented strategy.

Chinese companies;entrepreneurship;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F272

A

1000-5315(2013)03-0055-06

[责任编辑:刘萍萍]

2013-01-20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资助课题“企业家精神与公司非传统国际化战略选择”(编号: 2013018412001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技创新项目“公司市场导向与创新绩效:基于股权结构的视角”(编号:SWJTU11CX09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李建平(1972—),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宋竞(1974—),女,四川成都人,博士,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营销战略、企业国际化战略、服务营销。

猜你喜欢
利润国际化企业家
聚焦港口国际化
The top 5 highest paid footballers in the world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利润1万多元/亩,养到就是赚到,今年你成功养虾了吗?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观念新 利润丰
利润下降央企工资总额不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