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的技术保障装备体系建设问题

2013-07-09 02:33李运祯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装备体系信息化

李运祯,赵 益,胡 林,高 旺

(1.电子工程学院,合肥 230037;2.锐捷特种电子装备修造厂,合肥 231202)

技术保障装备体系是由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协作的各种保障装备系统为完成一定装备保障任务而组织到一起的大型复杂系统或复杂系统的集合[1]。作为全军装备体系的子体系,针对技术保障装备体系的现状,进行科学、合力规划,加快推进体系建设,对于尽快形成武器装备的体系作战能力,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技术保障装备体系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军部队深入开展“两成两力”建设,加快了装备成建制、成系统保障配套建设的进程,显著提高了部队的保障能力。但是从体系对抗要求出发,技术保障装备体系建设与未来形成体系作战能力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1)顶层设计不完善。对技术保障装备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不够重视,缺乏系统的规划论证和发展管理,体系建设要素不配套。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没能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目前,技术保障装备已严重滞后于主战装备的发展。

2)体系建设不完整。现有技术保障装备多基于单一型号,体系整体效能不高。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技术保障组织指挥手段薄弱,技术状况检测评估、战损评估等装备缺乏。

3)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获取、处理、共享建设水平低,缺乏系统完善的技术保障信息系统;“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水平低,现有技术保障装备综合集成水平不高;自动诊断、电子技术交互手册等关键技术成果转化水平不高。

2 技术保障装备体系的能力需求分析

技术保障装备体系的发展现状已明显不能满足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创新发展思路,借鉴运用各种体系建设方法,以技术保障装备需求为牵引,尽快完善体系,提高整体效能势在必行。需求是装备体系建设的起点,决定了装备体系发展的方向,是装备体系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美军在2004 年提出了“基于能力的规划”(Capability-Based plan,CBP),代替传统的基于威胁的规划[2],为我军技术保障装备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2.1 基本概念

在技术保障装备体系需求中,能力是独立于技术保障装备体系的1 种高级用户需求,是指为完成某项或一系列作战任务,技术保障装备体系所需要具备的某种或一些本领的概括,通常具有高度抽象性、功能性、层次性等特点。“基于能力的规划”是指从战略角度出发分析能力需求进行规划。从本质上来讲,“基于能力”是“基于威胁”战争准备模式的延续和发展,但他与“基于威胁”模式又有根本性区别,主要表现在:前者是基于对威胁方式的判断,而后者是基于对威胁主体的判断;前者多从较长远的角度去预测自身未来可能受到攻击的方式,后者则大多以对手现实或者近期的威胁状况作为制定计划的依据[3]。在当前安全环境复杂多变、安全威胁不确定性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基于能力”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军队建设普遍坚持的原则[4]。

由此,可以这样理解“基于能力的技术保障装备体系建设”,他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军队发展战略为指导,根据未来一定时期担负的作战任务和武器装备体系的发展战略,突出当前急需,兼顾长远需求,采用系统科学思想和逻辑分析、模拟仿真、运筹分析、决策分析、预测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技术保障装备的能力需求,并以此规划技术保障装备体系的长远发展。

2.2 技术保障装备的能力需求分析

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部队具备体系作战能力,而对于装备保障而言,即是供、管、抢、修、防等的综合保障能力[5]。未来技术保障装备的能力需求组成如图1 所示。在系统层次上,有应急机动保障能力、抢修能力、精确保障能力、抢救能力、快速诊断能力、计量保障能力、远程维修保障能力等。细分到单元层次上,有信息采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传输能力、机动能力、安全防卫能力以及综合集成能力等[6]。需要注意的是,武器装备体系能力之间不仅仅是层次关系,还有分解、聚合、协作以及依赖等相互关系[7]。

1)信息采集能力。利用传感器及各种检测设备对装备各种技术状态数据进行采集,采集的信息以声音、图形、图像、文字、数据和符号等形式储存并提供给后续功能单元使用。这是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未来我军技术保障装备发展首要解决和实现的能力。

2)信息处理能力。是将前期所获取的原始信息变为有用信息的能力,主要进行数据融合、数据挖掘、数据利用等工作,并依据前期数据,对装备技术状况进行评估、预测装备故障等。

3)信息传输能力。是利用各种通信设备和手段将信息传送到指定位置的能力。“信息流动产生保障力”,高水平的信息传输能力有利于生成和提升远程支援维修能力。

4)机动能力。机动能力主要针对于平台设备而言,主要是车载、飞机、机器人平台的机动能力。

5)安全防卫能力。一是装备抗敌武器硬摧毁,以及电磁防护的能力;二是信息安全,信息系统运行可靠、稳定,信息保密性强,具备抗病毒、抗网络攻击的能力。

6)综合集成能力。装备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水平高,维修性设计好。一是装备机械结构上的合成,功能模块化,按不同需求可加减技术保障功能单元;二是技术保障能力上的合成,技术保障装备可按需遂行多项技术保障任务。

图1 技术保障装备能力需求组成图

3 加快推进基于能力的技术保障装备体系建设[8]

3.1 转变建设观念,重视保障装备发展

更新“重主战装备、轻保障装备”的观念。现有装备种类繁多,大多结构复杂,故障率较高,没有坚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难以形成体系作战能力。要把技术保障装备的发展建设纳入到全军装备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去,加大经费的投入,扶持相关科研项目,有重点地支持技术保障领域如自动诊断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动成果转化。要注意技术保障体系从属于全军装备体系,必须以全军装备建设为依据,以免重走“条块分割”的老路子。

本着“全系统、全寿命”的思想,技术保障装备建设要与主战装备建设同步和配套进行,在装备的论证、验证阶段,就要统筹考虑技术保障装备(分系统)的建设问题,同步安排保障装备的研制、论证和各种保障资源的配置,争取使保障装备和新型主战装备同步配发到部队。

3.2 整合研发并重,尽快形成合力

3.2.1 论证需求,摸清体系现状

要以军委新时期战略为方针,结合我军装备发展实际和外军装备发展现状,科学分析和预测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技术保障装备的总体需求。加强军事需求工程、决策分析、预测分析等方法在技术保障装备需求论证中的综合运用。要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全军现有技术保障装备建设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摸清现阶段装备体系建设的现状,找准“短板”、“缺项”,掌握技术保障经费在国防预算中的比重,掌握当前技术保障相关技术的研发情况,为合理决策,构建技术保障装备体系提供客观、准确的现实依据。

3.2.2 立足现有,整合装备资源

立足现有技术保障装备和装备保障信息系统,以军民整合、平台整合和功能整合等方式,整合技术保障装备资源,撤销低水平重复建设部分。能共平台的可适当改装,实现共平台下各类保障装备的整合;也可利用“内部嵌入”和“外部集成”方法进行信息化改造,例如各装备间的通信联络、数据交换等。

3.2.3 突出重点,适度研发补“短板”

在技术保障装备的建设上,由于经费的限制,目前还不可能做到全面立项、遍地开花,要紧跟军事需求,结合“短板”,有重点地研发。对于重点“短板”,技术上还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可以降低要求,先解决“有和无”的问题,再解决“高和低”的问题。即是先保证主战装备技术保障装备的配发,使其和主战装备形成合力,解决急需的问题。同时充分学习借鉴外国先进技术,尽快提升技术水平。此时必须要做好装备的标准化,以使后续功能扩展、升级较为方便。

要统筹处理好整合与研发的关系。要清醒地认识到,“整合与研发并重”是应对当前我技术保障装备体低水平建设的阶段性措施。当前重在整合,形成合力,未来重在研发,提升体系能力。

3.3 加快装备信息化建设,促进体系能力提升

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方针指引下,装备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大批信息化装备已经配发部队。实践证明,装备技术保障信息化是提升装备技术保障能力的“倍增器”。针对目前,我军装备技术保障信息化建设落后于装备信息化建设的现实,要加大装备技术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力度,遵循“需求牵引,突出重点”、“通用与专用结合”、“新研与改造相结合”、“与新研装备同步研制”、“满足标准化要求”等原则。建立专门的信息保障系统,注重维修数据的采集和技术保障数据库建设,实现各种保障资源的信息化,如技术手册的信息化,物资补给的信息化,维修器材采购的网络化等。对于新研制技术保障装备,应摆脱传统技术保障装备设计思路的束缚,按信息化要求进行设计、研制和生产,使之跨越机械化阶段而直接实现信息化。

必须注意统一标准、规范,以利于装备的移植和扩展。对于技术保障装备车辆,在功能和机动性、防护性等上要能够相互补充,以不同层次配备于基层级、中继级和基地级维修分队。规范技术保障装备车辆的底盘,保障功能由附加功能组件实现,在功能上实现高度综合,同时又各有侧重,逐步实现由“基于型号”向“基于能力”的转变。

[1]季广忱.装备基本体系概念研究[C]//装备基本体系研究论文集.北京:2001:5-10.

[2]Committee on Naval Analytical Capabilities and Improving Capabilities-Based Planning[M].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5:2-3.

[3]于洪敏,于同刚,孙志明,等.基于能力的装备体系需求生成框架研究[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10,22(2):1-2.

[4]张维明.军事信息系统需求工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77.

[5]李霖.军事装备前沿理论与改革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263.

[6]刘鹏,董振旗,屈 岩.面向任务需求的装备作战单元综合保障系统指标体系研究[J].四川兵工学报,2012,33(6):50-52.

[7]李善飞,鲁延京,杨克巍,等.武器装备体系能力形式化描述研究[J].兵工自动化,2010,29(2):5.

[8]杨学强,黄俊.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167-170.

猜你喜欢
装备体系信息化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防晒装备折起来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