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 吕国军 廖 翰 赵 姗 吕 岩 刘袖洞 马小军
(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莪术油为莪术经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挥发油,其有效成分多为莪术醇、莪术二酮、吉马酮、β-榄香稀等倍半萜和倍半萜烯类化合物[1-3]。莪术油用于病毒性感染及癌症的治疗,因其疗效确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4-5]。近年来,很多报道将莪术油制备成微球、乳剂等口服剂型,从而有效防止莪术油的挥发,增加稳定性,同时能掩盖其异味,提高生物利用度与患者顺应性[6-8]。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商品名为纯胶,英文缩写为SSOS,是一种改性淀粉,主要用于纺织、造纸、香料、制药等轻工业。在制药领域,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钠主要应用于乳液、微囊的制备[9]。研究表明,高取代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钠有更好的乳化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乳液的制备和保存[10-11]。本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12-13]的Box-Behnken(BBD)设计原理,优化高取代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OS)-莪术油乳液的乳化工艺。本文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及模型建立均使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
1.1 实验材料
1.1.1 主要实验试剂 高取代度辛稀基琥珀酸淀粉酯SSOS(自制),莪术油(江西省吉安市振兴香料油提炼厂),莪术醇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β-榄香烯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1.2 实验仪器 IKA 调速电动搅拌器(德国IKA 有限公司),调速磁力搅拌器(巩义市予华仪器厂),液相色谱仪(waters e2695),色谱柱(依利特BDS,C18,4.6mm×250mm,5μm)。
1.2 方法
1.2.1 SSOS-莪术油乳液的制备室温(约为25℃)下按照不同的芯壁比向一定量冷却后的SSOS 糊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莪术醇,在800 r/min的强机械搅下搅拌15 min,即可获得莪术油为油相,SSOS 糊液为水相的乳液。同时使用原淀粉糊液同等条件下乳化进行对比。
1.2.2 乳液中莪术醇和β-榄香稀包封率的考察选取莪术油的主要有效成分莪术醇和β-榄香稀作为考察对象,通过液相色谱法[14]考察不同取代度不同浓度的SSOS 糊液在不同的芯壁比条件下对莪术醇和β-榄香稀的包封率。按如下色谱条件并考察线性关系:流动相甲醇(A)-水(B),梯度洗脱:0~3 min,75%A,3~14 min80%A,14~18 min90%A;流速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20μL。
1.2.3 响应曲面法考察最优乳化条件 以SSOS的取代度、乳液浓度和芯壁比作为考察因素[15],以稳定性时间、莪术醇的包封率和β-榄香稀的包封率作为考察对象,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并使用Design-Expert 软件,采用BBD(Box Benhnken Design)试验设计方案,以响应面分析法RSA(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来考察莪术醇的SSOS 乳液的最优乳化条件。
2.1 线性关系的考察 莪术醇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7 768x+26 256,r=0.999 5;β-榄香稀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59 888x +61 584,r=0.999 5。结果表明,莪术醇和β-榄香稀分别在63.6~445.2μg/mL 和9.342~93.420μg/mL 线性关系良好。
2.2 响应面法对莪术醇的SSOS 乳液乳化条件优化
2.2.1 响应面分析因素水平的选取 根据BBD 试验设计原理,选取SSOS的取代度A、糊液浓度B 和芯壁比C 等三项对莪术油乳液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1。
表1 Box-Behnken 试验因素及水平
2.2.2 响应面分析结果 根据相应的方案进行试验,方案及结果见表2。
表2 设计方案及响应值结果
将实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得到莪术醇Y1 为目标函数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为Y1=1.00 +0.068A-0.058B-0.044C-0.012AB-1.750× 10-3AC +0.042BC-0.15A2-0.11B2-0.058C2。
β-榄香稀为目标函数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为Y2=0.35 +0.021A-1.250×10-3B-0.033C +0.036AB+8.250× 10-3AC+8.500× 10-3BC-0.052A2+0.012B2-0.050C2。
式中:SSOS 取代度A、糊液浓度B、芯壁比C 在设计中均经量纲线性编码处理,故方程中系数绝对值的大小直接反应了各因素对指标值的影响程度,系数的正负反映了影响的方向。
表3 优化后的莪术醇包封率的方差分析表
对莪术油的SSOS 乳液对莪术醇和β-榄香稀的包封率数学模型进行方差分析,以检验方程的有效性和各因子的偏回归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回归显著。依据Design Expert 软件中Modified 方法将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即将莪术醇包封率影响不显著的AB,AC 项,将β-榄香稀的包封率影响不显著的AC,BC项不作为考察因素进行优化[16]。优化结果如表3、4所示。
表4 优化后的β-榄香稀包封率的方差分析表
优化后的回归方程为:Y1=1.00+0.068 A-0.058 B-0.044 C +0.042 BC-0.15 A2-0.11 B2-0.058 C2
Y2=0.35 +0.021 A-1.250×10-3B-0.033 C+0.036 AB-0.052 A2+0.012 B2-0.050 C2
从表3、表4 中看出应用Modified 方法将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后,模型回归高度显著,显著性较优化前有明显提升,认为模型是适合的。用此模型对莪术醇的SSOS 乳液的包封率进行分析和预测。在所选取的因素水平范围内,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排序为:对莪术醇包封率的影响A>B>C,对β-榄香稀包封率的影响C>A>B。
2.3 最佳乳化条件的预测和验证 通过Design Expert 8.0.6 软件对经优化后的回归方程求解,在试验的因素水平范围内预测莪术油的最佳乳化条件为:SSOS取代度0.07,乳液浓度0.05,芯壁比0.17。在此条件下,莪术醇的包封率可达到102.36%,β-榄香稀的包封率可达到35.363%。按最优条件进行3次验证性试验,测得莪术醇的包封率为100.00%,β-榄香稀的包封率为34.891%。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较小,说明优化后的回归方程对确定莪术油的SSOS 乳液的最优乳化条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以莪术醇和β-榄香稀的包封率为指标,考察SSOS-莪术油的乳化效果。响应面法预测SSOS 取代度0.07,乳液浓度0.05,芯壁比0.17 条件下,最优结果为莪术醇的包封率可达到102.36%,β-榄香稀的包封率可达到35.363%。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验证性试验,测得莪术醇的包封率为100.00%,β-榄香稀的包封率为34.891%。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94.
[2]刘星,程岚,吕国军,等.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莪术油中的莪术醇和β-榄香稀[J].中成药,2010,32(3):426-429.
[3]展晓日,曾昭武,孟凡莉,等.莪术油药学研究进展[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10(5):454-457.
[4]曹丽娟,刘华钢,刘丽敏,等.莪术油近五年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3):447-450.
[5]钟章锋,陈修平,吴铁,等.莪术醇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0,21(31):2959-2960.
[6]张德兴,郁红礼,周玲玲,等.正交法筛选莪术油微球制备工艺[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304-306.
[7]Yi Zhaoa,Changguang Wanga,Albert H.L.Chowb,et al.Self-nan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SNEDDS)for oral delivery of Zedoary essential oil:Formula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studies [J].Int.J.Pharm,2010,383(1-2):170-177.
[8]王艳,张铁军.莪术油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1(2):101-104.
[9]Zhaoli Liu,Yafeng Cao,Xiaojun Ma,et al.A Technology of Self-Emulsification Coacervation to Prepare Starch Sodium Octenyl Succinate(SSOS)Microcapsules Consisting of Evening Primrose Oil (EPO)[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335-336:1293-1298.
[10]Lawal,Olayide S.,Succinyl and acetyl starch derivatives of a hybrid maize: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trogradation properties monitor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J].Carbohyd.Res.,2004,339(16):2673-2682.
[11]Riitta Partanen,Piia Hakala.Effect of Relative Humidity on the Oxidative Stability of Microencapsulated Sea Buckthorn Seed Oil[J].2005,70(1):37-43.
[12]余小翠,刘高峰.响应面分析法在中药提取和制备工艺中的应用[J].中药材,2010,33(10):1651-1655.
[13]李云燕,胡传荣.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M].2 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99-201.
[14]何欢,马双成,田颂九,等.HPLC 测定莪术油及其注射液中6种成分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5):593-597.
[15]刘兆丽,曹亚锋,谢威扬,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应用性能[J].化工进展,2009,28(7):1252-1256.
[16]王灵昭,邓家权.微波法提取雨声红球藻中虾青素的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128(12):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