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格列酮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2013-07-05 09:39:48张瑞科张丽萍董赛晓陈俊霞
山东医药 2013年48期
关键词:吡格还原型谷胱甘肽

张瑞科,张丽萍,董赛晓,陈俊霞

(永年县第一医院,河北永年057150)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情易变化,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甚至猝死。因此,对其正确认识与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应用吡格列酮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UAP 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2011年2~10月在永年县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UAP患者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38 ~80岁,平均54岁;病程0.7 ~30 a,平均8.83 a。参照 WHO标准[1]分为恶化劳力型心绞痛15例、自发型心绞痛76例、梗死后心绞痛8例、PTCA术后心绞痛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心绞痛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分级、心功能NYHA分级等均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常规应用硝酸甘油、美托洛尔、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组加服吡格列酮片(艾可拓)每次1~2片(15~30 mg,1次/d),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阿拓莫兰)2支(1.2 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前、中及结束后,分别进行心电图(ECG)、血脂、肝肾功能、血糖、血常规、尿常规及超声心动图(UCG)等检查。治疗期间定期记录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判断标准:心绞痛完全缓解为显效;心绞痛持续时间和(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为有效;发作次数及时间无明显变化为无效。ECG判断标准:ECG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为显效;原ST段降低者,在治疗中回升0.05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为有效;ECG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结果:①两组治疗前后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见表1。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3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ST-T改变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6、9、3例,ST段改变分别为6、8、2例,T波改变分别为10、15、1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治疗后ST-T改变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4、7、3例,ST段改变分别为2、7、3 例,T 波改变分别为 4、7、3 例,总有效率77.5%;两组有效率比较,P <0.01。③治疗前后UCG、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④治疗组恶心、胃肠道不适、乏力4例,2~3 d后消失;SGPT轻度升高1例,心动过缓3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对照组不良反应有恶心、胃肠道不适、乏力3例,2~3 d后消失;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轻度升高2例,心动过缓4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比较

讨论:UAP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AS),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代谢异常均可作为其触发因素,胰岛素抵抗是这些群体的共同特征。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异常,均存在内皮细胞功能异常[2,3]。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是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的重要相关因素,并且独立于年龄、性别、吸烟、BMI、体脂含量、血脂等因素[4]。吡格列酮通过与过氧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γ(PPARγ)结合,激发一系列级联反应,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近年来又发现呲格列酮降糖以外的效应,特别是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吡格列酮通过与内皮细胞高表达PPARγ结合,影响与AS形成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内皮功能异常导致的血栓、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发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5~7]。还原型谷胱甘肽为强力抗氧化剂,是人类细胞质中自然合成的一种肽,其通过巯基与体内的自由基结合,可以转化成容量代谢的酸性物质,具有抗氧自由基和改善内皮的功能,且减少硝酸酯类耐药。

本研究发现,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UAP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但是,由于本研究病例较少,时间较短,仍有待于进一步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验证。参考文献:

[1]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76.

[2]张香素,史彩萍,饶胜国.氟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26):91-93.

[3]Caballero AE.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A road to diabetes and heart disease[J].Obes Res,2003,11(11):1278-1289.

[4]Balletshofer BM,Rittig K,Enderle MD,et 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s detectable in young noemotentive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subjects with type 2 dibetes in association with insulin resistance[J].Circulation,2000,(101):1780-1784.

[5]Willa H,Simon J,Ronald EL,et al.Control of vascula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by PPAR-γ[J].Diabetes Care,2001,24(2):392-397.

[6]Natali A,Baldeweg S,Toschi E,et al.Vascular effects of im-proving metabolic control with metformin or rosiglitazone in type2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4,27(6):1349-1357.

[7]Boyle PJ,King AB,Olansky L,et al.Effects of pioglitazone and rosiglitazone on blood lipid levels and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 mellitus: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randomly selected medical records[J].Clin Ther,2002,24(3):378-396.

猜你喜欢
吡格还原型谷胱甘肽
还原型阅读练习
蚯蚓谷胱甘肽转硫酶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
分光光度法结合抗干扰补偿检测谷胱甘肽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和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肾脏中TNF-α表达的影响
TBBPA对美洲鳗鲡谷胱甘肽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辅酶Q10,还原型的更好
健康之家(2013年6期)2013-04-29 00:44:03
不同pH值酿酒酵母分批发酵生产谷胱甘肽数学模型建立
食品科学(2013年13期)2013-03-11 18:24:23
高纯度还原型辅酶Q10的微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