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虹 曹 楠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健康教育对癫痫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
吴 虹 曹 楠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目的 阐述健康教育对癫痫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 对精神科180例癫痫精神障碍患者家属进行调查,观察接受健康教育家属和未接受健康教育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对比两组癫痫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治愈率、病残率和复发率。结果 健康教育明显地提高了患者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疾病病残率和复发率。结论 在家属中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癫痫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健康教育;癫痫精神障碍;家属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医院精神科住院治疗180例精神障碍的癫痫家属,患者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患者均符合CCMD-3癫痫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1,2],并没有显着的躯体疾病,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使用药物和剂量等有没有显着差异(P>0.05)。观察组的家庭男54例,女36例,平均年龄(40.7±6.5)岁,其中男52例,28例,文盲,小学34例,21例,中学,初中学校七例,对照组家庭38女性,平均年龄(41.3±6.7)岁,其中30例文盲,小学32例,22例初中,初中或以上6例,两组在年龄,文化,性别和其他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物治疗,足够的疗程。对照组:家属提供一般性建议,每月复查1次。观察组:药物加健康教育,包括:家庭的家庭和家属参观两种形式的集体讨论和3个阶段,①急性治疗期:从开始治疗的心理症状,1次/周,60min/次。专注于家庭,医院精神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接触和对话与患者的技能,以提供家庭应对措施;②巩固治疗期:鼓励家庭,纠正不良的对疾病的认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药物维持治疗的目的,使用中,出现药物副作用的治疗,1次/周,60min/次;③维持治疗期(出院后1年内):患者和他们的家属来到医院每月1次。强调维持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了解用药的好处,以提高合规的重要性,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由于疾病,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之间的情感表达和指导家庭如何安排调整患者的家务社会活动和日常的生活安排,社会的压力和家庭应对冲突,提供职业培训。
1.2.2 评价方法
患者家属入场用自制的两个家庭,了解心理健康状况的意识,知识问卷,发放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了比较,两组的心理健康知识维持用药的依从性和复发的病例,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3],如表3所示。
1.2.3 统计方法
SPSS10.0软件用于χ2检验。
家庭组之前的研究,并在年底的情况相比,心理健康意识,系统的健康教育前两个家庭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情况,没有表现出显着性(P>0.05),两组的家庭终端上心理健康知识了解的情况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疾病复发的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之间的心理健康知识比较P<0.05。见表1。
表1 出院1年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疾病情况比较(n)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变化,健康教育已成为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癫痫,精神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癫痫,精神障碍最缺少洞察力,不承认有病,不愿或拒绝治疗,治疗后复发率,因此,癫痫精神障碍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维持用药及健康教育实施精神障碍可影响患者预后的癫痫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以减少复发,患者及家属必须进行有效干预。因为癫痫精神障碍患者减值洞察力,健康教育,但收效甚微;家属陪伴患者长期,可以有效地监测患者和干预,因此,在治疗疾病的整个过程中,家庭的健康为主要目标教育。观测结果显示,前两组的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系统的健康教育无显着差异,观察组家庭心理健康知识,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显着较高的家庭,治愈率明显增高的患者,和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和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在[4]。
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减少对个人,家庭和社会负担,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因此,患者和他们的家庭,通过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促进更好的康复患者。
[1] 王斌.人际沟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S].3版.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75-78.
[3]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25-167.
[4] Li Z,Arthur D.Family education for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in Beijing, Chin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r J Psychiatry, 2005,187(3):335-345.
R742.1
B
1671-8194(2013)30-02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