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伊雯
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逐步发展,作为其中一环的日剧也进入了中国观众的视线。在观赏日剧的同时,对日剧翻译的研究也逐步发展。剧名是观众对某剧的第一印象,因而在翻译研究中,对剧名的翻译亦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以奈达的对等原则为基础,探讨当下剧名的翻译倾向及影响,分析其原因,进而总结今后可用的翻译策略。
早在80年代,中国电视台已播出《血疑》、《阿信》、《排球女将》等优秀日剧,在当时的国内掀起了热潮,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进入21世纪后,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即使在电视台没有引进的情况下,中国观众也能在网上看到数量繁多的日剧。这是因为近年来,在电视台之外,活跃于网络的各大民间字幕组成为了推广日剧的主力。他们由一定人数的日语或日剧爱好者自发组成,通过将日剧译成中文、镶嵌字幕、上传网络等步骤将各类日剧介绍给中国观众,与电视台共同发挥推进中日文化交流的作用。
剧名涵盖电视剧的主要内容或者主旨思想,更是观众接触电视剧的第一印象。在大部分中国观众对日本演员缺乏详细认识的背景下,剧名有趣与否更是成为观众是否会观看该剧的重要因素,因而剧名的翻译也成为了日剧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台所推出的日剧一般翻译准确率较高。与之相比,民间字幕组中的大部分译者虽有一定的日语基础却缺乏相应的专业技巧及知识,因而翻译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本文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奈达的对等原则入手,对日剧剧名相关问卷调查展开分析,从而探讨当前日剧剧名翻译中出现的倾向及影响。
在文集《论对等原则》中,奈达详细的阐述了对等原则。他首先承认了语言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必须根据翻译的不同类型,确立不同的对等原则。在翻译的不同类型的问题上,基于信息的本质、作者的目的以及译者的目的、受众的类型三个基本因素,将翻译分类为根据信息的本质,确立内容和形式何为翻译的主要考虑因素;根据作者及译者目的,确立翻译的预期目的是提供知识、引起情感反应还是建议某种特有行为举止。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翻译的两种基本导向: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前者以原文为中心,关注信息本身,尽可能的显示出原文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后者以“等效原则”为基础,着重接受者的反应而非完全集中于原文的信息,以自然的表达方式为目的,并不坚持读者理解源语语境中的文化模式,而是尝试将接受者与他自己文化语境中的行为方式联系起来。[1]
对等原则对我们探讨日剧剧名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一个在日本观众看来简洁易懂的剧名,对其他民族的观众来说,可能是模棱两可或者是含糊不清的。在翻译具体的剧名时,究竟是该遵循形式对等还是动态对等。
根据对等原则,首先从剧名翻译的本质、译者的目的及观众的目的来确定翻译的类型。广义上的电视剧是指一种专为在电视机荧屏上播映的演剧形式。它兼容戏剧、文学、音乐、艺术等诸因素,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载体,在向人们提供感官娱乐、精神审美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传递着民族的文化。[2]日剧作为日本文化的代表,在推动中日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作为电视剧的附属物的剧名翻译自然也是文化的传递者之一。
现在,借助网络的力量,许多民间自发成立的字幕组取代电视台,成为翻译和推广日剧的主力,如“猪猪字幕组”“日菁字幕组”“人人字幕组”等耳熟能详的字幕组。在字幕组出品的翻译作品中,无一例外都有“本视频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的字样,不难看出字幕组翻译和制作日剧的一大初衷是为了推动日剧在中国的传播,进而推进中日文化交流。
此外,从日剧的受众即中国观众的角度来看,他们多由以语言学习为目的、对日本文化感兴趣及单纯喜爱电视剧的三大观众群体构成。其共同特征是:年龄多在10到30岁之间,对日本文化抱有一定兴趣,观赏日剧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或娱乐。受众的广泛及他们学习日本文化的目的决定日剧剧名的翻译应该具有普遍性。
综上所述,从电视剧的本质、译者的目的及受众的目的来看,日剧的翻译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交流与学习。中日文化虽然由于其深厚渊源而具有一定的关联,但究竟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奈达曾说,在两种文化相关而语言差异较大时译者就要在翻译时作出很多形式上的转换。[3]换言之,在对日剧剧名进行翻译时,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对等,而要根据电视剧内容及汉语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形式转换。唯有这样才能更好体现日语的本质、达到译者与观众的目的。下面再就问卷调查作出进一步分析。
本文展开的问卷调查共包含日剧学院赏自1994年4月开始举办以来的69部日剧(截至2011.08),其原名与中文译名皆参照百度百科日剧学院赏主页的译名。问卷内容为“在仅仅浏览剧名的情况下,对该剧的印象”。可选项为:1.理解剧名意义并能大概推测电视剧的内容;2.明白剧名意义,但难以从其推测电视剧的内容;3.剧名难以理解。为了让调查更具普遍性,特意将问卷调查对象设置为对日语不太熟悉且较少观看日剧的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系的70名在校大学生。
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43.2%的人选择了选项1;41.9%的人选择了选项2;14.8%的人选择了选项3。意味着只有50%的日剧剧名的中文翻译很好地传递了电视剧的信息,而约40%的译名没有很好传递,甚至有15%的译名对中国人来说难以理解。结果显示,日剧剧名的翻译上仍存在一定缺陷。在此,文章以奈达的对等原则原理为理论基础,对问卷结果作出分析。
在问卷调查的69部作品中,13部剧的剧名的翻译显示出,在翻译时有考虑到中国观众的语言习惯、受教育程度及汉语语言结构特色的倾向。具体剧名及其翻译如下表。
?
针对以上13个译名,62.1%的被调查者认为能够理解该剧的大概内容;28.6%认为理解剧名,但难以推测该剧内容;仅有9.3%认为剧名难以理解。此结果反映,将受众接受程度和译入语语言特色纳入考虑的翻译在传递剧名意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具体以《奇迹餐厅》为例,该剧围绕一家由于经营不善而陷入困境的法国餐厅展开,描述在经营者、主厨以及服务员的努力下最终使这家咖啡厅起死回生的励志故事。全剧以亲情和爱情为主题,节奏轻快温馨。原名「王様のレストラン」,王様在日语中表对王的敬称。如果按照形式对等的原则将其直译为《王的餐厅》,在大多数中国人看来,此剧名虽然能够反映该剧围绕餐厅展开,但并不符合自己的语言习惯。因为在汉语中,“王”多为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而餐厅指在一定的场所,公开地对一般大众提供食品、饮料等餐饮的设施或公共餐饮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代用语。将一个古代称谓和一个现代用语组合在一起,不仅滑稽感顿生,而且会给观众造成该剧是描述王室餐厅的错觉,与本身内容大相径庭。因而现在普遍采用《奇迹餐厅》这一译名,不但反映出该剧的背景是餐厅,而且结合剧情创造性地加译“奇迹”一词,展现该剧积极向上的基调,一举两得。调查结果也显示,50人表示通过该剧名能大概了解此剧的主要内容;20人表示虽然明白剧名,但无法推测该剧的主要内容;无一人表示难以理解剧名。从中可以证明此剧名具备积极的导向。
与此相对,在69部日剧中,遵循形式对等原则的翻译达56部。如日剧「白線流し」被译为《白线流》、「秀吉」被译为《秀吉》、「ショム二」被译为《庶务二课》等。调查结果显示,针对这56部日剧的翻译,45%的参与者表示理解剧名但难以推测其内容,16.1%表示剧名难以理解。据此,可以说采用形式对等原则翻译的剧名会造成观众对电视剧误读甚至难以理解。以电视剧「白线流」为例。在日本,“白线流”指高中毕业班的同学将自己的手帕或制服领巾绑在一起,扔进河里随波流去,宛如一条白色的线,藉以象征友谊长存。但由于中国没有此项传统,自然在汉语中缺乏白线流这一词汇与之对应,因而对中国观众来说,这是一个全然陌生的概念。问卷调查也证实:60名参与者表示该剧名难以理解。反观该剧内容,描述的是日本某高中临近毕业的高三学生对未来的迷茫以及成长的烦恼的青春故事。笔者认为结合该剧内容,再考虑到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翻译为《毕业生》或许更能拉近这部电视剧与中国观众之间的距离。同样,对于对日本历史或日本当代公司内部机构缺乏了解的中国观众来说,“秀吉”“庶务”都在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如果结合这两部电视剧各自的内容和特色,再考虑到中国观众的喜好和知识背景,将「秀吉」译为颇具历史正片色彩的《丰臣秀吉传奇》,将「ショム二」译为中国观众更为熟悉的《后勤处的故事》或许更能体现整部剧的风采,引起观众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日剧剧名的翻译上,为了发挥剧名的作用、拉近日剧和中国观众的距离、推动中日文化交流,比起一味地追求形式对等,充分考虑汉语的语言特点和中国观众的接受程度,遵循动态对等的原则或许是条更有益的途径。
由于汉字这一媒介,汉语与日语在词汇和语法上多有相近之处,因而很多字幕组在翻译日剧剧名时遵循了形式对等原则,将剧名直接译作中文,而没有考虑汉语中是否由对应的词汇或是中国观众对此概念的熟悉程度。本文从奈达的对等原则入手、分析了当前日剧剧名汉译的倾向及其影响。考虑到日剧在传播日本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字幕组翻译推广日剧的目的以及中国观众观赏日剧的出发点,在翻译时,结合电视剧本身的内容,再结合汉语的语言习惯,而非一味的追求形式对等,不失为一条更为有益的道路。但本文的分析仍不够深入,今后仍将把日剧剧名的翻译作为重要课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3]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36~59
[2]吕晓志.试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视剧的文化传播功能.媒介研究,2005,(6):34
[4]周冲,郝起.日本电视剧通过互联网在中国大陆传播现状.日本问题研究,2010,(4):46~52
[5]侯越.论日本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3):65~701
[6]孟庆荣.日剧片名中文翻译策略极其创造性.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2):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