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摘 要:回指是汉语常用的指代和衔接手段,主要有代词回指,名词回指和零回指三种类型。通过对中亚留学生短作文的分析,中亚学生大致呈现出代词过度使用,回指距离过小,延续性较弱,零回指严重不足等现象。主要出现了四种偏误类型,他们出现的比例还有差异。这些数据希望对语言背景为俄语的汉语学习者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写作话题 话题链 回指 偏误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留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那么这个“交际”不仅包括口语交际,还包括书面语。要想培养高级的汉语人才,书面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以新疆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和新疆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中高级的HSK五级测试中的作文和日常习作为语料,共选取30篇文章,每篇文章大约100字,共计3000字,并运用回数法进行统计,分析留学生第三人称叙述体语料中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回指的使用情况。之后将结果与徐赳赳对母语者第三人称叙述体语料的统计进行对比。[1]通过对比分析出语料中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回指的使用特点及差异,并归纳出主要的偏误类型。
一、话语中的话题与回指
说话者向受话者说话,一定要向他传达一定的信息,这个信息一定是关于某个实体(包括特定时间、空间)的信息,可称作“信息的基点”。一个句子中句义信息所关涉的那个实体是句子的“话题”。汉语中,如果使用正常语调和一般句式,则从句首开始往后看的第一个担任语义角色的成分是话题。比如句子“我是一名学生”中,“我”就是话题,“今天星期天,爸爸在家”中,“今天”是话题。[2]
句子的话题是说话者选择的传递信息的基点。整篇话语中各个句子的话题往往有内在的联系,组成“话题链”。
汉语中常用的指代和衔接手段主要是回指。一个人物或事物第一次进入语篇时,一般以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形式出现。这个人物或事物再次出现时,就不一非要重现这个名词,往往是以代词或零回指来指代。回指包括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回指。其中代词回指又分为第一人称代词回指、第二人称代词回指及第三人称代词回指,本文只讨论第三人称回指。[3]现代汉语中多使用零回指作为语篇的衔接手段。
名词回指:人物第一次进入篇章,应该用名词;第二次出现时,应用代词或者零回指代替。新段落开始,复现名词;文章出现两个人物以上且变化频繁时,为避免歧义,使用名词回指。
代词回指:相邻两个小句主语相同,那么后面小句的主语就用代词代替前面的主语,这个代词就称之为代词回指。
零回指:又称零指代,通常是指再次提到前文所说的人或物时,因所指人或事物可通过上下判断,无需用任何语言形式来表示。[4]
二、中亚留学生写作中的回指
(一)名词回指、代词回指与零回指的使用情况
新疆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留学生的三种回指的平均值见表1,将其与母语者进行对比,其结果见表2
1、中亚留学生三种回指平均值大小顺序为名词回指>代词回指>零回指,这个结果顺序与母语者是一致的;
2、中亚留学生名词回指的平均值为比母语者小很多,主要原因在于,母语者较少使用名词回指,一般情况下都用代词或零回指替代;
3、代词回指的平均值是1.47,各个指同“他”之间平均相隔1.47个小句,而母语者则为2.52,远远大于中亚留学生,说明留学生代词过度使用;
4、零回指平均值为1,这个结果低于母语学习者。零回指没有实在的形式,只是要求与同指词尽量靠近,可见中亚留学生在时候零回指衔接语篇时,延续性较强。
(二)三种回指的使用比例
从表3可以看出在这30篇文章中,代词的使用比例远远大于零回指和名词回指,说明留学生存在代词使用过度的情况。从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平均每篇文章使用名词回指1.33个,[7]代词回指3.4,零回指2.2,代词回指的使用次数也是最大的。
三、中亚留学生写作中回指的偏误分析
1.回指的偏误分析
肖奚强认为,理论上回指的偏误大致有六种类型:名词误用为代词、名词误用为零回指,代词误用为名词、代词误用为零回指,零回指误用为名词,零回指误用为代词。[8]本人根据中亚留学生在回指偏误上的分析,归纳为如下几种:
(1)代词误用为名词
例(1):1我有一个朋友,2我们是在高中时认识的。3她是个特别优秀的学生,4从来不骄傲,5是个很虚心的人,6所以我很喜欢她。高三第一学期,7她告诉我她自己的学习秘诀,8并且经常鼓励我。9她的学习方法对我很有效,10我的成绩提高了很多。11现在想起来也非常感谢那个朋友。
上例中的前10个小句都非常通顺,没有语病,衔接得也非常流畅,但在最后一个小句中出现了名词“那个朋友”,从上下文中我们可以判断出来是指谁,但此处若用第三人称代词“她”来代替,则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第7小句中的第2个她也是多余的,应删除。
(2)代词误用为零回指
例(1)1 一位女士走路的时候迷路了,2找不到正确的方向。3走着走着,4她在路边看到了一个广告牌。从广告牌上,5她看到了方向,6她才明白怎么走,7她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家。
人物在第二次进入篇章时应用代词回指或者零回指。那么,在例(4)中的第2小句使用零回指是没错的。但是第3小句应使用代词回指,第4小句使用零回指,这样指代才更明确,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3)零回指误用为代词
例(3)1我有一个中国朋友。2她是个大眼睛,黑头发的姑娘。3她穿得不是很特别,4但她看上去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姑娘。5她非常爱学习,6也很聪明。7虽然我和她只认识了一年,但是我非常喜欢她。
在例(3)中,第3和4小句中的“她”可以省略。
(Ⅳ)名词误用为代词
例(4)1有一次舅妈要去医院打针,2她让我照顾表弟。3实际上这个孩子很调皮。4每次不听话的时候她批评他,5我都会跟她发生矛盾,6总会说你为什么打他,7他还是一个孩子。8但是那一天我累得不得了,9她走以后,10他就开始哭,11一会说要喝水,12一会要我跟他玩。13不到5分钟,14就跟我要这个那个,15要是不给就哭闹。
例(4)中“她”出现了三次,根据上下文我们可以判断出“她妈妈”指的是“舅妈”。但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应将“她”改为“舅妈”,这样的话指代更为清楚。
我们从表中可以看出中亚留学生的偏误主要集中在零回指误用为代词,名词误用为代词这两类。所以我们经常可在留学生的作文中看到一个“他”从头用到尾的情况。
3.产生偏误的原因
(1)母语负迁移
汉语没有形式标记,句子之间关系主要是依靠句子与句子之间隐性的意义来衔接。所以在一个段落中通常采用零回指比较多,只有在人物关系复杂或一个新的段落开始时为避免指代混淆,这时通常会用名词回指。而俄语是有形态标记的语言,每个句子都可以从动词的变化看出人称。例如:Я учусь на 4 курсе в Синцзяском университете.Я люблю читать книгу и путешествовать.通过учиться和любить的变位得知句子的主语是第一人称Я。就算没有Я,我们也可以通过动词的变位推断出来句子的主语。
这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中亚留学生不明白汉语意合语法衔接的方式,将俄语的表达方式套在汉语上,将每一句话的主、谓、宾等句法成分逐次翻译出来。因此,造成了代词使用过度的情况。我们可以推断出,母语的表达方式对留学生的汉语写作产生负迁移作用。
(2)力求表达准确,而忽视经济性原则
每一个汉语学习者在初学汉语写作的过程中,均希望能表达清楚自己想说的话,而不去追求文章的流畅,所以就会出现每一句话都会有一个代词的情况,而不使用零回指,造成零回指严重不足的情况。
同时,俄语中一般不会出现名词回指,人物或者事物第一次引进文章用名词,第二次出现就会用代词或者根据动词的变位推断出来。所以中亚留学生的名词回指使用的比例较小。
四、写作话题选择、话题链构成特点及对汉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一)写作话题选择、话题链构成特点
留学生的作文中几乎每一句话都是一个话题 “他”,在话题衔接上出现代词不断引入话题的情况,话题延续性强,语义延续性弱。而留学生又不明白汉语意合语法的衔接方式,零回指使用不足,代词回指过分使用,回指距离小。
从使用回指作为衔接手段上来看,中亚留学生名词回指的平均值最大,代词回指次之,零回指的平均值最小,虽结果顺序与母语者是一致,但三种回指的平均值均小于母语学习者。平均值小说明延续性强,回指距离较小;在使用比例上,代词回指>零回指>名词,这个顺序与母语者是一致的。但是代词回指的比例过高,一篇文章中几乎一半都用代词,零回指和名词回指使用不足。
(二)对汉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学习者希望将自己的中心思想表达得清楚明确,但因表达能力和词汇有限,出现了过度使用名词,代词的情况。学习者力求语意完整而忽视了经济性原则,致使话题的延续性较强,回指距离过小,让读者感觉是在读句子,而不是在读文章。书面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希望学习者达到近似母语的写作水平。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那么在教学初期就应该培养学习者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完整地叙述一件事情的能力。本文大致归纳了四种偏误类型,教师在教学时应加以重视,教学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教学,出现较多偏误的应集中纠正。教师还应告诉学习者怎样才是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衔接手段,对于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教师应及时纠正,培养学生良好的汉语思维方式。
注释:
[1]徐赳赳做了大量关于母语者第三人称叙述体语料回指的研究。我们一般认为他的研究结果可信度较高,故采用他的统计数据。
[2]徐通锵,叶蜚声著.王洪君,李娟修订《语言学纲要》[M]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1-154.
[3]我们一般认为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不是指示词,故没有进行统计。
[4]井茁.高年级汉语习作中零指代使用的跨语言背景比较[J]. 世界汉语教学,2011(2):259.
[5]在这30篇短文中总共有40个名词回指,所以实例就为40。40个名词回指间隔句子的总数为102,故值为102。那么将值的总数除以实例的总数,得出平均值为2.55,即各个指同名词之间相隔平均2.55个小句。代词回指和零回指的实例、值、平均值之间的关系同上,此外本文的计算结果均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6]三种回指的实例总数为217,再将名词回指的实例40除以实例总数217,就得出了代词回指在30篇文章中所占比例,名词回指和零回指的使用比例计算方法同代词回指。
[7]30篇文章中代词回指实例总数为102,再将102除以30,得到3.4,即每篇文章中代词回指使用的个数,名词回指和零回指的计算方法同代词回指。
[8]肖奚强.外国学习生照应偏误分析[J]. 汉语学习,2001年2月(1):51.
[9]总共出现的偏误总数为37,名词误用为代词的偏误个数为8,用8除以37,得出此种偏误的个数在总偏误数量中所占比例为22%,其他类型的偏误个数在总偏误数中所占比例的计算方法同上。
参考文献:
[1]高宁慧. 留学生的代词偏误与代词在篇章中的使用规则[J].世界汉语教学,1996(2): 60-70.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著.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79-193.
[3]井茁.高年级汉语习作中零指代使用的跨语言背景比较[J]. 世界汉语教学,2011(2)259.
[4]徐赳赳.叙述文中名词回指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4):92-108.
[5]徐通锵,叶蜚声著.王洪君,李娟修订.语言学纲要 [M]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1-154.
[6]肖奚强.外国学习生照应偏误分析[J]. 汉语学习,2001年2月(1):51.
[7]周晓芳.欧美学生叙述语篇中的“回指”习得过程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 2011(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