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2013-06-19 01:06江林强
关键词:大众化用人单位毕业生

黄 静,江林强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传统的经营化模式向现代化大众化模式转变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分配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择业转变,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新的就业机制。1999年以来,全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招生数量急剧增加,随之导致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步凸现出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最核心、最明显的一个标志是高等院校招生数量的扩大,这一点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上显得尤为突出。大规模的大学扩招始于1999年。截至2011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81.50万人,比上年增加19.75万人,增长2.98%;在校生2308.51万人,比上年增加76.71万人,增长3.44%;毕业生608.16万人,比上年增加32.73万人,增长5.69%。(如表1所示)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我们可以关注一下根据党的十七大制定的教育事业发展主目标。

表1: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主目标

近十年来,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0%~4.2%之间变动。据《中国青少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十五”期间,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提供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高校毕业生(研究生、本专科生)初次就业率近年来持续下降[1]。2001~2008年高校毕业生待就业人数分别为:34万人、37万人、52万人、69万人、79万人、91万人、100万人、150万人。5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均在70%左右。2009年9月1日全国高校初次就业率仅为68%,也就是有195万人尚处于待就业状态。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2.2%,尚有175万未就业。

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社会和自身原因,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经济方面的原因

2008年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由2007年的5%降至2.2%;很多发达国际经济甚至沦为负增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速下降到5.0%以下。

(二)社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表现在毕业生的供求矛盾上,据教育部统计,随着大学扩招的展开,大学生毕业人数正以每年近百万的数量高速增长,毕业生人数的每年大量增加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必然会增加就业难度[2];其次是表现在用人单位上,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盲目提高用人标准,更加强调工作经验,而大量下岗企业白领进入就业市场,这无疑冲击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另外从高校来看,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要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从总量上看,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究其原因在于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导致专业趋同现象严重。

(三)大学生本身的原因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211高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就业心态趋于懈怠,眼高手低,在求职的黄金期等待观望或是挑肥拣瘦。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而往往大学毕业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就业80%以上目标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或大企业、大公司、事业单位,甚至有“宁可失业在城市,不愿就业在基层”的现象出现。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标志着中国教育改革开始步入“深水区”,探求“去行政化”之路。政府应拓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如: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鼓励高校毕业生出国深造;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建立优惠激励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西部、非正式部门和从属劳动力市场就业。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工作条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主要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公安、农技、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同时,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让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能在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二)高校进一步规范办学,强化师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规范办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高校在规模扩张的同时,要认真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市场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数量与质量、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特色建设与品牌建设之间的关系。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上,可集中在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上下功夫:一是稳步推进理论教学改革;二是强化实践教学;三是努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高校要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形成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三)用人单位应取消不合理招聘条件,按需择人,加强人才储备。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适当放宽招聘条件,杜绝如性别歧视、学历歧视、经验歧视、外貌歧视等歧视性招聘条件。要根据不同的需要引进各类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用层次的人才,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不用层次的人才需求,使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用人单位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要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增强企业活力。

(四)大学生要正确就业定位,提升综合素质,加强社会实践

对大学生毕业生来说来讲,要实现“经营就业观”向“大众就业观”的转变。一要正确就业定位,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整。学会客观地认识社会和评价自我,合理地调整择业目标,不要过分看重薪酬与地区,到更适合自己的岗位去,求得自身发展;学会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与社会接轨,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二要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包括掌握科技、人文、管理、人际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要突出较强专业应用能力。学生应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强化自身专业技能,培养自己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以适应社会对毕业生的挑选,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三要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三、结论与展望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和社会政治的稳定,也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只有共同努力,坚持“以学生为本”思想,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就业,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使我国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得到双赢发展。

[1]王飞,石冬,易晓钧.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理性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8):13.

[2]张红梅.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J].大观周刊,2012,33(593):170.

猜你喜欢
大众化用人单位毕业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