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应用胆道镜对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影响效果观察

2013-06-19 15:42: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期
关键词:石率优良率胆道

谭 杰

(云南省普洱市中医医院外科,云南 普洱 665000)

术中应用胆道镜对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影响效果观察

谭 杰

(云南省普洱市中医医院外科,云南 普洱 665000)

目的 研究术中应用胆道镜对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自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胆道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残石率。结果 治疗组的患者术后优良率达到93.5%,术后产生残余结石的概率为15.7%,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3.2%;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是70.0%,术后产生残余结石的概率为40.2%,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28.0%。讨论 术中应用胆道镜的方法比传统手术方法有更高的优良率和结石清除率,同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比较小,是肝内胆管结石术中的较好方法,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胆道镜;肝内胆管结石

胆石病是外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最多见,这类疾病在胆道疾病中有较高的比例。研究表明,在我国大中城市中,肝内胆管结石发生率达到了7%~8%。传统的手术方法取石后残石率较高,同时并发症较多,纤维胆道镜是由Shore于1965年发明的,这种方法更容易碎石、取石并且易于胆道扩张与胆道冲洗,从而大大提高胆管结石治疗的效果,并且患者的术后残石率也有显著的降低。近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胆道镜也在原有基础之上不断创新提高,现在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越来越关注这一治疗方法。本文研究了术中应用胆道镜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以自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例,女32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52± 5)岁。以上所有患者均在术之前进行了CT检查和T管造影,并确诊为胆管结石。以上患者急诊手术的有19例,择期手术的患者有39例。以上58例患者在术前通过常规的造影检查,了解其胆道结石的分布情况。

1.2 方法

将以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胆道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术中于切开的胆总管和肝叶切除形成的肝断面的胆管的残端放进胆道镜;其中术后胆道镜患者21例,在术后拔除引流管的同时,立刻将胆道镜经窦道放进肝内胆管中。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其中通过胆总管切开取石的患者有16例,行肝切除的患者有12例。

1.3 疗效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残石率,将手术结果的优良率评出优、良、差三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组间的比较使用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

治疗组的患者术后优良率达到93.3%,术后产生残余结石的概率为15.7%,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3.2%;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是71.4%,术后产生残余结石的概率为40.2%,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28.0%。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3个指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并发症

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其中治疗组患者有1例产生并发症,发生率为3.3%,该患者在术后出现轻度的胆管炎。在常规手术患者中,有8例发生了并发症,发生率达28.6%。

2.3 术后残石率

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残石率,其中治疗组有6例患者产生术后残石,残石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产生残石,其发生率高达35.7%。通过比较以上两组患者的术后残石率,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残石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患者,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3 讨 论

近年,胆管结石发病率比较高,其特点是溶石困难并且排石不通,很容易造成胆管局部的狭窄以及胆汁淤滞和肝的纤维化,严重的患者甚至可以出现肝脓肿、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或肝硬化,如若迁延不愈则很可能发展至胆管癌[1]。目前,主要以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胆管结石。但是,传统的手术方法具有残余结石率高、再手术率高、结石不能取尽的缺点。研究表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胆管结石,其术后残石率达到了30%~35%。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胆道镜逐渐应用到胆管结石手术中,这种方法显著地降低了术后的残余结石率以及再手术的概率[2]。本文主要研究术中应用胆道镜对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效果的影响,治疗组的患者术后优良率达到93.3%,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是71.4%。

综上所述,术中应用胆道镜的方法比传统手术方法有更高的优良率和结石清除率,同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比较小[3],是肝内胆管结石术中的较好方法,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1] 车成文.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1,9(25):70-71.

[2] 李胜,刘文革.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治疗36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7):833-834.

[3] 郭平学,王铎,王惠民.胆道镜在急性重症胆管炎诊断中的引用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1551.

R575.6+2

B

1671-8194(2013)01-0163-02

猜你喜欢
石率优良率胆道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0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0:30
截石位上半身抬高角度影响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清石率
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mPCNL)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标准通道PCN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临床分析
关于对国内企业拟投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分析和研究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观察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