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旭燕
(株洲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湖南 株洲 412000)
急诊临床护理流程在急诊颅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向旭燕
(株洲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湖南 株洲 412000)
目的 探讨急诊临床护理流程在急诊颅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院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临床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各项护理指标得分综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取急诊临床护理流程对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
急诊临床护理;流程;急诊颅脑外科手术
急诊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危重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和预后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很大的伤害和影响。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是常见的急诊手术之一,目的是抢救危急颅脑损伤患者生命,及时纠正和保护其中枢神经系统,减少伤害,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生命和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1]。本文采取急诊临床护理流程对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与传统护理方式相比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于我院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已排除非手术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7例中,男性31例,女性6例;年龄9~78岁,平均年龄(42.6±10.5)岁;其中高血压脑出血4例,外伤性颅内血肿25例,动脉瘤破裂出血3例,小脑出血2例,其他类型损伤3例。观察组患者40例中,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7~82岁,平均年龄(43.7±11.4)岁;其中高血压脑出血5例,外伤性颅内血肿26例,动脉瘤破裂出血4例,小脑出血1例,其他类型损伤4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病程、身体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传统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被送到医院后,由家属办理住院手续;急诊护士通知医师,遵照医师嘱咐给予患者保持呼吸道畅通、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进行心电监护等常规措施;需要气管插管的患者,通知麻醉科人员到场;医师现场查看后开齿检验单,患者家属交费后,由家属陪同去做检查;检查完成后,护送患者返回急诊室,医师对检查结果进行初阅;医师初阅后,根据情况通知神经外科医师进行会诊;确认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后,进行备皮配血,将患者护送到手术室进行手术。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临床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护理,对传统护理方式流程进行优化,随时做好患者麻醉、手术的准备工作,具体措施为:患者送到医院后,马上送入抢救室抢救 (可后补办入院手续);入院即时通知医师,同时采取急救措施,保持呼吸道畅通、吸氧处理、建立静脉通路、进行心电监护、对外伤进行包扎,必要时马上麻醉、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医师查看后开绿色通道,直接检查(费用后补交);检查是由护士或医师陪同,并携带简易呼吸机补充氧气;检查后医师即时知道结果,马上通知神经外科医师,护送患者返回急诊室;与神经外科医师会诊,同时备皮配血,将患者护送到手术室进行手术。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加强医患沟通,让患者和家属对病情有合理的了解;让家属一起参与,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尽可能处于积极心态接受手术以及以良好心态面对术后治疗及恢复。
1.3 观察指标
对不同护理流程下,两组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和恢复效果进行评价,具体内容包括:患者急救时间(从进入医院到进行手术前的时间段);患者残废率;患者病死率等。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不同流程下患者护理及疗效情况分析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观察组采取急诊临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疗效显著,急救时间比对照组显著减少;患者恢复良好67.5%高于对照组48.6%;残废率10.0%低于对照组21.6;患者残废率32.5%明显低于对照组51.4%。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治疗效果对比
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患者一般为重型颅脑外伤,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和检测仪器的发展,手术环境得了到很好的保证,能够提高患者手术质量,如何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是医疗急救人员追求的目标[2]。急诊临床护理流程表面上看,需要各部门配合,扩大了参与急救人员的范围,实际上通过流程的开展,能够加强临床风险管理、目标管理和合理资源运用,真正达到更高效、及时救治患者的目标。同时也促进了循证护理模式的开展,是现代医学质量管理的真正价值之所在[3]。
急诊临床护理流程的实施,让医师、护士、医技人员和后勤人员抢救工作的配合更加合理,缩短了患者急救等待的时间。本流程由各相关部门或科室的医务人员共同参与,针对重型颅脑患者急救特点统筹制定出的高效快捷的急救路径,使患者的救治及时,避免了挂号、等待医嘱、等待麻醉交纳费用等所造成时间的浪费[4]。通过实际统计,抢救和检查及术前准备所用时间比以前明显缩短,做到了快捷、准确、全面。执行过程中护士根据流程主动、有计划性和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不再是被动地机械地等待和执行医师安排。这种护理流程能够培养护士的成就感和自律性,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同时患者及家属也因受到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精心护理,增强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能够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5]。在执行流程的过程中,面对出现的各种变异情况,采取冷静积极的应对措施,事后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查找原因,制订科学客观解决办法,不断地修改流程达到完善的目的[6]。
本研究显示,通过完善改进急诊临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护理效果,缩短急诊抢救时间,使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并为患者下一步的救治和恢复打下较好的基础。
[1] 刘国霞,张革联,杨立新.院前重型颅脑损伤113例急救方法与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9):53-54.
[2] 廖振南,张松,吴明伟,等.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部伤的临床救治[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14(4):242-243.
[3] 昊月风.循证护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2):189-190.
[4] 李秋平,李雪贞,潘美玉,等.应用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救的影响[J].吉林医学,2009,30(14):1396-1398.
[5] 刘淑珍,任坤兰,李夫艳.护理工作中易引起医疗纠纷的几个问题[J].临沂医专学报,2001,23(4):312-313.
[6] 姜宪辉,叶华,刘光颖.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9):121.
R473.6
B
1671-8194(2013)01-03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