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桂萍 郭爱国
【摘要】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实现高校育人的目标,从分析高校特色校园文化高层次、多内涵,多元化的特点,看其文化育人的作用。整合各种校园文化形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强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特点,建设校园“特色文化”的重要性,阐述建设高校校园“特色文化”的主要途径,以期为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园 特色文化 综合素质 道德文化 物质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a)-0015-02
“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积淀,是一个国家最鲜明的精神旗帜。”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社会文化,又高于社会文化,它一方面蕴含精神价值之魂,体现文化思想的根本;另一方面承载文化传播的基础,是文化之体,决定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高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系统,既有精神文化又有物质文化;既有学术文化又有道德文化;既有世界文化也有民族文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文化体系建设的载体,必须做好文化渗透性,从大学文化的继承、发展、引领等多角度加以探索和研究,实现高等文化育人的任务。
1 校园“特色文化”体系建设的意义
(1)校园特色文化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大学文化是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催化剂。而校园特色文化是学校在凝练和培养特色人才,明晰办学理念的过程中,注重在地方文化、行业文化及学校历史中汲取营养,自觉培育特色理念、办学品格、独特视觉的企业文化等特色文化。因此,大学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置身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其成长的影响力巨大,甚至胜于第一课堂的教育效果。“它可以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乃至理想和信念”。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浓郁热烈而又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和谐人文理念,优化育人环境,是高校文化建设的灵魂。
(2)校园特色文化是高校内在的“神”。“特色文化”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一个院校区别另一个院校的标志。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校园文化的学术性、实践性、物质性、精神性、趣味性等一套系统的文化体系,构成一所大学精神的特色精华灵。“特色文化”既有多元性和主导性,又有传承性与创新性;既有通俗文化的一面,又有高雅艺术品位;通常校园特色文化体系主要表现在:时代精神与学术文化的共融;时尚文化与高雅艺术共赏;实践创新与理论文化体育精神的共进,一套系统的校园特色文化体系构成一所大学的灵魂。
(3)校园特色文化是地方特色品牌的支柱。高校文化辐射地方的文化理念传承,大学必须做好自身特色文化经营与打造,从文化产业链条整体价值看,提升大学特色文化品牌对地方文化发展起到支撑作用,让大学特色文化成为城市文明建设,行业特色发展,人才质量培养的重要阵地,使校园特色文化成为大学精神的一张名片和一道文化育人的风景。不断地在生态循环的文明环境中,积极推动特色人才培育,使大学生成为特色思想、特色文化体系的核心,积极的为地方经济服务。
2 整合大学特色文化体系,凝练高校特色文化育人功能
高校特色文化中思想教育、时代精神成为引领大学文化的核心。校园文化活动中贯穿独特的价值观念、主体文化、生态文明等元素,都将成为构建文化育人的主要架构。提升办学理念、拓展办学特色、挖掘学术历史、凝练大学精神,在特有的文化思想领域中,找到文化特色的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匹配的元素,形成校园特色文化的核心。
道德文化是大学生成长的素质核心。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始终不渝地把德育文化建设放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首位,把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方针,作为高校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根本内容”道德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导向的作用。作为社会文化“亚文化”的校园文化,是在社会文化的土壤中培植起来的,但又高社会文化,属于“雅文化”。高校应该努力使“亚文化”真正成为“雅文化”,使之雅得文明,雅得高尚,同时又始终不偏离道德规范准则。牢牢把握校园道德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
学术文化是培养大学生成才的主要渠道。无庸置疑,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大学生,“这个主体是青年中的最有文化意识、学术知识的特殊社会群体,也是最活跃、最具有创造力,思想最解放、最先进的群体”。他们正处于开拓思路,汲取知识,培养技能的关键阶段。用知识和技能哺育学术,用先进的思想引导学生思潮是高等院校最重要的任务。对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掌握科学的方法具有促进性。我们对在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73.2%的学生认为大学的学术文化对学生的成才至关重要。有45.4%的学生认为应开展一些系统化的学术活动,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通过学术对话、专家报告、博士论坛、技能大赛等,具有学术交流性质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前沿科技发展动态及新思维,紧扣学术文化时代脉搏。教中学、设计生成的学术理念,形成研究学术、钻研创新的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是校园“特色文化”的主要功能。
实践文化是检验大学生技能的重要手段。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更好促进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使学生感知对知识的汲取渴求,进而调动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意识。如工科学生经常深入企业实习,社会实践,参与教师科研立项,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大学生实训科研体系,深入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实践活动与校园活动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实践文化注意要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开展,“使实践活动的内容要科学,要熔知识性、技能性、娱乐性及思想性于一体,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大学生受到感染、熏陶,充实其精神空间,同时锻炼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体会到“行胜于言”的深刻含义。
艺术文化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助推器。艺术文化是特色文化的闪光点,校园文化建设在构建高校特色文化体系中,应该使其活动制度化、正规化。如:设立校园文化艺术节、相声晚会、高雅音乐鉴赏等形式,使校园艺术文化活动专题化、规模化、常态化,丰富学生文化底蕴,从而提高学生文化品位。通过艺术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广泛兴趣,陶冶情操,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窗口。利用校园网络,BBS,宣传栏等营造浓厚的艺术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得到感染和熏陶,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3 高校特色主流文化思潮。推动育人培养特色
整合校园特色文化体系,形成特色校园文化的育人效益。如何把特色校园文化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且各有侧重形成高校的特色文化,对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如清华大学的严谨认真的学风和教风,北京大学的思想活跃,自由开放的校园风气,都是多种校园文化形式的不同结合和交互作用的结果。高等院校的校园特色文化是“校园内长期存在着的教育思想、管理制度、教学科研和课外活动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也是师生员工思想、行为、教风、学风等精神面貌综合反映”。它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是具体的也是系统的。在校园文化大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的、多姿多彩的整体。各个子系统的特点和个体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就形成了系统的文化特色整体,形成高校特色文化的灵魂。因此,我们必须将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建设的系统工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加强大学校园特色文化顶层设计,开辟多种路径,促使校园文化更有特色、有生命,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优越的特色文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