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南古傩舞社会功能的多元化*

2013-06-07 00:51黄午妍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县官信仰舞蹈

黄午妍

浦南古傩舞又称浦南“大神尪”,是我国傩舞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目前大陆地区仅存在漳州市芗成区浦南镇,相传从唐末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虽然类似的“神尪”在福州(称神将、塔骨)和台湾(称神将、大仙尪)也有,但是浦南古傩舞却是最具舞蹈特性,是闽台神尪文化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浦南古傩舞2005年被列入福建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1年5月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浦南古傩舞艺术特色

浦南古傩舞表演时称“跳尪”或“舞尪”,舞尪人的身体均罩着角色面具。舞蹈中的人物也叫“大尪”,最初只有七品县官和书童,后又加入大头娃娃、财神等。浦南古傩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傩舞最大区别就是,其面具的运用及制作是浦南古傩最具特色和价值的部分。面具的头部用整块木头雕刻(现改良为拓模)而成,装上帽子和须发。身躯使用竹条编成箩筐形,下部放空,在距竹筐顶部约30厘米处固定两根竹子,竹子的间距为可容一个人头部钻过,以便把箩筐扛在肩上。双手从旁伸出方便握住诸如扇、招板之类的道具。最后在箩筐外罩上不同角色的衣服,衣服的前胸用一块透明的薄布料(现改良为塑料薄膜)拼接,舞尪人在里面可以看清外面的情况。制作完成的面具高约200厘米,舞傩之人穿戴后可高达260厘米,异常高大(如图1)。

图1 浦南镇文化站提供

浦南古傩舞的步法比较简单,表演自由随意,舞尪人多在遵循一定的鼓点基础之上即兴表演。因面具是罩在艺人身上,手臂的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舞尪艺人的动作幅度不能太大,动作主要集中在身体的腰部和腿部。如七品县官和财神的舞步以前进步、后退步、十字步、方步为主,塑造七品县官和财神的威严;书童主要以吸跳步、抬跳步、顺拐步为主,凸显书童的活泼;大头娃娃则以大幅度的位置变化为主,配以窜、跳等动作穿行在七品县官、书童、财神之间。舞尪艺人踩着鼓点舞动行走,东倒西歪,时快时慢,做出各种滑稽动作,书童和大头娃娃顽皮可爱、诙谐滑稽,而七品县官、财神等则憨态可掬。

浦南古傩舞是2004年漳州文化局和出版局在一次民族民间文化重点项目普查中发现的,因相关的文献记载和考古物证缺失使得浦南古傩舞的研究较为困难。浦南古傩舞的社会功能研究对浦南古傩舞的发展与传承有着密切的关联,功能的变化势必影响浦南古傩舞的发展方向、传承的方式及保护政策的制定,因此研究和关注浦南古傩舞社会功能的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浦南古傩舞的社会功能的多元化

(一)传统社会功能

1.“出巡舞尪”为驱鬼逐役、酬神纳吉。

在人类历史上,以舞驱鬼的行为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代《周礼·夏官》中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事难(傩),以索室驱疫。”[1]12“方相氏”也因此被看做是“跳傩”第一人,“方相氏”是人世与灵界之间沟通的中介,即通常称为“巫师”的角色,为了区别“巫师”与普通百姓,突出“巫师”能与神灵交流的能力,“巫师”戴上各式面具“以人扮鬼神,使鬼神信仰中一切超验、无形的神灵得以巨象化”[1]40。在生产力欠发达、人们对自然客观世界认识有限的时代,“驱鬼逐役”成为百姓的日常所需,这是所有傩文化的共性特征。浦南镇流传的关于两尊“大尪”(七品县官和书童)的传说中明确提到创制“大尪”的缘由就是吓走妖怪:“相传唐朝末年,有一位七品县官途经浦南到松州大庙,正逢妖怪在浦南作恶,这些妖怪一见到七品县官便吓得落荒而逃。不久妖怪又来危害浦南,但七品县官已离开浦南,无法请他回来驱鬼,而百姓穿官服扮演官员又是违法行为,正当人们一筹莫展之际,定居于浦南的随陈元光开漳的将领后人,将家乡木头面具的做法传授给当地人。当地百姓用木头雕出那个吓走妖怪的七品县官的头像,用竹条编出身躯,并穿上官服,称作‘大尪’,后来,又根据七品县官的书童(一说师爷)的形象做了另一尊‘大尪’。百姓们发现这两尊‘大尪’所到之处妖怪就不敢出现。因此逢年过节或天年不顺,当地百姓便带‘大尪’出巡,以求风调雨顺,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习俗。……抗日战争期间,浦南镇周边地区出现瘟疫,……浦南的百姓夜夜与‘大尪’一起巡夜,燃放鞭炮,因此浦南没有发现瘟疫,之后许多乡镇纷纷邀请“大尪”前去驱魔逐役,浦南‘大尪’一时名声大噪。”[2]可见,浦南古傩舞的创制目的非常明确而原始,是当时人们无法征服自然的一种心理补偿,通过这样的舞蹈,人们从心理上认为瘟疫、病痛的作乱者被消除。因此,“驱鬼逐役、酬神纳吉”是浦南古傩舞最原始、最主要的社会功能。

在浦南镇,“闹热日”的时间是固定的,每年只有一次,人们需要“闹热日”外也能出巡驱鬼逐役的神明,而浦南古傩舞的两尊“大尪”就具备除了参与“闹热日”的巡游活动外还在逢年过节或天年不顺时单独“出巡”的功能。时间不固定,单独“出巡”的目的相当明确,即驱鬼逐役、酬神纳吉。在已知的相似类型其他神尪文化(福州的塔骨、台湾的神将、仙尪)中,神将一般都不能单独出巡进行驱鬼的活动,一定是和游行的队伍一起巡游。浦南镇“闹热日”游行队伍中的其他诸神也是不会单独出巡的,这也充分说明“驱鬼逐役、酬神纳吉”是浦南古傩舞的主要社会功能,这一功能与我国傩文化的主要内涵相同。

2.浦南古傩舞是浦南镇民俗信仰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浦南古傩舞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传统的“闹热日”上出现。“闹热日”是浦南镇的人们为了祭祀关帝和朱王爷,驱鬼逐疫、庆祝五谷丰登而进行的游神活动,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民俗活动。“闹热日”这天全镇的人们都会参与祭祀诸神,随着古傩舞的日渐闻名,还有很多从外地赶来观摩的旅游者,使得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活动过程为:先把供奉在当地的关帝庙、王爷庙中的诸神请出,列队进行祭拜;接着诸神巡街,古傩舞者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继而是土地公、观音、镇南王、王爷、关帝的神像,巡街的队伍锣鼓齐鸣,同时还有龙队、狮队、担金枣(当地民间舞)、落地扫(歌仔戏前身)、跑马阵,还有现代的秧歌队、管乐队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参与其中,异常热闹;而后若干强壮男青年抬着关帝神像沿街快速奔跑,围观百姓也随之奔跑、欢呼,气势宏大;最后祭拜诸神像,把诸神像请回主庙。

浦南古傩舞主要涉及游行活动中的“巡街”环节,舞尪者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意为驱除妖魔,为诸神“开路”,称“神开鬼没”,舞尪艺人在游神队伍中随着锣鼓乐队的鼓点或走或跳,风趣诙谐。可见浦南古傩舞在浦南镇关帝信仰仪式游神中起着为诸神“开路”的重要作用,是仪式中富有特色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强化浦南镇民俗信仰的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两尊大尪正如“方相氏”一样,是能与神明进行沟通的“巫师”,浦南古傩舞在产生之初应是单独进行傩事活动的。两尊“大尪”参与的“闹热日”是祭祀关帝、王爷的民俗活动,而关帝信仰传入福建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依据《福建民间信仰源流》中的描述,“闽中有记载的第一座关帝庙是东山关帝庙,建于明初”[3]。东山、浦南同属漳州辖区,而浦南镇流传的关于两尊“大尪”的传说中提到的产生年代为唐代。因此浦南古傩舞是在关帝信仰形成之前就存在的,并且单独进行傩事活动,在人们信奉关帝之后才与当地其他民间艺术形式(诸如担金枣、落地扫、跑马阵等)逐渐被纳入祭祀关帝、王爷民俗活动“巡街”的队伍,又因“大尪”本就有“驱鬼逐役”的功能,于是被安排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为诸神“开路”。浦南古傩舞的两大传统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浦南镇的人们对本地民俗信仰的神圣感和神秘感,满足了人们敬神、娱神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科学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受到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各种各样的文化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浦南古傩舞社会功能呈现多元化是必然结果。浦南古傩舞的传统社会功能正发生变化,以驱鬼逐役、酬神纳吉为主导的功能逐渐弱化,“跳尪”、“舞尪”的表演娱乐功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除了传统的“闹热日”,浦南古傩舞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商业庆典、艺术舞台上,日渐呈现民间民俗走向舞台表演、乡村走向城市的发展趋势,这将进一步削弱浦南古傩舞的本质功能。

(二)娱乐功能的日益凸显

浦南古傩舞虽然不像我国傩文化中的傩戏那样有明确的剧目或故事内容,但“傩舞表演是作为傩仪和傩戏的中间形式而进行的,尤其当傩事活动处于四处游走状态时,舞的意义就更为突出”[1]60。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浦南古傩舞是以通神灵、驱鬼逐役为主,娱神、娱人功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提升和科学的快速发展,许多自然界的奇怪现象得以解释、疑难杂症得以攻克,人们对民俗信仰的认识和态度也在发生着改变,对神明的敬畏也逐渐消失,浦南古傩舞娱神、娱人的功能就日益凸显。

浦南古傩舞的外形及表演内容具有表演性、娱乐性。从外形上看,大尪“身材”异常高大,衣着鲜艳,表情憨厚滑稽;以行、跳为舞蹈元素,音乐欢快、活泼,表演风趣、诙谐,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人们在古傩舞驱鬼逐役、酬神纳吉的同时越来越多地把“驱鬼舞蹈”当做娱乐的节目加以欣赏,现在大多数人在“闹热日”看古傩舞的表演更多是因为古傩那异常高大的面具和诙谐的舞蹈形象,在欣赏这古朴的舞蹈中得到情感的释放与心情的愉悦。古傩舞在“闹热日”之外的表演已经让人们完全忘记了古傩舞“驱鬼”的作用,每次古傩舞的表演都人山人海,2012年的“闹热日”在表演现场观看的人群中竟有人忍不住跑出来抱着(交谊舞状)“七品县官”等大尪合着鼓点舞起来。把浦南古傩舞作为自娱的手段是人们所需求的形式,是对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基于这样的需求将浦南古傩舞加工、改编成自娱或健身形态的舞蹈也有益于闽台神尪文化传承的多样化。

(三)表演舞蹈化、舞台化

从我国民间舞蹈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民间舞蹈总是伴随着当地的一些特有民俗而产生、发展的。民间舞蹈除了具备某些信仰功能外,自身突出的娱乐性与观赏性正是人们喜爱民间舞蹈的主要原因。如藏族、蒙古族、苗族等民族的萨满舞,既体现该民族对萨满的虔诚信仰,又让人们在动律中感受萨满舞的独特舞蹈语言。浦南古傩舞是浦南镇人们对当地民俗信仰的产物,体现人们的信仰和精神寄托,更由于它表演形式和造型的独特性使得它的表演性和观赏性日益突出。2004年浦南古傩重新发掘以后,随着它传统社会功能的削弱,浦南古傩舞的表演自然趋于舞蹈化、舞台化。

实际上单从表演场地上的变化来看,浦南古傩舞2005年就已经登上了表演性的舞台,那时舞台上的舞蹈仍是比较原始古朴的,步法简单、多为单一动作的重复。随着舞尪队伍的年轻化,年轻的舞尪艺人大多接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易于接纳现代文化和其他艺术形式,使得浦南古傩舞慢慢有了一些变化:舞蹈步法不断创新,更为多样,时下流行的街舞步法也被年轻舞尪艺人加入;不断创新腰部的动作,特别是大头娃娃动作及舞姿趋于多样;表演中开始注重与观众的交流;不管是跳尪的艺人还是音乐伴奏人员,整个舞尪队伍统一了服装;角色由发现之初的两尊逐渐增加到六尊;表演时舞台感增强,更讲究舞台构图的多样和舞台调度的流畅变化;大头娃娃与各角色之间的配合更为默契,使得表演效果更诙谐有趣。此外,漳州市文化馆和一些艺术团体也积极参与浦南古傩舞的整理与创作,使得浦南古傩舞不断向舞蹈化、舞台化发展。

(四)商业庆典演出增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2004年浦南古傩舞的两尊大尪被发掘至今,浦南古傩舞已经参加了许多商业性质的庆典演出。比较重大的有2005年9月厦门市中秋演出;2010年6月至7月上海世博会“福建园”参与演出受到大众的关注;2010年11月18日第二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暨第十二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演出等,还有一些是企业、商铺的开业或庆典时也会邀请大尪进行表演助兴。其实在同类文化中,台湾地区的神将、仙尪也常常被邀请参与一些商业庆典,诸如台湾地区领导人竞选、台北电视艺术节等,有的还漂洋过海被大陆地区邀请,如晋江世界鞋博会、海峡论坛等,2012年5月在厦门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上来自金门县的几尊神将和电音三太子的表演让人们大开眼界。

浦南古傩舞这一社会功能既是为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产生,也是其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商业庆典演出为浦南古傩舞走出浦南这一有限地域向更多更广地域、更多的人们展示自己提供了平台,人们有机会在不同的场合一睹古傩舞的风采。同时商业庆典演出使舞尪队有了一定的收入,舞尪队有资金对艺人进行培训和更新面具;增加了舞尪艺人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舞尪艺人家庭的经济状况。

浦南古傩舞传统社会功能是其基本的日常存在模式,娱乐及其他多元功能则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的附加功能,两者的结合使浦南古傩舞既保持了它内在生命的原生价值,又体现了艺术娱乐的功能,从而体现其宗教性与艺术性的融合。浦南古傩舞社会功能的多元化是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体现,同时浦南古傩舞社会功能的多元化也是舞尪艺人和相关职能部门乐见的,这有助于浦南古傩舞的发展和传承。

[1]陈跃红,徐新建,钱荫榆.中国傩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漳市州芗城区办公室.漳州市芗城区古傩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项目申请书[R].2007:3.

[3]徐晓望.福建民间信仰源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404.

猜你喜欢
县官信仰舞蹈
缩写《聪明的县官》
县官断案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论信仰
铁的信仰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