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云松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磁共振室,云南 昆明 650011
常规磁共振对127例肩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评价
封云松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磁共振室,云南 昆明 650011
目的:探讨常规核磁共振对肩关节损伤的扫描序列、参数及定位,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观察127例肩关节损伤的患者,采用GE1.5Tsigna磁共振扫描机,扫描的位置选择轴位、斜冠状位、斜矢状位进行采集,以FSE、STIR为扫描的序列,所有患者的扫描图像进行统一的分析处理,分析结果。结果:127个序列磁共振扫描图像中优占89.76%(114/127),图像较差的比率为1.57%(2/127);其中有69例肩袖部分撕裂,磁共振图像表现为局部高信号且累及肌腱关节面;28例磁共振显示完全撕裂,表现为高信号贯穿肌腱全层,肌腱不连续,断端回缩松弛,三角肌下脂肪线消失。结论:常规磁共振可以准确地显示肩关节损伤的组织病理发展过程,从而为临床上的诊断提供了图像参考依据。
常规磁共振;肩关节损伤;扫描图像;扫描序列
磁共振检测仪器出现以前,诊断肩关节损伤的传统方法为X线,可以直接显示患处骨质受损情况、肱骨头脱位、骨折等[1],但是软组织、软骨、肩袖及韧带等的结构性损伤无法直接显示,因此在肩关节损伤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磁共振可以得到较好的软组织的对比度,可以多平面成像,清晰显示患处关节囊、囊内结构以及肩袖等重要组织的解剖形态[2]。肩关节损伤多表现为疼痛及严重的功能障碍。对入院的127例肩关节损伤的患者,均采用磁共振扫描,对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增强对肩关节结构异常变化的认识,提高磁共振对肩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检查的127例肩关节损伤的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67例,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52.1±7.9)岁。由外伤引起疼痛的患者30例,无明确原因肩关节疼痛的患者97例。采用磁共振扫描图像进行损伤部分观察,对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GE1.5Tsigna磁共振扫描机,患者仰卧位进入,患侧肩关节尽可能靠近扫描床的中线位置,双肩放松,手臂微外旋置于身体的两侧,线圈中心对准肱骨头处,扫描中心对准线圈中心。采用常规的FSE、STIR及FIR加脂肪抑制序列进行常规轴位、斜冠状位(切面与冈上肌腱平行)、斜矢状位(平行于关节盂平面垂直于冈上肌肌腱)扫描[3]。三维定位分两次进行定位,第一次大FOV,400~480mm,扫描中心对准肱骨头,第二次小FOV,200~240mm。轴位取三维立体定位像的冠状像,斜冠状位取轴位像进行定位,扫描层面与冈上肌长轴平行,中心线对冈上肌肌腱中心,扫描范围锁骨外侧段至肩峰;斜矢状位取轴位像定位,扫描层面垂直于冈上肌长轴,扫描范围肱骨头及关节盂[4]。
1.3 扫描序列及参数的选择 常规磁共振扫描序列及参数结果见表1。
1.4 扫描图像分析标准 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影像分析,观察肩关节肌腱、滑囊等组织的情况,根据USA加州洛杉矶大学肩关节评分标准[5]:优:各肌腱、肌腹形态、轮廓、信号、肩峰下滑囊脂肪显示清晰,无伪影;良:各肌腱、肌腹形态、轮廓、信号、滑囊均有显示,略有伪影,不影响诊断。完全撕裂诊断标准:患者肌腱连续性中断,呈不规则形态,肌肉萎缩,断端回缩,肌腱内信号增加,肩峰-三角肌下滑囊周围脂肪层表现出信号中断或消失。
表1 肩关节常规磁共振扫描序列及参数(1.5T)
127个序列磁共振扫描图像中优占89.76%(114/127),图像较差的比率为1.57%(2/127);肩袖不完全撕裂69例(69/127)54.33%,肩袖完全撕裂(28/127)22.05%,其他(30/127)23.62%。12例患者呈肩峰下模糊,关节囊中有积液,10例肱骨大结节骨折,8例骨损伤,图像显示T2W1及压脂T2W1呈片状高信号。
肩关节损伤主要包括肩关节外伤以及退变所导致的慢性损伤[6],主要表现为肩袖损伤,肩袖是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一个重要结构,它是由四个肌腱紧密相连组成,上面冈上肌腱、后面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前面肩胛下肌腱。这些肌腱包绕肱骨头,类似“袖口”,故名肩袖,在人体骨骼中起到稳定肱骨头及肩关节的作用,肩袖病变包括肌腱炎症伴有或不伴有钙化的退行性改变、肌腱撕裂、出血,临床上表现为颈肩部夜间疼痛和患肢高举时疼痛表现明显,这也是肩部损伤的病理学表现形式。
肩袖部分撕裂磁共振图像表现为局部高信号且累及肌腱关节面;磁共振显示完全撕裂,表现为高信号贯穿肌腱全层,肌腱不连续,断端回缩松弛,三角肌下脂肪线消失,在肩袖的各个结构中,冈上肌腱位于肱骨头和肩峰之间,冈上肌腱于外展60-120°时可以从肩峰和肱骨头之间穿过[7],冈上肌可在肱骨头上方和肩峰下方之间的间隙自由滑动。因此,当肩关节出现疼痛是,上述结构出现病变,肩峰骨质增生骨赘形成,囊积液引起冈上肌出口狭窄,从而压迫冈上肌腱,引起相应的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
肩关节正常的磁共振表现为:肩袖在斜矢状位及斜冠状位显示最佳,肩峰的水平轴以及冈上肌腱(厚度10mm),呈现尖端变细的圆锥形,肌腹信号中等,肌腱信号较低。肩胛下肌腱在肩胛骨前面附着于肱骨小结节的前部[8]。肩关节滑膜囊较多,肩峰下和三角肌滑膜囊被隔膜分开,与肩关节腔相互不通。肩关节损伤的磁共振表现为:肩袖损伤主要是冈上肌腱损伤,冈上肌腱完全撕裂,肌腱的连续性中断,断段退缩,形态发生改变,撕裂出的肉芽组织T1WI、T2W I等均呈现高信号,伴有冈下肌、肩胛下肌不完全撕裂边界模糊信号。肩关节退行性病变所导致肩袖损伤,其发生率与年龄成正相关性,变性肩袖的腱性部分有明显的细胞凋亡,肩袖撕裂的症状与肩峰撞击综合征类似,关节腔内有积液,滑液被挤压进入损伤组织,局部形成囊肿呈长T1、T2高信号,同时腱鞘囊肿使肩胛上神经通过关节盂时被卡压,导致冈下肌的功能障碍[9]。
本文通过磁共振诊断,结果显示其中有69例肩袖部分撕裂,磁共振图像表现为局部高信号且累及肌腱关节面;28例磁共振显示完全撕裂,表现为肌腱全层贯穿高信号,不连续肌腱,断端回缩松弛,三角肌下脂肪线消失,肩峰下结构模糊、关节囊积液12例,T2W1及压脂T2W1呈片状高信号。肩关节MIR诊断肩关节损伤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肌腱炎的病理改变相当于Zlaikin1级,指肌腱连续性完整,表现为肌腱内信号异常,Zlaikin2级指肌腱形态异常,肌腱变薄,连续性存在,对于1、2级患者,单纯按照肌腱炎诊断,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常规磁共振检查可以对肩关节损伤进行较为准确的显示与评估,从而提高术前诊断率,为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郑艳,章士正.MRI在肩关节疼痛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7,9(2):117-119.
[2]刘凤霞,张岗,刘兴华.低场强MRI肩关节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106-108.
[3]靳二虎,蒋涛,张辉.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入门[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1):364.
[4]刘山.肩关节MRI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0):178-180.
[5]Ellman H,Hanker G,Bayer M.Repair of the rotator cuff:end resu lt stud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reconstruction[J].Bone Joint Surg(Am),1998,68(8):136-144.
[6]瞿楠,姚伟武,杨世勋等.肩关节损伤的MR影像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236-242.
[7]张雪林.影像断层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90-491.
[8]邓日全,汤剑仁,黄细.低场磁共振对肩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0,20(1):183-185.
[9]刘新球,王海军.肩关节磁共振扫描技术的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7):64-65.
R658.2
A
1007-8517(2013)23-0090-02
2013.10.30)
封云松,男,1972年3月出生,汉族,云南昆明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骨与关节影像诊断,E-maiL:linhui6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