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纺织染整技术发展报告

2013-05-31 06:00福建省纺织工程学会
海峡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福建省

福建省纺织工程学会

[摘要]该文阐述了国内纺织印染技术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中的现状,综述了我省纺织印染技术的发展趋势、已取得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福建省发展纺织印染行业的总体目标,明确指出了福建省纺织印染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要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和国内竞争,进一步扩大我省纺织产品在交通、新能源、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从而促进我省纺织印染的跨越发展。

[关键词]纺织染整 发展报告 福建省

0 引言

我国是纺织品服装生产大国,纺织印染加工在整个纺织服装生产链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丰富的原料和巨大的消费市场。随着经济区域化、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加剧,世界纺织工业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逐步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集中发展增长潜力大、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的产品。纺织印染作为高技术含量产业,是发达国家不肯轻易放弃的领域之一,因而印染行业的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将更加激烈,其国际竞争能力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

1 我国染整技术发展现状

1.1染整工艺领域的研究进展

生物酶的应用:随着生物化学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绿色环保生态的染整加工技术,生物酶前处理工艺已成为纺织品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已开发了生物化学联合退煮漂一浴一步法温和前处理工艺、生物酶抛光整理、用于羊毛防缩处理及蚕丝脱胶的蛋白酶、过氧化氢分解酶在前处理精练过程中应用。

冷轧堆染色工艺的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发冷轧堆染色(CPB)工艺以来,该工艺在不断改进,随着小批量、多品种及快交货的市场要求,冷轧堆染色越来越受到人们到青睐。近年来冷轧堆染色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针对冷轧堆染色开发了专用设备、染料及染色方法,如:计量泵的开发、实验室微波固色法、固色碱的开发等。

棉织物的低温漂白工艺:棉织物传统的漂白工艺主要有两类,即次氯酸钠低温漂白和双氧水高温漂白。但前者由于不环保,现在已基本不用;后者需在高温下漂白,存在纤维损伤大,白度不均匀等问题。棉织物的低温漂白工艺,是指能够在较低温度(50℃~70℃)下处理棉、麻、羊毛等天然纤维及其混纺交织产品,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白度,显著降低纤维的损伤,特别适合对温度和pH敏感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漂白。其关键是低温漂白活化剂的研制,该活化剂能降低双氧水的活化能,提高双氧水有效分解率,从而减少漂白剂的用量,节省能源。

1.2印染设各领域的研究进展

电子计算机在染整(设备)上的应用:目前,国内已开发染整生产的颜色质量控制技术和生产染料自动计量系统,该项技术及系统是针对颜色再生产从定性到定量管理而设计的,主要由电脑测色配色系统、化验室自动配液系统、染料计量系统和颜色检测系统组成。整个系统可以相继完成颜色的测量、参考染料处方、自动配置溶液、高精度称量染料配方等功能。

低浴比染色设备:国内染色机生产企业从节能减排的目标出发,对溢喷染色机不断进行改进,推出了各种超低浴比(1:4.5)染色机,但从目前以染液牵引织物循环的结构形式来看,在实际生产中还很难达到。国内已开发了浴比在1:5以下的常温染色机、高温染色机、气流染色机等染色设备,与进口设备相比,存在稳定性差、能耗高、自动化程度低、跑冒滴漏等问题。

冷转移印花机:冷转移印花机生产的面料手感如初、色彩绚丽、图案丰满、立体感强,而且色牢度可达到4级以上。可节省染料用量40%,节约用水量2/3,并使排放水回收率达90%,节省能源65%。

数码印花:从生产过程可分为数码转移印花和数码喷墨印花。国内的数码印花,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第一代的简易数码印花机,第二代的导带式数码印花机,第三代的高速数码印花机,到现在的第四代数码印花机,数码印花的速度已经从第一代的2m2/h,提高到第四代的400m2/h。

印染在线检测及数字化技术:生产线的在线监测与控制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在关键机台、工艺点上,实施工艺参数在线监测与控制,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使产品质量稳定,获得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目前,在线监测的项目有碱浓度检测及自动加碱系统、pH在线检测系统、门幅在线检测控制装置、预缩率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布面湿度在线检测控制,色差在线检测控制等。德国门富士公司、杭州开源电脑公司、常州宏大数控公司、西安德高印染自动化工程公司均有生产。这些在线监测设备,可实时控制工艺参数,可成倍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

1.3染整助剂领域的研究进展

生物酶制剂:目前在纺织印染中已应用广泛,已在纤维改性,真丝脱胶,原麻(苎麻、亚麻、红麻)脱胶,染整的退浆、精练、整理和净洗加工,纺织印染的废水处理以及印花后处理等方面有所应用。生物酶技术在改进染整加工工艺、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和开发新型原料的产品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印染助剂:国产助剂与进口助剂存在明显差异,如高渗透剂、高效乳化剂、高效洗涤剂、防黄变助剂、酶制剂尤其是新一代酶制剂等:还有用于染色织物后整理,提高产品功能性的助剂:三防(防水、防油、防污)整理剂、易去污整理剂、耐久性抗静电剂、杀菌整理剂、耐久性阻燃剂、防紫外线整理剂等。这些产品所对应的国产助剂很少,性能也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主要依赖进口。进口产品与国产产品相比虽然价位高、供货效率低、付款方式不灵活,但性能好且可靠、产品质量可信度高。

1.4新纤维染整加工研究进展

多组分纤维面料:多组分纤维面料开发日新月异,其染整加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当前多种纤维面料织物主要有以下几类:(1)以涤纶为主的复合弹力织物,主要品种有涤/粘/氨、涤/棉/粘、涤/麻/粘、涤/锦/氨、涤/丝/氨、涤/Tencel等面料;(2)以天然纤维为主的复合织物,主要品种有锦/粘、棉/粘、毛/麻/粘、棉粘/腈/氨、丝/Tencel等品种;(3)以功能性纤维为主的复合织物,如高吸湿纤维、导电纤维、抗菌消臭纤维、调温纤维、防紫外线纤维、阻燃纤维、芳香纤维、变色纤维等,这些纤维与常规纤维复合可以开发更多品种。多元纤维混纺、交织、复合是今后纺织品市场的主导产品和重要的发展趋势。

功能性纤维的开发。近年来,我国先后开发了抗菌纤维、抗紫外纤维、阻燃纤维、抗静电纤维、远红外纤维等功能性纤维,相应印染企业进行功能性纤维的染整加工技术研发。

1.5染整加工节能减排研究进展

印染行业是我国纺织工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纺纱织造、提升服装及家用纺织品档次和附加值的关键行业,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纺织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多的矛盾日益显现。

1.5.1印染行业的能耗及污染物排放现状

据对有关印染厂的调查。目前印染产品加工过程的能耗大致如表1所示。

纺织印染行业排放的印染废水是我国工业系统中重点污染源之一。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等含量高(COD、BOD值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由于纺织产品种类多样化、更新加快。纺织行业应用新原料、新助剂开发了许多新产品,使纺织工业废水成分更为复杂,处理更为困难。目前,印染机织布每百米的耗水量在2—4.5吨,印染针织布每吨产品水耗在150—230吨。相当部分的企业单位产量的水耗量高于国家规定的水定额。

1.5.2无水、少水印染加工技术

涂料染色:采用超细涂料着色剂和纳米级无甲醛涂料染色粘合剂,通过浸轧、烘干、焙烘即得成品。与传统染料染色相比,节省了显色、固色、皂洗、水洗等多步工序,大幅度减少了水电汽的消耗,降低了染色废水的排放,而且用特柔型粘合剂改善了手感,提高了粘合牢度,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染色新工艺。该工艺节能节水,缩短工艺流程,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与活性染料相比,每百米节水1吨左右,总成本百米节约15元。

阳离子化改性冷轧堆染色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固色率和染料的利用率,降低染色废水的色度和生物耗氧量,减少水洗用水量。同时由于采用冷轧堆阳离子化改性技术和冷轧堆无盐染色技术,该工艺还节约了大量能源,起到节能、降耗、减排三大作用,是一项提高染料利用率,降低污水色度,减少水洗用水量的新工艺。

泡沫整理:泡沫整理是典型的低给液节能型染整技术.完全符合绿色染整的发展方向。泡沫整理可用于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等各个工序,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后整理领域,与常规的浸轧法相比较,泡沫染色更加节能。

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一项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它包括选择清洁原材料、能源、无(少)污染的替代品和清洁工艺、设备强化生产技术管理和结合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排放物。为此,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无论对环境保护还是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推进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提高印染产品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各省相应出台《印染行业准入条件》和《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2 染整技术发展趋势

2.1染整技术基础研究的主要走向

以生态环保理念发展印染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印染是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印染用水量占全部纺织工业用水的80%。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印染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包括:印染加工过程中推荐采用的清洁生产工艺、废水治理和污染防治措施;规定所有印染废水要实现达标排放;取缔和淘汰技术设备落后、污染严重及无法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小型印染企业;对印染企业集中的地区,鼓励实行专业化集中治理。

绿色染色技术是今后纺织品染色重点发展方向。绿色染色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应用无害染料和助剂,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工艺对纺织品进行染色加工,染色用水量少,染色后排放的有色污水量少且易净化处理,耗能低,染色产品是“绿色”或“生态纺织品”。积极开发非水、少水染色,节能染色,增溶染色,新型涂料染色,短流程、多效应染整,计算机应用和受控染色等。

2.2染整技术全方位研究

进一步深入和扩大超声波进行前处理技术应用。印染行业大量的污水来源前处理,需要加强超声波在前处理设备应用,减少染料、化学助剂和水的用量,增强水洗效果,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污水排放。

加强生物酶在机织物连续式前处理应用:随着生物化学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绿色环保生态的染整加工技术,生物酶前处理工艺已成为纺织品重要的发展方向,重点研究生物酶技术在机织物连续式前处理的应用。

加强针织物染整技术研究:重点研究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平幅前处理、平幅冷轧堆染色、转移印花。

加强染整新工艺研究:重点研究湿短蒸染色工艺、泡沫染色工艺、泡沫整理工艺、纱线涂料染色工艺、气流染色工艺。

加强功能性纺织品开发:重点开发在极端条件下防护等功能性后整理技术。

加强植物染料开发:重点开发植物染料的提取及在纤维素植物的染色、印花。

加强产业用纺织品染整加工技术的研究:加快非织造、织造布染整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重点研究开发抗酒精、防渗漏、阻燃、抗菌、防辐射、耐酸碱等长效功能性整理和多功能复合整理技术。重点开发汽车等交通工具用纺织品,防弹防刺面料等安全防护面料。

2.3加快提升染整机械先进制连技术水平

国内印染业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在产品质量如疵点、色差、尺寸稳定性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但存在着跑、冒、滴、漏现象,稳定性、手感和功能性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为此,需要加快提升染整机械先进制造技术水平。3我省纺织印染业已取得的成就

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在国家、省、市的指导和支持下,我省纺织印染业取得以下突出成就: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1年,福建省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000多家,职工82万多人,完成工业总产值3325.37亿元,增长31.3%;产品产销率保持在97%。全省化纤产能280万吨以上,排全国第四位;棉纺纱锭650万锭左右,纱线产能350万吨以上,居全国第六位;坯布能力25亿米左右,居全国第八位;纬编针织产能100万吨左右,经编产能50万吨以上,居全国第五位,机织和针织面料的染整能力分别为40亿米和100万吨以上,产值可达到500亿元,居全国第五位;服装产能位居全国第五位。

全行业60%的企业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30%化纤装备、15%棉纺装备、20%印染装备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培育了一批具有我省特色的休闲男装、正装、羽绒、童装等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装品牌。七匹狼休闲装、柒牌西服、九牧王裤子、才子衬衫、佳丽斯床上用品等18项品牌获“中国名牌”。获“中国驰名”商标45项(其中国家工商局认定15项),“福建名牌”137项,“福建著名商标”169项。

3.1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我省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区域经济形成的特色已在全国形成影响效应。近两年已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纺织产业基地市和特色城镇的有:晋江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石狮市——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石狮市蚶江镇——中国西裤名镇;石狮灵秀镇一中国休闲服装名城;晋江深沪镇——中国内衣名镇;晋江英林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长乐——中国纺织基地市。12个以西服、运动服装、内衣、休闲装、童装以及织造、辅料等特色名镇。石狮服装城已具备较强的服装交易功能。2011年,福建三明尤溪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中国革基布名城,年产革基布近10亿米,福建三明永安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中国新兴产业基地市,年产工业用布上亿米。

泉州纺织产业集群是国内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之一。休闲装、茄克装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4强,运动装、童装、内衣出口在全国占主导地位。石狮“中国休闲服装名城”和晋江“全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的声誉伴随着“闽派”服装的市场开拓已名扬国内外。石狮已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最著名的服装及原材料集散地之一,长乐纺织产业集群中,以工业区为载体的印染、棉纺、化纤产业板块已渐成规模,该集群有着较强的棉纺经编业和化纤业,化纤年产能120多万吨,占全省30%;棉纺纱锭600万锭,年产纱线100万吨,是全省最大的纺纱基地和全国三个百万纱锭区域之一;经编年产量达到30万吨,是全国三个经编面料重点区域之一,经编面料占据全国1/5的市场份额,其价格左右着内地的市场价格;兴建中的金峰纺织城是中国东南最大的棉纺和经编面料集散市场。

厦门的女装和化纤及莆田、三明永安、南平延平、南平邵武、龙岩长汀等地的针纺织、印染、产业和家用纺织品也形成了一定的区域特色和规模。纺织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区的拓展和升级已在福建全面协调展开。

长乐纺织企业通过集中采购、协商定价、原料本地消化等措施,集群内的企业生产成本要比集群外企业降低5%。10%。

3.2重点、骨干企业不断做强做大、品牌建设成效突出

全省被授予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的有晋江、长乐、永安等3个“中国纺织基地市”;石狮“休闲服装名城”、石狮丰泽“童装名城”、尤溪“革基布名城”;以西裤、运动服装、内衣、休闲装、童装、织造、经编、花边、辅料等的12个“特色名镇”。全省纺织服装品牌建设力度加大,培育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化纤、纱线、面料以及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品牌,部分企业已从加工制造向产品设计和创意转型,初步在特色集群地区形成了一批设计创意园区,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产品内销和出口加工中,一批化纤、纱线、面料、辅料等中间产品的品牌价值得到市场认可。

3.3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取得新进展

纺织业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能源、水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差别化直纺和新型纺丝冷却技术在化纤行业普遍应用;高效短流程印染前处理技术在机织物、针织物上得到推广;废水余热回收、中水回用、丝光淡碱回收、少水一浴染色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正在加大应用;印染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推广的技术改造以及染整集群地区污染物集中处理、降低排放工程已初见成效。纺织纤维再利用、聚酯废料再开发技术不断升级,以可再生、可降解的竹浆粕等为原料的新型粘胶纤维正在形成产业化。

4 我省印染业存在的问题

4.1自主创新不足

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首先是用于技术开发创新的资金占销售总值的比例不到1%,小型企业的比例更低;其次,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人才欠缺,企业现有的技术人员忙于应付日常的生产,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相关信息了解较少,造成创新能力不足。

我省的印染行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少相关公共服务平台、研发机构及相关高校的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训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4.2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受到制约

大多数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不高,行业的结构性矛盾明显,加工能力盲目延伸,大多数企业属加工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能起引导作用的企业极少,产品雷同、市场趋同、存在低层次的竞争现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市场竞争力不强,功能性高端产品的后道加工更是成为难题。以至于省内部分高端服装订单染整加工需到国外完成,省内只能完成半成品。虽然省内纺织、服装已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配套,但染整是纺织和服装上下游行业的中间环节,技术局限导致企业无法生产高端的纺织品。

4.3染料及助剂对外依存度高

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染整高端技术方面始终不对外输出,我国染整技术以及相关配套的染料及助剂、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染整业存在的技术短板问题开始显性化。

相对我省来说,纺织原材料对外的依存度更高,染料基本从省外、国外引进,因此,受外界的影响较大,与浙江、江苏等纺织业发展好的省份相比,我省的纺织产业链不完整,尤其表现在染料及助剂生产上,我省基本没有染料生产企业,染料基本从省外、国外引进,而助剂生产也仅是复配而已,因此,受外界影响大,成本高。

4.4印染废水制约着省内纺织业的发展

我省环保水平不高,环保意识有待加强。目前染整业活跃的地方均在我省经济发达的地区,但已出现了生态遭受破坏的问题。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各种浆料、染料和印染助剂的使用,使印染废水呈现出高色度、高COD、高BOD、可生化性差等特点,给废水的处理增加了新的难度。

我省相当部分印染企业还未达到原标准要求,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还未建立污水集控区,即使已建成,也存在着规模小,污水处理能力不够,处理的技术落后。绝大部分是企业独自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落后,能力不够,成本高。

4.5高能耗、高成本、亏损企业数量多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国际市场需求显著减少,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对纺织品需求大幅下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中欧、中美纺织品的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措施将对出口产生较大影响,“后配额时代”锚束后的纺织品贸易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原料成本、能源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或大幅波动,对纺织服装产业造成很大冲击,再加上外部需求减少,竞争激烈,价格下跌,企业经营十分困难。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时,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亏损企业增多。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大仍然是制约我省印染行业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受国际汇率、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印染行业的升级改造将面临较大困难。

4.6人才紧缺

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速度加快,近年来,我省纺织印染业发展迅速,据省经贸委统计,全省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近3000家,纺织行业从业人员达到近80万,完成纺织工业总产值近3000亿元。纺织工业的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第五位。印染能力40亿米以上,居全国第五位。在我省国民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0年已跃居全省工业总产值的第三位。

纺织工业一直是我省重要支柱产业,我省经济发达地区的长乐、晋江、石狮等地的主要产业是纺织,然而相对纺织工业发展好的浙江、广东、山东、江苏四省,在人才培养方面,我省明显不足,四省纺织类院校均有中专、大专、本科,各种层次齐全,且有多所院校培养纺织染整人才,而我省仅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和泉州纺织服装学院两所大专院校,每年培养的大专学生不到100人,与我省纺织工业不匹配,无法支撑我省纺织工业的发展,出现纺织服装企业经营管理、生产管理、技术人才短缺。

5 我省染整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

《福建省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我省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在纺织服装主产区晋江、石狮、长乐等地建设千亿元产业基地;加速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等纺织发达地区以及新疆等棉花资源地区等的密切合作、协调发展,积极发展与海峡对岸台湾的纺织技术交流,使福建纺织产业成为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5%,“十二五”未达5000亿元。

我省纺织印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近年来的调整升级,在吸收新技术成果和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纺织印染企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有条件更好地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和国内竞争,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扩大我省纺织产品在交通、新能源、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从而促进我省纺织印染的跨越发展,实现《福建省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

猜你喜欢
福建省
另解2020年福建省高三质检理科数学第21题第(Ⅱ)问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展
Guinness World Records吉尼斯世界纪录
28万个福建:将建成各类充电桩28万个 满足35万辆电动车充电需求
福建省陈建洪名校长工作室掠影
修诚 启智——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简介
东南风福建省青年油画展作品选登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三步曲”
不等式的应用举例
福建省德化县幼儿园美术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