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印度

2013-05-30 19:00申海
新民周刊 2013年45期
关键词:当地人文字印度

申海

现在的图书市场,旅游类的书籍空前泛滥。在不少书中,旅游已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去异地看风景,而是被赋予各种意义,标上了各式各样的标签。当旅游不再是旅游,它成了一种情调,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状态,一种自我实现。

当我们所去的远方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远方,而变作了一己的心灵寄托或是个人粉饰下的天空之城,于是,西藏、印度等地都纷纷变成了神圣的所在。相形之下,现实不免显得污浊不堪。但实际上,正像一个诗人说的那样,远方除了远,什么都没有。那些将远方臆想为鲜花环绕的心灵净化之地,去过一次便像喝了一次心灵鸡汤,平添无穷活力和温暖的想法,对很多人来说,不过是倒人胃口。个人更愿意相信的说法是,心安处便是净土。生生地将我们工作、休息、吃喝、赚钱的地方同远方划分为天堂和地狱,实在失之偏颇。

如此来看,《印度记》一书没有虚化地构筑个人的空中楼阁,没有无病呻吟的小资情怀,也不是为印度这个国度唱出无名的赞美诗,亦没有用先入为主的批判的字词来丑化,更不会演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那样的电影式的传奇。我们都知道,此前,在有些人眼中,印度是贫民窟遍布的国家,很多方面都显得杂乱、落后和无序;而在一些带着朝圣的眼光的人来说,印度又是神奇的佛的净土,能给人上一堂解脱和宁静的心理瑜伽课。而《印度记》的作者于坚显然没受这些人的影响,其自有个人的视角和姿态。在这本书中,作者的文字像纪录片的镜头一样,缓缓地扫过印度的大地,从当地人的生活环境,从街道、建筑到交通工具和饮食,一一收录。可以说,《印度记》是一篇文字版的当代印度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当代印度人五光十色纷纷扰扰的浮世绘。

印度称得上地大物博,其民族众多,社会复杂,人口过十亿,语言上千种。说起来,一般的文章的确难以穷尽印度的纵深和沟壑。于坚的文字,一贯以来,总是偏向于普罗大众,热衷于他们的柴米油盐和生老病死。一首长诗《零档案》,数千的文字加上成百个现实的意象,白描般地刻画出一个中国人从出生、成长到恋爱及工作的日常脸谱。繁复杂乱的印度,用浮光掠影的观赏游记和轻浅的文辞实在力有未逮,而于坚的文字,气息悠长又贴着底层的地面飞行,携着平实和平视的角度。将印度光怪陆离的现实一一扫描,捕捉当地人千姿百态的面孔,聆听当地人形形色色、长长短短的呼吸,深入当地生活的肌里。《印度记》让我们看到的,是厚实稳重的章节中呈现的一个有声有色、热闹闹、乱哄哄、有生活质感的南亚之国。

《印度记》赋予了印度以生活的质感,人们住在破旧不堪的房屋甚至街道上,市面杂乱无章,让城管形同虚设,无从下手。但纵使如此,人们却安谧其中,淡然地婚丧嫁娶,悠然地迎接日出日落。在作者眼中,印度“古老、陈旧、累叠、堆积、涣漫、阻塞、发霉,就像岩层”,虽然“没有焕然一新”,可“人们的表情呈现出某种尊严,某种自我意识,自信、安详、平静”。

对被很多人冠以的脏乱差,作者的理解则是这样的:“这是世界观的问题,不是质量问题。脏乱差只有不作为贬义词来用,那才是印度。”于坚称虽然贵为印度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却照样乱七八糟的加尔各答是自由散漫的诗人房间,并且,最近二十年,在此产生过一大批最杰出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倒是比较之下,中国那些被过度清洁和没有历史的城市,却不曾出现过诗人和杰作。

可以说,在于坚这边,除旧布新的现代化的意识是行不通的,并且不自觉地去屏蔽全球化那几乎行之四海而皆准的信号,更喜欢的是道家的自然而然,并将印度人破旧的服饰、粗陋的饮食、恶劣的住宿条件及拥挤的出行交通看作是自然的生活,自成一派,自有风光,同西方人标榜的高尚生活并没有高下之分。或者,声称讨厌轿车及其他先进工具的作者会因此被视作落后于时代的保守文人,因为在很多人那里,有着新潮的衣服、精致的饮食、优越的医疗卫生条件及便利的交通才有了幸福的保证。但在提供了这些物质保障的大都市的人们,你幸福了么?

猜你喜欢
当地人文字印度
今日印度
文字的前世今生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看到和走到
信一半
看到和走到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