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墨宁
“本字幕仅供学习交流,严禁用于商业用途,请于24小时内删除,如喜欢本作品请购买正版。”这段话是中国人观看非正版美剧时的“必读警告”。对于字幕组来说,则是免于被列为打击盗版对象的唯一保护伞。
字幕组,将国外影视剧配上中文字幕的兴趣爱好组的统称。那些未经删节的海外剧集,配上他们的精准汉化字幕,流入中国内地无法盲听、又缺乏接触原版渠道的同道者的电脑终端,极大地丰富了后者的精神世界,但在客观上,这种“盗火”行为却与世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相抵触,同时,也不为官方所乐见。
近几年,随着各大视频网站以及主流电视台的正版引进,美剧逐渐脱离了小众范畴,字幕组面临的商机与风险均超过从前。保持最初的纯粹还是选择被正版播放平台“招安”,商业化正在冲击着昔日的“乌托邦”。
一个价值50多块钱的小熊玩偶,是某字幕组成员吴斯去年一年的“报酬”。他说,礼轻情意重,谁都没预想还有东西拿。吴斯的“主业”是在校研究生,实验室的同学看他每天戴着耳机专注地敲键盘,问他:“干这个挺挣钱的吧?”“一毛钱都没有。”这让对方很诧异:“没钱做这个干什么?”吴斯懒得搭理他,觉得“这是精神层面的事儿”。
志愿加入是字幕组这个“行业”的第一道门槛。分散于全国各地、有外语专长的爱好者支撑起了中国内地大大小小上千个字幕组,除了口碑和名气最大的人人影视、伊甸园、风软、TLF、破烂熊等,还有诸多因某部影视剧或明星而聚集的字幕组。中国主流屏幕上境外影视剧的体制性稀缺,是字幕组诞生的缘由。如今的美剧、日韩剧字幕组,不少是从最初的动漫字幕组衍生而出的。
因为美剧的繁荣态势,美剧字幕组也愈发壮大,科幻剧、历史剧、政治剧、情景喜剧,每个字幕组优长各异,形成了不同的山头。2006年,《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打破文化屏蔽的中国字幕组》的文章,第一次将一直隐藏在幕后的字幕组成员推上前台。而随着《越狱》的风靡,中国字幕组引起了更多的注意。
尽管他们属于松散的组织,却有着严密的分工合作,有时候甚至是在高压环境下工作。一部美剧的汉化流程涉及搬运、时间轴、翻译、压片等多个环节。
抢片源是字幕组的首战,发布速度直接决定下载量,是字幕组聚集人气、获得成就感的关键。碰上热门的美剧,各大字幕组会派出精兵强将,加快速度的同时还要保证翻译质量。
“一切都是为了快,第一个发布大家会追,第二个还好,第三个发布的下载量就很少了,除非是字幕组的铁杆粉丝。”某字幕组成员李博说,最快的办法是由美国的志愿者用设备录下来,然后ftp传输,第二渠道则是BT下载。一些大的字幕组会招聘留学生提供片源,由字幕组出钱买设备和PTP专线。这显然是小字幕组无法做到的,后者往往通过国外的论坛下载,或者直接下载大字幕组的片源。“我觉得最辛苦的人是海外的志愿者,他们可能一个人要同时盯着好几个美剧,录下之后还要上传。”伊甸园字幕组前翻译组组长李晓盈说。
与片源同时到达的,还有原音CC字幕,即美国针对听觉障碍人士的隐藏式字幕,用特制电视机或其他设备可调出英语字幕。负责调整时间轴的组员在拿到片源和英文字幕后,修改时间轴,逐字逐句对照,哪句话在几分几秒,一一厘清,建立文档,交给下一个环节的翻译人员。如果没有CC字幕,则需要直接听译,这对于翻译人员的听力水平和工作耐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来个活的时候,我们就会在群里喊一嗓子,看谁有时间和兴趣。”李晓盈说,分配任务时,也要考虑每个组员不同的题材偏好和优势。通常,一集40分钟的剧会由四五个人来完成。翻译的过程需要字斟句酌、近于严苛。“有些美剧里会有特别多时政、新闻、娱乐的梗,要对这些背景非常熟悉,尽可能都让观众理解。当然肯定也有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大家就会在群里讨论。”伊甸园字幕组翻译宏哲说,组里面高手很多,所以出错率是很低的。“粗制滥造、低质量翻译的字幕会被其他字幕组瞧不起。”
翻譯完成后,由校对把关、统一风格,再由后期人员将制作好的中文字幕压入片源,上传至字幕组的官方服务器。如同一条高速运作的流水线,每个成员都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赶时赶工。有人退出、活跃度降低,总有新的补进来,志愿者是最不匮乏的资源。
经过字幕组精良译制的美剧“宠坏”了中国的美剧观众,2010年央视引进《实习医生格蕾》后,就遭到了资深剧迷的“嫌弃”,不仅剧情删减,“配音如同诗朗诵”、“丢失原味幽默”,一些敏感的语句也被躲躲闪闪地“意译”了:女主角一句自我调侃的台词“Im gonna be lesbian(我快成同性恋了)”被央视翻译成“我开始痛恨男人了”。
字幕组之间也免不了相互吐槽,“有些字幕组会用很多网络语言,在我们看来就比较掉节操了,那样的翻译太浮夸。”谢耳朵字幕组成员高珊说。
《复仇者联盟》刚上映时,擅长科幻的果然字幕组想争做第一个翻译者,但却被人人影视抢了先。“他们首发的时候,我们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看,后来就开始在群里给他们挑毛病。”果然字幕组成员小歪说,落后一步大家都很不甘心,于是就另辟蹊径翻译了一个搞笑版,以解心头之痒。
对作品质量的珍视以及字幕组之间的无形竞争,推动着这些非职业的翻译者以近乎完美的标准要求自己,除了吸引广告的驱动,更多则是成就感使然。这让他们将电视台那些没有经过如此“练兵”的专家翻译远远甩在了身后。后者很难得到已经习惯了字幕组口味的观众认同。
不过,字幕组也并不都是原版重现、毫无保留。作为首批受众,他们对美剧价值观输出的判断将直接决定国内观看者的信息接收程度。曾在澳大利亚生活多年的李晓盈出过一本小说,留学生生活、犯罪加爱情,有鲜明的美剧元素。在她看来,美剧剧情的严密逻辑和对美国社会复杂性的呈现都值得中国学习,但意识形态却是她的底线。“《绿箭侠》里面就有一些反华的内容,我个人很不喜欢,就不会去翻译。”她说,遇到有政治倾向的词句,有时候会绕过,反正也不会造成剧情的断裂。
美剧《波士顿法律》最后一集有这样的桥段:律师事务所要被中国人收购,作为主角的美国人奋起反击。风软字幕组的做法是,延迟发布字幕近一周,在剧集开始时标明“字幕组反对剧集内容”,并把China译为“C国”。“某部剧里提到名牌A货都是中国血汗工厂做的,一名翻译组的成员将这句话替换为‘印度血汗工厂。”李博说,虽然他个人强烈反对,但最后校对也默认了。
在自己的世界里,字幕组乐此不疲。但在现实的法律环境中,他们注定无法生存于阳光下。字幕组从非正版渠道获得资源,他们生产的产品自然也不受版权保护。“以前香港的电视台播美剧的时候,我就发现他们用的是我们伊甸园做的字幕,连错别字都一样。没办法,字幕组本身就在打擦边球,别人用了,也不涉及侵权。”李晓盈说,更为严重的则是被盗版商利用。
每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日,大概是字幕组最惶惶不安的时候。
字幕组的网络共享行为处于盗版的边界,但因为共享的资源是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发布的,版权所在的公司很难追究到他们的法律责任。虽然没有受到严厉打击,但是《著作权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始终是悬在头上的利剑。
自2009年广电总局开始严查视听许可证,人人影视、伊甸园等论坛都曾经被封站,字幕组随时面临解散。“打击最厉害的时候,我们曾经听到风声,几个大的字幕组的负责人可能会被抓。那些在外地的成员都很担心。”李晓盈说,伊甸园的发起人曾因此隐姓埋名了一段时间。
正因如此,绝大多数字幕组仍需要在名义上保持爱好者团体的形态,不以营利为目的。一些字幕组成立多年来主要靠成员捐款维持,也有一些通过网站广告、视频广告乃至服务盗版商等方式,获取少量收益,补贴字幕组服务器托管等费用。这与字幕组的发展壮大产生了天然矛盾。
“个人或小型论坛只做字幕制作,做完后在自己的论坛和射手网上发布,但片源可能会有很多问题,小字幕组是下载别人上传的二手片源,但大的字幕组会有资金保证第一手片源的质量和速度。一旦小字幕组的片源出现问题就只能干等着,错过了第一时间发布的机会。”李博说,运营的成本取决于字幕组想要达到的规模。
当利益摆在这群最初因兴趣而聚集的年轻人面前,如何选择确乎是一道难题,分化在所难免。“很多字幕组应该都在挣扎中,有些趋向了接受过度商业化的浪潮,有些仍在坚守。”吴斯说。
不过,对谢耳朵字幕组来说,这好像并不是件值得纠结的事。曾经有在线视频网站想跟他们合作,这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字幕组想法单纯:“金钱分配会产生很大的问题,我们又不知道怎么分。”几个主要成员商量之后,还是决定拒绝。“以前我也参加过别的字幕组,他们是有一些商业翻译的,但我觉得他们做得并不开心,就是当成任务来完成,剧集有更新的话,他们就会很苦恼,又有事做了,如果停播,就会很轻松。”高珊说,谢耳朵字幕组没有任何收益,纯粹是为了兴趣爱好,翻译起来反而特别有热情,像打了鸡血一样。
“我们拿到的片源是没有版权的,CC字幕也没有版权,我们做的就是把一堆没有版权的玩意儿整合成另一种没有版权的玩意儿,供大家玩乐而已。”吴斯说,虽然“有钱赚”,相当于一个网络副业,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但他们字幕组坚持不实施“商业化”。他的逻辑很简单:有人问路,得到答案之后,是不是还要给予经济补偿呢?
“否则就转去人人影视做了。”吴斯说。
人人影视是首先进行商业化转型的探路者。
尽管其负责人梁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明自己的决心,称“被收编是不可能的,一些公司固然很有钱,但从不捐助和支持我们这些他们用来赚钱的组织。人人影视字幕组给搜狐提供美剧《迷失》的字幕翻译,也只是帮忙而已,这种合作不代表什么。”但实际上,人人影视与正版的合作之路显然已经越走越宽。
人人影视的网站上,也贴出了这样的公告:“对于正版商业翻译我们严格遵守合同条款……我們可为您进行文档翻译,视频翻译,影视翻译(商业翻译必须要求客户拥有合法授权)……国内多家视频站,电视台,院线海外电影、出版社、知名外企,均与本组成员有长期的翻译合作(由于保密协议限制不具体列出)。”
搜狐视频版权采购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南风窗》记者,引进的正版剧字幕外包者中确有人人影视。而江苏卫视将与之合作的消息也早在字幕组圈内传开。
不过,字幕组借助正版引进趋势获取商业价值很难形成稳定的模式,虽然拥有视频制作的丰富经验,但由于自身合法性问题没有解决,字幕组仍然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
“搜狐、优酷、土豆都用过各大字幕组的字幕,其中有商业合作,比如优酷给出的一集翻译价格是400元,平均一分钟10元,而且不能用优酷方下载片源以及字幕压缩,因为相应的片源下载渠道以及压缩技术都需要成本。”李博说,也有删掉字幕组信息直接拿去的。毕竟,翻译对视频网站来说是额外支出,厚着脸皮拿去用能降低成本。
在字幕组圈子里,人人影视被看作“出头鸟”,已经脱离了兴趣组的范畴,开始向公司化组织架构发展。由于与正版视频联姻,它的受众群越来越大,与原本齐名、甚至比它更早产生的伊甸园、风软等字幕组拉开了距离,俨然已是字幕组界的“一哥”。记者联系采访时,人人影视的成员比其他字幕组更显小心,他们都不愿意给这个处在商业摸索中的组织带来任何声誉损害。而更重要的是,一旦以明确商业化的身份浮出水面,将会牵涉工商和税务。这对处于灰色地带的字幕组来说,将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或许正因如此,身在国外的人人影视负责人梁良也拒绝了记者的采访。此前,他曾陆续接受过媒体采访,被其他字幕组认为过于高调。“树大招风,一旦有关部门想调控这个领域,出头鸟一定会被棒打。别忘了,美剧里面输出的有价值观,称职的翻译意味着要将价值观一并引入。”李博说。
商业化也背离了一些字幕组成员的初衷,当理想主义者反抗现实的悲情感和崇高感不再,而成为获取利益的潜在“盗版商”时,他们还能否坚持下去,内心一番纠结。“知识产权是硬伤,字幕组的NPO(非营利组织)性质是我加入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商业化之后真的无法挺起胸膛面对这个问题。我觉得必要的成本靠外界自愿捐助就好,但这样的存在未免过于卑微。卑微到无法保护自己,所以只能盘根错节地与众多利益体纠缠在一起。”李博说,“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能活下来必然要舍弃一部分自我。有些时候,他们会对着那部分自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