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
杀死两名城管的小贩夏俊峰,国庆前被执行死刑了。
是否正义,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表示遗憾和反对的声音不小。可以肯定,对于中国的很多事情来说,这并不是结束,也许还只是一个开始。
透过夏俊峰的命运,思考权力、民众、法律的关系是必须的。但马上又有人借这个事,兜售早就超出此语境的“废除死刑论”。
观点有两个:A、反对杀人,因此代表国家意志的法律也无权利杀人,即死刑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应该废除; B、如果司法不公,那么,就要反对法律有判公民死刑的权力。
A观点的规范性,指向任何判处死刑的案例—比如,被“民意”认为该杀的北京甩婴案的凶手,还有此前的药家鑫、李昌奎。
可以看到,此观点放在夏俊峰事件上并不合宜。就是说,在逻辑上,网友们所议论的夏俊峰是否可以不死,和是否“废除死刑”只有很弱的联系,而和权力意志如何、司法是否公正的联系是相当强的。“废除死刑”当然可以救夏俊峰,但这个观点真正要救的,在逻辑指向上,其实是北京甩婴案的凶手、李昌奎等人。
这样的“废除死刑论”,本质上,承诺了“一个人残忍地杀害了无辜者,但却可以不死”,事实上预设了北京甩婴案的凶手、李昌奎等人,相对于没有什么过错的受害者,拥有着生命的特权。
我曾经论证过,这一预设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上的错误,而且对于无辜的受害者及其家属来说极不公正,根本不可能为“废除死刑论”提供辩护。
死刑也许应该废除,但它一定是超逻辑,超公正的,是一个社会的生活水平、人们的道德状况的产物,是大家在法律上换了一种游戏规则,认同“杀人者不死”的结果。看不到这一点,而认为死刑本身就是道德上错的,不过是思维混乱。
相对于A观点,B观点没有说死刑本身就是道德上错的,而是说,在司法不公的情况下,对于老百姓来说,要保命,最好是追求废除死刑。其隐含的推理是: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在权力意志的操纵下,法律就可以选择性地判一些人死刑,而不判另一些人死刑—这两种人会是什么人是自明的,正如大家似乎所看到的那样。
看起来是为老百姓着想。但它同样是一个不合宜的、错误的观点。
在司法不公的个别情况下,确实会有一些人被无辜地判处死刑。但很清楚,这个过错,不是死刑本身,而是司法不公带来的。在逻辑上,导向的,应该是努力去追求司法的公正,而不是废除死刑。
它的有害之处在这里:要求废除死刑,恰恰自我挫败—毕竟,受益者,可能更多地是北京甩婴案的凶手、李昌奎等人,而这些人,正是威胁到老百姓生命安全的人,死在他们手下的老百姓,比死在法律审判下的无辜者要多得多。对此,B观点打算说些什么呢?
它更没有通过公正的检验:为什么似乎为了保护一些人不无辜地被判处死刑,可以让一些残忍地杀害无辜者的人有生命特权?受害者能得到什么告慰吗?其家属,有什么道德上的义务要放过残忍地杀害他们亲人的人?显然,B观点对此也只能无语。
事实上,能回答什么呢,不过是再次佐证了一点:多数人,包括一些所谓公知,最缺乏一种回应严峻的现实问题的东西:理性。所以总是很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