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辉 朱进 徐坚民 龚静山
肝脏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均产生了不良影响,严重者会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层螺旋CT技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上显示出了良好的优势,显著提高了肝脏疾病的诊断率[1]。本研究应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对68 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扫描,取得了较好的诊断结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3月应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诊断,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 例(男41 例,女27 例)肝脏肿瘤患者,年龄36~78 岁,平均(49.27±3.64)岁。临床主要表现:肝区不适或偶有疼痛、食欲不振、胃肠道反应、面部发黄、消瘦等。
1.2 方法
1.2.1 仪器 采用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16 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范围为12~150 kV,螺距5~10 mm,Pitch=1。
1.2.2 检查方法 检查前12 h嘱患者禁食,并于检查前给予患者口服1%~2%泛影葡胺溶液500 mL。取患者仰卧位,平膈顶至L3体之间为扫描范围,扫描时间为11~23 s。待扫描结束后,做层厚为5~10 mm的连续横断面重建。扫描时,先行平扫,随后再行CT增强延时扫描,并应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对比剂,剂量为80 mL,速度为2~3 mL/s。同时,于注药后动脉期(25~30 s)、静脉期(70~80 s),延迟期(180~240 s)分别进行扫描,待扫描完成后,以5 mm薄层重建图像传至工作站,再行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2]。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行χ2检验进行处理,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与手术病理结果诊断肝脏肿瘤的比较分析 68 例患者经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明确诊断后,65 例患者与手术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相同,3 例误诊,准确率95.59%,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诊断肝脏肿瘤的结果分析(例)
2.2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诊断结果分析 68 例患者中,11 例肝转移瘤患者强化方式十分典型,大多数患者图像显示在门脉期呈边缘连续环状强化;17 例肝囊肿患者图像显示,动脉期呈点状强化;13 例肝血管瘤,经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扫描后,其中典型12 例,图像显示,动脉期边缘呈结节状或云絮状明显的强化,病灶部位随时间的变化,强化持续存在且有向中央扩散的趋势,延时期呈等密度状态。不典型1 例,强化方式多种。22 例原发性肝癌中,其中典型20 例,图像显示,动脉期呈一过性结节样强化,延时期呈低密度状态。其中2 例患者强化不十分明显。5 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中4 例患者强化方式较典型,1 例患者强化不明显,但可进行诊断。6 例肝脓肿患者强化无典型。4 例肝母细胞瘤的强化方式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强化方式极为相似。
螺旋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可进行连续扫描和容积数据采集,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能在门静脉期和肝动脉期分别行全肝螺旋扫描[3]。同时,螺旋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可一次屏气完成兴趣区域的容积扫描和采样,减少了病变的漏检,还能够明确显示肝血管瘤及其特征。在肝癌及其他肝脏疾病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4-5]。
本研究应用螺旋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对68 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一次屏气扫描成功,且均得到准确的诊断,与手术后病理学检查无无统计学意义。且所有患者螺旋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检查均强化明显。
综上所述,螺旋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具有诊断准确、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少依从性高等优点,且对于肝癌及其他较少见的肝脏疾病具有高分辨率特征,显著提高了肝脏肿瘤的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肝脏肿瘤的首选方法。
[1]汪热华.螺旋CT增强扫描与肝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关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0):99-100.
[2]SEMELKA RC,HUSSAIN SM,MARCOS HB,et al.Perilesional enhancemen of hepatic metastases:correlation between MR imaging and histopathologic findings initial observations[J].Radiology,2006,215(1):B 89-B 90.
[3]黄桂香.肝脏肿瘤的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技术[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9):184-185.
[4]张旭.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2,22(2):112-113.
[5]杨昌强.螺旋CT三期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