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05-29 08:59侯亚菊
当代医学 2013年23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病体征

侯亚菊

缺血性脑病即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其是指一条或多条脑血管缺血导致该供血区局灶性脑功能障碍,从而出现持续数分钟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1]。而很多研究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病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控制脑血管病最基本的方法要控制颈动脉粥样硬化[2]。在现代医学中,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控制一般都采取药物治疗,虽然效果明显,但毒副作用非常大,很难坚持治疗。为了探讨针灸对缺血性脑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笔者对2009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为2009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中男56 例,女22 例,年龄43~76 岁,平均年龄(54.5±3.5)岁。所有患者符合缺血性脑病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标准[3],且都经CT或MRI及B超诊断为缺血性脑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所有患者都属于中医范畴的血瘀证候。78 例患者都排除其它肿瘤及肝肾功能衰竭。随机将78 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1),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针灸方法 取人迎穴,施捻转补法,沿着颈动脉壁毫针直刺进针1~1.5 寸,留针30 min;取内关穴,提插捻转结合泻法,毫针直刺进针1 寸,留针30 min,施术1 min;取风池穴,捻转补法,毫针直刺进针1~1.5 寸 留针30 min,施术1 min。取丰隆穴位,捻转泻法,毫针直刺进针1.5 寸,留针30 min,施术1 min。取足三里,提插捻转补法,毫针直刺进针1~1.5 寸,得气后在针柄上置艾卷,然后将艾卷点燃,留针分钟。针灸每日1 次,以60 d为1 个疗程。

1.2.2 药物治疗方法 患者口服拜阿司匹林(德国拜尔公司)50 mg/日,辛伐他汀(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 mg/日。60 d为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的血流变;(2)治疗前后血脂变化;(3)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3.5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体征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比较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比较

2.2 血流变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比较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血流变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2.3 血脂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血脂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化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mmol/L)

3 讨论

血流变学异常是脑血管病的发病先兆之一[4],从本次研究来看,所有患者在发生缺血性脑病之前,血流变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而目前临床上没有比较好的方法来降低血流变的增高,而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通过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血流变的各项指标,这充分说明针灸确能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脑缺血患者的血管微循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血脂异常的人群在逐年增高,根据统计,我国有高达1.6 亿人患有血脂异常[5]。而很多研究都显示血脂异常被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是缺血性脑病的“元凶”[6]。而针灸能调整机体脂质代谢中许多酶的功能,使这些酶的活性得到增强,从而加快血脂的利用,转化,减少脂质的沉积,从而改善脂质代谢紊乱,达到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7]。本组研究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缺血性脑病在发病后会出现很多症状与体征,属于中医“痰凝”“血淤”范畴,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活血化瘀,化痰软坚,行气散结。本次研究中,我们通过针灸人迎,内关,足三里等穴位,达到了疏肝理气,行气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从而改善了缺血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这与王伟志等研究结果相符[8]。

综上所述:针灸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瘀症状及体征,同时还能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微循环及脂质代谢,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1]张文来,王伟志.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血管血流变影响[J].中国针灸,2011,31(9):783-785.

[2]袁勇卫,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对早期预防缺血性脑梗死的价值探讨[J]当代医学,2013,2(1):90-91.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宋平.针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5):312-314.

[5]冯绪刚,赵思宇,于璐.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痉挛瘫痪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7):83-84.

[6]刘得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外医疗,2012,3(20):114-115.

[7]郭晓丽,杨彩军.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液动力学等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3(2):313-314.

[8]王伟志,王占奎.针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血流变、LPO和SOD、ET和CGRP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7):19-23.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脑病体征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IGF-1与缺血缺氧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