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绿色贸易壁垒”的两面性考虑,一方面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尽力争取消除或减弱这种贸易壁垒;另一方面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中小企业也要顺应绿色经济发展趋势,采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去设计、生产、包装、运输、营销及回收,同时希望政府、行业、企业各方面协同作战,共同迎接新一轮的“绿色贸易壁垒”,化挑战为机遇,使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绿色贸易壁垒;国际贸易;绿色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1-0006-04
似乎ROSH、PAH、WEEE上一轮“绿色贸易壁垒”的喧嚣还在耳边,而随着近期REACH中的SVHC候选物质名单的更新、CPR等法规的实施,又一波“绿色”挑战又活跃在眼前:截止到2012年12月19号,随着第八批SVHC高关注度物质名单公布,目前已增加到138种;截止到2013年7月1号,所有涉及健康、安全、环保的建筑产品未取得CE认证的,不得在欧盟销售和使用。大家之所以对此感觉到“新”,只在于这两个法规中涉及到法规实施的截止日期是现在时的。对于REACH来说,除了法规中规定的注册、评估时间的节点日期外,还要其中的SVHC高关注度候选物质的不断更新,而宣布的SVHC物质除了会涉及化工行业外,其中很多的物品如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纺织物等都会牵涉到这类物质,所以其影响之广也是前所未有的。
1 REACH和CPR简介
REACH是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的法规,于2007年6月1号开始实施。该法规是ECHA(欧洲化学管理局)整合并取代了2007年以前的欧洲实施的40部有关化学品的法令,对所有化学品建立统一的管理模式,目的是提高欧洲化工业的竞争力、安全标准的整理和数据共享,避免不必要的动物实验,保护人类健康与所处的生态环境。REACH法规实施以来,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已经较多,故不再累述,而主要对REACH中不断更新的SVHC介绍一下。SVHC(Substancesof Very High Concerns)主要有下列三类特性的物质归入到高关注度物质候选名单中:具有致癌、诱变、生殖毒性的CMR类;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毒性的PBT类;有高持久性、高生物蓄积性的vPvB类物质。SVHC从2008年10月28日第一批15种物质的发布,截止到2012年12月19日共发布了8批计138种物质列入其中,以后还会不断增加和更新。名单列表中有物质名称、欧盟委员会法规编号、化学文摘登记编号、物质类别、主要用途等内容。企业可以根据其提供的主要用途看自己的产品中是否含该物质从而判定是否检测。每次SVHC的更新,对于目前大多数企业还是以事后检测的方式来应对REACH实施来说,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检测成本的增加。REACH的初衷是供应链的上游向下游进行信息传递,下游用户有知情权,实行无数据、无市场的原则。含有SVHC的物品供应商需要向下游用户(这里不包括分销商和消费者)传递告知物品中是否含有含量大于0.1%的SVHC物质。如果含量大于0.1%的SVHC,且物品中SVHC的含量≥1吨/年需进行付费通告。
2 CPR建筑产品法规
从2011年3月9日颁布实施,到2013年7月1日完全取代旧的CPD指令,进入强制执行阶段。CPR采用更清晰的机制以改善现有措施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减轻生产企业在管理方面的负担。CPR除了以前CPD指令定义的六项基本性能的要求如机械应力及稳定性,火灾时的安全要求,卫生、健康与环境,使用安全,噪音防护,能源经济及保温以外,还要求企业证明其生产的建筑产品在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性信息。CPR适用范围内所指的建筑产品是以永久性方式构成建筑工程的任何产品,建筑工程包括建筑物和土木工程。主要涵盖35类建筑产品,如混凝土制品、门窗五金、卫浴产品、保温材料等。
CPR法规虽说本意上希望明确CE标示的概念和使用要求,同时引入一套简化程序,以帮助降低中小型企业的成本。但一个词从指令Directive到法规Regulation的更改,CE认证对建材生产商来说,如果产品想在欧洲市场销售,就必须在2013年7月1日前取得CE证书。而对建材产品,按照安全级别划分等级,不同等级的产品,取得授权的公告机构会对生产厂家进行不同类型的考核,系统符合性级别越高,公告机构的监管越严格。包括产品的初始型式实验、工厂审核、每年的监测与评估、市场或现场不定期抽查验证其符合性。无疑会加大工厂的CE认证费用,增加生产成本。
3 辩证地看待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国外商品或服务进行的准入限制。它属于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已经逐步成为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绿色产品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验检疫制度、产品安全认证制度、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存在较大的差距,出于资源保护和经济利益上的考虑,发达国家一边加紧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初级产品,并把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更加恶化;同时,又极力将环境问题与贸易条约机制挂钩,把环境问题作为贸易壁垒,从而抵消发展中国家资源与廉价劳动力方面的优势,阻碍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以保持其在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关税、许可证制度、配额制度和原产地制度等逐渐为WTO所限用或禁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新型非关税壁垒逐渐成为一些国家保护本国贸易的主要手段,绿色贸易壁垒具有表面的合理性、形式的多样性、实施标准的不确定性及保护方式的隐蔽性等特点,所以被发达国家使用得越来越多。
但我们应辨证地看待绿色壁垒,存在的既是合理的。随着气候全球变暖、资源能源短缺、物种快速灭绝、人类生存空间环境日益恶化等困境的出现,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渐入人心,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大行其道。人们逐渐意识到,这种单方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不顾环境资源的破坏无疑于涸泽而渔。如REACH、CPR的实施,固然有西方发达国家对地方经济利益、环境利益的保护因素在里面,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是大势所趋。这些绿色壁垒采用的先进的技术,可供借鉴,以促进各国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近几年我国所遭受的一拨又一拨的“绿色贸易壁垒”可以看出其发展趋势:行业保护范围愈加广泛;所使用的技术标准越来越复杂和严格;自愿性向强制性转变。
4 我国中小企业在“新一波绿色贸易壁垒”面临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固然在解决劳动就业、促进社会稳定、出口创汇、发明创新、GDP贡献、活跃经济等方面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但囿于中小企业本身资金、人员、技术、装备、信息收集等方面的缺陷,所以在“新一波绿色贸易壁垒”下,我国的中小企业会面临着以下诸多问题:
4.1 外部经济环境方面,当前欧美经济发展低迷,需求疲软
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量占68%;中小企业从业人数约占城镇就业人数的75%以上;中小企业数量注册总数量的99%;作为“贸易壁垒”尤其是REACH中SVHC的不断更新,几乎会影响到所有外贸生产型企业及其就业人员。
4.2 竞争加剧
内部:由于2008年以前的几年,经济形势较好,很多中小企业在那时发展起来,很多企业从事代工,产品相似度同质化严重,出口竞争激烈。外部:由于近几年国内材料、能源、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很多国外订单被越南、印度等国企业低价抢去。
4.3 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削弱
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要使用合格的原材料;使用清洁生产技术;生产和开发绿色产品;产品检测、认证费用;引进高昂的防污治污设备;产品回收成本由生产商和分销商共同承担等都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持续增加的资源及人工成本、人民币升值等都在削弱出口企业的利润;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的产品本身已进入了微利时代。
4.4 很多中小企业生产供应链低端的产品,技术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
传统的粗放增长模式是“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这种产品已不能满足发达国家市场的绿色环保方面的要求,不利于产品走向世界,降低了出口市场范围。
4.5 资金不足
货币紧缩政策带来融资困难,缺乏经济实力去建设应对指令的软、硬件体系。稍微经营不善,就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关门倒闭。
4.6 与他国的国际贸易摩擦成上升趋势
由于信息收集不到位或沟通不顺畅,造成产品不符合顾客要求而遭扣押、报废或退货等,拿不到货款或只拿到部分货款而导致的贸易争端。
5 如何应对目前的“绿色贸易壁垒”
从“绿色贸易壁垒”的两面性来看:一方面,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要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理,尽量消除或减少绿色贸易壁垒。谈判中应坚持的三个原则:(1)环境与经贸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树立全球战略伙伴思想,建立相互协调的环境与贸易间的良性机制。(2)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我们在享受国际贸易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积极承担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称的环境义务。(3)坚持发达国家多承担义务的原则:发达国家应对其工业化进程的环境欠账、现行的奢侈性消费所带来的环境后果负责,并能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技术并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小企业要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基于产品生命周期考虑,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全程监控。其中会不可避免地碰到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借助政府及行业协会的力量去克服,一起来迎接这“新一波的绿色贸易壁垒”,化挑战为机遇,开拓出一条全新的国际贸易之路,让我们的产品走向世界。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5.1 企业自身
5.1.1 做好企业发展战略,定位自己的主打产品。对于已发现不符合绿色贸易壁垒的产品应立即停止生产,查明原因。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或重新开放新的绿色产品,符合绿色消费趋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1.2 认清形势,提高全企业人员的绿色意识,基于产品的生命周期考虑,走绿色供应链管理之路。从供应商的原材料抓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收集REACH信息,使用绿色材料,进行绿色设计,运用清洁生产技术进行生产,做好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营销和绿色回收。
5.1.3 积极做好绿色认证、绿色标识的工作,做好绿色营销,塑造绿色品牌。对于CPR法规强制执行的节点时间的到来,从中国出口到欧盟市场的过百亿美元的建筑产品将迎来新一轮的挑战,没有CE认证就等于失去了欧盟的客户。
5.1.4 积极配合行业协会和政府机构的监督和指导。
5.2 政府方面
5.2.1 加强环境立法,积极与国际环保法规接轨,促进中小企业守法。我国现有的环境立法够多但不够强,可操作性差,处罚力度不够,企业违法成本太低。
5.2.2 打击李鬼的“绿色产品”,避免不正当竞争。现在市场上的绿色产品,意味着高投入,也意味着高价位。如果任由李鬼横行,将严重扰乱经营程序。
5.2.3 积极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快改变传统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而应预防为主,尽量做到不污染或少污染。对环保产业里的中小企业应给予税收、信贷、财政补贴等方面的资金扶持。
5.2.4 优化出口产业结构,鼓励创新,优先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和企业。
5.2.5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促进产研学结合及学术向实际产品的转换,开发出高精尖的产品。
5.3 行业协会
5.3.1 注意国际最新动态,建立行业预警机制。收集相关行业信息,对人力财力相对弱小的中小企业给予积极引导。
5.3.2 筹建数据库,行业信息共享。
5.3.3 组织高水平的专家队伍,为中小企业进行免费咨询指导。
5.3.4 有条件的行业可组建有资质的检测认证机构,免费或低价为中小企业服务。
5.3.5 协调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的信息沟通。
6 企业案例分析
下面结合笔者所在企业在迎接新一轮绿色贸易壁垒中实际运作方法作一介绍,供大家借鉴。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望与众多中小企业共勉之。
RY公司是一家外贸为主的中小企业,有员工60人,年营业额4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是紧固件及其他五金杂货的出口。公司有几名外语流利、业务精练的销售人员,在五金行业中深得国外客户的认可,有着较为稳定的客户源和市场份额,依据客户订单来安排生产采购。由于紧固件及五金行业属于传统的微利行业,进入门槛低,从业者众多,行业内竞争激烈。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发展迟缓,中国主要出口地的欧美两大经济体消费低迷,而一波接一波的绿色贸易壁垒的侵袭,使现在生存者的中小企业平均订单量锐减。以紧固件出口集中地嘉兴为例,2012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出口欧盟的紧固件同比下降了19.19%,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紧固件生产商有11家,出口同比下降的有六家,降幅最大的一家达40.11%。面对如此严峻的出口形势,RY公司从2010年开始做了以下工作应对越来越严格的市场需求:
6.1 认清形势,确立公司发展战略
国际形势: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是王道,即使它是贸易壁垒。国内形势:将传统高污染、低附加值的标准紧固件列为限制发展对象,而将高强度、高精度及异形紧固件列为优先发展对象。籍于此形势的判断,公司发展战略定位于利用新技术发展公司的重点产品,新管理手段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并不断开拓新市场。
6.2 对于民用紧固件市场
大力发展新品,如还没有国家标准而已经有广大市场的纤维板钉、阳台钉、甲板钉。纤维板钉具有较好的抗拉、扭矩和弯曲特性。若在尖端采用割尾或在螺纹部分加上刮削筋或使用双线螺纹,就具有良好的攻入效能,市场销售很好。考虑到环保问题,可采用不锈钢材料或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高新技术的达克罗做镀层的话,4~8?m的镀层厚度,中性盐雾测试超过1200小时,远远大于电镀锌的24小时。开拓新兴市场,寻求高强度、高精度及异形紧固件及其他工业产品,多元发展,分散风险。
6.3 运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加强供应商的管理工作,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
对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上,建立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不再单单满足于过去要求的质量、成本、交期、服务,而是响应政府号召,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长远利益、持续合作的角度加入绿色度的考核指标,包括是否实施认证ISO14000、SA8000,节能减排的实施及效果,是否从产品的生命周期考虑进行了绿色设计、绿色生产,是否满足终端用户的绿色要求及其方便后期逆向物流的绿色回收,员工的绿色知识培训情况等,并结合数据包络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建立了DEA/AHP的数学模型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与选择。对于选定的欲与合作的供应商,实施动态管理,利用订单的分配机制给予优秀供应商激励。
6.4 充分运用公司人力资源优势及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
我司员工90%以上的是科班出身,人力资源有一定优势。并且公司运用ERP管理软件,建有庞大的供应商及产品数据库。对于实施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是链上多方信息共享及充分发挥各节点的核心优势。如为应对REACH方面:公司有专人负责跟踪REACH的变化、每批SVHC的发布情况,及时整理出链上可能涉及的产品。供应商不但可以进入数据库直接查询这方面的信息,还会收到我司的提醒信息。供应商所使用材料信息都可登陆记录到与自己产品对应的数据库,客人也能直接进入数据库查询自己采购的相关产品的信息。所以,对于REACH所要求的相关信息的收集与传递很容易地解决了。而对于建筑产品法规CPR的实施,主要是产品的安全认证上。而所有授权的认证机构都在欧盟本土。各供应商对自己产品认证的话,与国外认证机构的沟通上及对认证所需的专业知识上,很多工厂都不具备。这无疑是个绿色贸易壁垒。而我司具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在2011年CPR发布之初,就进行了跟进与准备工作并作为产品的代理商对所有涉及CPR的产品实施了一揽子认证。这样,供应商不但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不影响自己产品的及时出口。
6.5 政府扶持基金的利用
政府也一直在关注和支持着中小企业的发展,2012年和2013年上海都有实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补助项目》,中小企业都可参照自身的实际情况,申请政府资金补助,最高可补助项目花费的70%。这样就可大大缓解项目的资金难问题。
通过以上实际案例的分析说明,中小企业只要看对了方向,找对了方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本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向着长远发展利益努力,不论外界环境怎样变化,一样也能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出口商品技术指南-欧盟REACH法规指南[S].2011.
[2]REGULATION (EU) No 305/2011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of 9 March 2011,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Union, 4.4.2011.
[3]李飞,赵国.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J].苏盐科技,2011,(9).
作者简介:张家宜(1975—),男,就读于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工程硕士,研究方向:工业工程。
(责任编辑:黄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