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训练

2013-05-25 00:26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066006鲁爱华
地理教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同学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066006) 鲁爱华

山东省临沂大学附中(276005) 朱爱华

河南省滑县三中(456400) 李新运

探究性学习训练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066006) 鲁爱华

山东省临沂大学附中(276005) 朱爱华

河南省滑县三中(456400) 李新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尝试用测量日影的方法,测量当地某塔的高度和某山的坡度。已知当地看到北极星的仰角为40°。完成1~2题。

1. 该地一条小河(河宽5米)的南岸有一座七层高塔,在不过河的情况下,来测量该塔的高度。下列测算结论正确的是

A. 若选择夏至日正午,则h=tan26°34′(L+5)

B. 若选择春分日正午,则h=tan50°(L+5)

C. 若选择秋分日正午,则h=tan40°(L+5)

D. 若选择冬至日正午,则h=tan73°26′(L+5)

2. 为了研究某山坡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研究小组在南坡竖立了一根与坡面垂直的1米长的竿子DP,如下左图。用日影法测出一年的正午竿影长度和朝向变化,如下右图。若右图中m、n代表二分日,a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则坡角β为

SSNN

A. 0° B. 50° C. 40° D. 无法计算

暑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现象。下图甲为兴趣小组绘制的某城市热岛强度(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日变化示意图、图乙为城市热岛强度随某一因素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 图甲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信息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A. 阴天日均值约为0.8℃,最大值约为2.4℃

B. 阴天时热岛效应显著

C. 热岛强度与天气形势无关

D. 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4. 图乙中的横坐标不可能代表

A. 绿地面积 B. 建筑物面积

C. 工业化程度 D. 人口数量

下表是我国某中学对该地区农业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表,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判断5~6题。

图甲

图乙

5. 从传统种植方式来判断,该学校所在地区所属的农业类型及其所在地区可能是

A. 绿洲农业 伊犁河谷B. 旱作农业 东北平原C. 旱作农业 华北平原

D. 商品化农业 江汉平原

6.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种植方式实现了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的转变B. 现代种植方式两年内多收获了一季玉米C. 现代种植方式以先进的农业技术为依托D. 地膜覆盖技术改变了土壤的水分条件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富人的汽车吃掉穷人的面包”这一话题展开辩论。据此完成7~8题。

7. 辩论话题涉及的核心问题是①石油涨价 ②粮食危机③生物燃料 ④环境污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8. 你认为,学生双方辩论的观点应该分别是

①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②矿物燃料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生物燃料将危及穷人的健康④生物燃料是“环境友好”能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纽,对学校附近区域(如下图)进行了野外考察。完成9~10题。

9. 考察小组得出的结论符合实际的是

A.①~②河段的流向是自西向东

B.③处河段水能丰富,适宜建坝发电

C.④处地貌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D.⑤与⑥两处植被类型的变化原因是海陆位置差异

10. 由图示信息判断,研究性学习小组所在的学校可能位于

A. 黄土高原 B. 山东半岛

C. 闽南丘陵 D. 北部湾畔

某小组通过参观上海世博园省市联合馆比较分析了山东、青海、广东的区域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1题。

11. 此次对山东、青海、广东三省的区域差异分析,收集资料及区域差异分析所采用的方法最可能的是

A. 实地考察法 定性的方法

B. 间接收集法 综合的方法

C. 重点收集自然环境指标 定量的方法

D. 重点收集社会经济指标 综合的方法

二、综合题

12.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

(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

(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一线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___,请在①②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Ⅰ。

(4)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温度,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

13.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1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开幕。各方在会议开幕式上呼吁让各国根据自身能力做出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

材料二 2005年1月北方15个省(市、区)气温距平(℃)和采暖耗能变率(%)图(见上页图)

(1)从图中看,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温偏高明显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2)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下列事物不会受其影响的是

A. 海陆间水循环 B. 海南省的面积大小

C. 台湾海峡的宽度 D. 珠峰的海拔高度

全球变暖导致原本就短缺的淡水资源更加紧张,向海洋索取淡水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某高中生设计了一套海水淡化装置(下图)。

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3)如果选择一些地区推广这套装置,需要设计一个方案来评选哪些地区适用这套装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列出必备的评选条件。

(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参考答案

1. B 在不过河的情况下,只能在河的北岸测量该塔在北岸陆地上的影长,再加上河宽,即得该塔的实际影长(L+5)。然后再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即可计算出塔的高度。

2. C m、n代表二分日,此时杆影长度为0,即二分日时太阳光线与DP杆平行,也就是说二分日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与坡角互余。

3. D 据图分析,阴天日均值约为0.9℃,最大值约为1.3℃;阴天时热岛效应较弱;热岛强度与天气形势有关,睛天显著;峰值时刻大约在8点和16点,此时正值人流、车流高峰期。

4. A 绿地面积会降低城区与郊区的温差,使热岛效应减弱。

5. C A、B均为春小麦分布区,予以排除。该地区农作物以玉米和冬小麦为主,则可以断定为旱作农业,在华北分布较广。由传统种植方式来看是两年三熟,不符合江汉平原一年两熟的现状。

6. D 图中地膜覆盖技术在2月份就可以种植西瓜,显然提高了土地的温度,改善了热量条件是主要的。图中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一样,均收获了一季小麦,从而断定A、B均是正确的说法。

7. B “富人的汽车吃掉穷人的面包”说明在农业生产中,不少地方将粮食转化为生物燃料供富人的汽车使用,从而影响了粮食供应,影响了穷人的吃饭问题。

8. C 正方应强调富人汽车使用的生物燃料影响了穷人的粮食问题,从而影响了穷人的健康;反方则应强调发展生物燃料可以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能源,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9. C 据图可知,①~②河段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流;③处河段水能丰富,但地处断层处,不适宜建坝;④处为冲积扇,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⑤与⑥两处植被类型的变化原因是地势。

10. B 山麓天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故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且临海,只能是山东半岛。

11. B 探究学习中,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多种,从世博园中获取的资料,属于资料的间接收集法。比较两地的区域差异,不仅要收集自然环境指标,也要收集社会环境指标。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有定性的方法、定量的方法、综合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三者同时用。

12. (1)图略。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

(2)看不到C处的同学,因为C、D之间有山脊阻挡了视线;能看到E处的同学,因为D、E之间为低谷,不能阻挡视线。

(3)② 图略(分别在最低、最高处)。

(4)3℃。根据等高线可知,两地高度相差500米,而在近地面,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下降6℃

13. (1)偏高 青海

(2)B

(3)①纬度较低,气温较高;②太阳辐射较强;③晴天多;④临海;⑤当地缺乏成本更低的淡水资源。

(4)①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量利用效率;②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③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本成果由百强名校高考地理研讨群网络教研平台提供,群号:18184001)

猜你喜欢
同学
一起来写“鳽”同学
同学相伴真快乐
同学不和我玩了
神秘的新同学
厉害了 我的优优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的同学
同学
同学情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