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南闸中学(214405) 袁俊科
目前,初中地理中有关气候的一些知识点理论性强,也比较抽象,而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其社会生活经验及理性认识能力还都很有限,导致对这些气候的知识点理解困难。若活用地理小实验,使抽象的理论直观化、形象化,则有助于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全球气温有“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的海陆年变化差异,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是由于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由于初一孩子还没有学过物理,对比热容的概念更无从谈起,所以在解释气温海陆差异的原因时,我们往往简单地告诉学生是因为海陆性质不同,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而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这些纯理论的解释,初一的孩子很难理解,可是若通过下面的模拟实验,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不同介质升温的快慢,进而就容易理解海陆气温变化差异的原因,同时也为判读理解世界气温分布图中“同纬度陆地和海洋等温线的分布并不一致”的规律打下基础:
实验准备:两个带盖的玻璃罐,两只可以放进升温罐子里的小温度计,透明胶带,一杯黄土,一杯水,向阳的窗子。
实验过程:
第一步,在两个罐子上分别标记“1”和“2”。
第二步,将温度计分别粘在两个罐子内壁的上端,温度计正面朝向罐子内部。
第三步,将黄土倒入罐子1,然后拧上盖子;将水倒入罐子2,然后拧上盖子。
第四步,读出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分别填写在实验一表格中。
实验一 实验二罐子1罐子2
第五步,将两个罐子放在向阳的窗子旁边,等待30分钟。
第六步,再次读出温度计的读数,填写在实验二的表格中。
比较一下,哪个罐子的温度高?
结论:罐子1的温度高。这是因为,在相同的太阳照射条件下,黄土升温更快些。
我们在分析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时,特别提到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常这样讲:“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着升高。”那二氧化碳是怎样保温的?学生无法理解,只能囫囵吞枣,很难提高学习质量,若采取下面的模拟小实验,呈现二氧化碳的保温原理,学习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实验准备:一个带盖的玻璃罐子,两只温度计,两张硬纸板,胶带,一个温暖的地方。
实验过程:
第一步,把两只温度计分别粘到两张硬纸板上,分别在硬纸板的右下角标注“A”和“B”。
第二步,将硬纸板A放入罐子中,并拧紧瓶盖,放在温暖的地方;把硬纸板B放在罐子旁边。
第三步,等待15分钟。
第四步,观察硬纸板A和硬纸板B上的温度计,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分别将温度记录下来。
结论:两只温度计的温度都会升高,但是温度计A的温度会更高一些,这说明拧上盖子的玻璃罐子里的温度比外面高。
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起到与玻璃罐子相同的作用——将热量“困”住。因此,“装”在大气层里的地球温度就会逐渐升高。
两个小实验取材方便,实验过程简单,把抽象的地理问题直观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把握,轻松化解学习气候知识的疑点与难点,在教学中不妨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