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改革议程

2013-05-24 03:55梁小民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吴敬琏议程定价

梁小民

中国当前的形势用吴敬琏先生的话来概括是“两头冒尖”。一方面是经济高速增长三十年,现在仍然是世界增长最快的国家,但另一方面“不平衡、不协调、不稳定、不可持续”的问题仍未解决;一方面是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但另一方面,面临诸多经济、社会危机。

谁都承认,中国又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但在如何选择未来方向的问题上,就南辕北辙了。一派认为,中国改革的成功在于“中国模式”,问题出在市场化太过了,因此,他们强调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坚持“中国模式”。另一派则认为,中国改革的成功在于放开市场,问题则出在政府控制得太多,市场化改革没有完成,仍处于“半控制,半市场”状态,未来的方向是完成市场化改革。吴敬琏先生是后一派观点的代表,83岁高龄的吴先生以他对市场经济改革的呼吁感动着我们。

吴敬琏与马国川最近出版的《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一书,回顾了中国所走过的改革道路,说明了中国下一步该如何走。吴敬琏是改革的亲历者,他们对改革历史的回顾,不仅让我们体会到改革的艰难,也使我们看到,哪些改革是正确的,哪些是不彻底的——虽然推动了改革,却为继续前进留下“隐患”。

中国改革被称为“摸着石头过河”,这并非不明白改革的最终目标。邓小平在1979年就提出了实现市场经济的目标。但要在一个从没有市场经济的国家、在一个以市场经济为敌的时代推行市场经济,极为困难。于是中国采用了渐进式改革的方式,也就是不得不采用迂回的、让步的方法。这种渐进式改革,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实现了今天的伟大成就。但几乎每一步改革都不彻底,这就留下了一下又一个“隐患”,积累到今日,就引发了各种问题。

中国当前各种问题最基本的根源仍在于“半控制、半市场”的体制。这种体制的形成,从远的历史来看,中国有二千多年专制皇权统治历史,这种体制的政府是要控制经济并抑制民间经济的。中国从来没有经历真正的资本主义,这使得中国人不习惯市场经济。从近的历史来看,解放后学习苏联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政府也迷信自己的力量,对放任市场调节有一种天然的逆反心理。三十多年前启动的改革,其特点,是由上至下、由政府主导的。政府官员也有自己的既得利益,让市场做主,就会意味着权力的失去和利益的受损。所以,改革中的每一步都要向这些既得利益者让步,保证他们权力和利益,尤其最近又造出了“中国模式”的神话,这就使维护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权有了合理性。既要维护政府的权力,又要有市场,妥协的结果只能是“半控制、半市场”了。《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从各个方面说明了当前这种体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及所引起的问题。

中共十八大指出中国当前改革的关键是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就是缩小政府的权力,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扩大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看来完成市场经济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吴敬琏和马国川提出“重启改革议程”。这种“重启改革议程”不仅包括要“改变固有经济对重要产业的垄断”和“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等深化市场化的改革,而且还包括完善以“宪政为中心的政治改革”。

达成共识并不难,难的是行动。愿今年成为“重启改革议程”的第一年。

《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
作者:吴敬琏 马国川
出版:三联书店
定价:30元
《巴黎神话:从启蒙运动到超现实主义》
作者:[法]帕特里斯·伊戈内
出版:商务印书馆
定价: 68元
巴黎是各种社会思潮与新思想的发源地,是世界的神话之都,无尽变动中交叉着集体想象和个体想象。
《让“死”活下去》
作者:陈希米
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
定价:32元
史铁生一直是个缺席的在场者,他依然是妻子心目中实实在在的一个对话者,倾听者。
《我不会对你们说谎:吉米·卡特总统白宫日记》
作者:[美]吉米·卡特
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
定价:69元
美国第39任总统多次访问中国,其回忆录见证“政治的信念”和“民主的细节”,披露邓小平时代中美建交秘密过程。
《圣雄修身录》
作者:[印度]甘地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定价:25元
圣雄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可以从这面镜子看到自己的美丑善恶,一旦这面镜子碎了,他周围的人们就失去了一个光辉的真理形象。
《夏日谎言》
作者:[德]伯恩哈德·施林克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定价:33元
围绕“谎言”这个关键词的七个哀伤故事,探究生活中真相与谎言之间的微妙关系。

猜你喜欢
吴敬琏议程定价
扫地
欢迎选购
欢迎选购
最新出版图书
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议程
阿塞拜疆向联合国提交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规划报告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辑解读
吴敬琏 耄耋老人再呐喊
How to SuStain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