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平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第一册第96~97页及练习十七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教学以及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得出9加几的方法。
2.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地计算9加几的口算。
3.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得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及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20根小棒或20个圆片),10盒装的钢笔2盒。
【教学过程】
一、准备性练习
1.师出示卡片9+( )=10,指定学生回答。
2.课件出示
二、情境引入新课
1.师: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20以内的加法。
出示课件:运动会场景画面,同时配上比赛场面的画外音:“现在学校运动场上正在进行的是一年级组60米跑、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踢毽子等比赛……”在学校操场上有几个同学正在为运动员准备饮料。
2.师把学生目光引向画面左边的饮料问题,提问:还有多少盒饮料?
3.让学生理解“凑十法”
①学生用学具小棒操作,左边9根,右边4根,然后移动4根中的一根到9根中凑成10,再加上右边余下的3根。
②师拿出一盒9支装钢笔盒一盒(拿出一支),另外再拿4支钢笔,让学生上台操作“凑十法”,学生边操作边说出自己利用“凑十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4.让学生再看课件,闪动踢毽子和跑步的小朋友。
师:踢毽子和跑步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从课件收集数据;踢毽子的有9人,跑步的有6人。
师:求踢毽子和跑步一共有多少人,就是要把踢毽子的9人和跑步的6人相加。
5.师小结:课件出示9+6=15(人)。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加数都是几?(学生回答)
师引出课题:9+几(板书9+几)
三、反馈练习
1.练习十七第1题
①让学生看图说题意,再填写算式;
②然后说说自己加的过程,集体评议、订正。
2.练习十七第2题
①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②让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9加几
【教学设计意图】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至20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作为基础,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旧知识的巩固及新知识的衔接。通过复习9+( )=10及9+1+2、9+1+5、9+1+7、9+1+4的计算方法,引入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2)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用小棒、用圆片摆出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了加强,同时学生对9加几的理解得到进一步的加深。
(3)多媒体课件富有情趣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4)计算方法多样法,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更合适的计算方法。
(作者单位 江西省武宁县新宁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