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承的“思维关怀”

2013-05-17 01:44罗柏生
考试·综合 2013年7期
关键词:于永正轴对称思维

罗柏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42-01

听课,我们常可以听到数学老师这样"抱怨":一节课,就只看见或听见语文老师抓住一两段话(几句话),要学生这样读那样说……读得说得很热闹,可就是不知道语文老师到底要干啥!

隔"行"如隔山!可教育本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的学科之间还不至于到"听不懂"的"境界"!各学科之间应该有一条通向"罗马广场"的大道?为此,笔者思考:这些"热闹"的背后应该有哪些高质量的思维活动?这些思维活动又可从何"管窥"见之?

1直击主题,切"兴趣之脉"

笔者曾在电子档案中,观摩了南京魏荣葆老师执教的《父亲》一课,这个《父亲》不同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是由一个来自于六十年代的作者撰写的又一篇散文。文章长,跨度大,文章叙述的生活和情景又距离学生现有的生活十分遥远,为此,执教者要带领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有一定的难度。但该老师很智慧地"大刀阔斧"一番,采用了"跳跃式"的阅读方法,安排了"走进父亲""走进作者"两个教学环节,带领着学生逐步走进文本,真正地实现了"散文散教""长文短教"的教学理想和追求。

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直击主题,切中文章的"命脉",执教者课堂伊始就很直白地告诉学生,古有李白等诗人在自己的诗歌中描述过"父子之情",近代随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父亲》问世后,后人便不敢触及"父亲"题材了,可本文的作者却在文中说"朱自清的《背影》,十年后,我读了,我感到一阵震撼,但并不如何感动。朱先生虽然把父亲的背影写得沉重、深情,但他的父亲毕竟不如我父亲苦难……是我生命的里程碑。"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作者敢于将他与大作者笔下的父亲进行如此的一番比较呢?言罢,学生的内心顿时疑窦众生,学习本文,探究"父亲"这一愿望也就油然而生了。

执教者成功地利用了高中生"挑战名人"的"叛逆思维",激发了学生探究本文的意愿,在最短的时间内降服了学生并成功地聚焦本堂课的"思维点",可谓"匠心独到"!为此,不论何学段何科目,都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学生走近本堂课的兴趣点,课堂伊始,就要围绕这些真实、有力的学习"原点" 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

2逐层感官,搭"体验之脉"

在过去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朗读方面的指导,往往只注重朗读技巧的辅导或是僵硬地迁移文章的思想感情,生硬地要求学生"这样"或"那样"地读,忽略了学生自主感受的情感需求,所以学生对文章的朗读往往是一种"公式化"的"有个性"的朗读模式,《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有个性化地朗读文章"的目标要求却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和有效的突破。针对这一现象,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时,遵循中段学生情感体验的心理规律,给予了有效的突破:

第一层次,以课件为铺垫,为学生的体验创设高效的视听环境,做好情感体验的准备工作;第二层次,以关键词为重点,品词析句,激发学生表层信息的情感体验;第三层次,师生合作,整体朗读,提升情感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师生合作",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分角色朗读,而是学生每读一句,师就声情并茂地紧述自己的感受,这样历经几个"回合"后,学生在这样的语言环境和声像环境的暗示下,对这种情感的体验已是水到渠成,无须他人再推波助澜了。在这三层体验的安排下,教师悄悄地将一层层情感面纱揭下来,还以学生一个清晰、明朗化的情感世界。

该教师就这样地以情感体验层次为突破口,真正有效地落实学生朗读个性化的要求。为此,笔者思考着:谁能说语文课,数学老师就无法听懂呢?若语文教师在备课之际,就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种种"思维层次"备课,而其他学科的老师们在听课之时,也能透过执教教师的一些所谓的读的"热闹"表象,去感受学生的体验及思维层次,那么一条通往教育彼岸的"罗马大道"不也逐渐呈现在众师面前了吗?

3暴露思维,诊"原态之脉"

近年来,在"以生为本"的课堂上,人们被教师的人文关怀"感动"着。可同时人们也逐渐发现,孩子那"最初的""开始的""根本的"东西在课堂上都已"销声匿迹"了,都被课堂上"普遍的""整体的"表现给替代了。笔者不禁在问"人文关怀,难道就要忌病讳医?学生的错误性理解难道还要小心'掖藏'?"若是这样,那么我们的教育是永远无法抵达教育的彼岸的!

一线数学老师反思:《轴对称图形》这堂课我已数次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很好,似乎对"轴对称"的概念掌握得很好,但一旦在实践中,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就分辨不清,对问题的实质又把握不清了……所以,我在新授伊始就让学生凭借以往的印象,对一些"轴对称图形"和"类似轴对称图形"进行"是"与"否"判断,而后不急着评价正确与否,而是让学生带着各自的猜测和想法进入后面的学习环节……随着概念的逐渐明细,孩子的问题也就彻底地暴露出来了,在纠正的过程中,孩子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把握也就准确了。

名师于永正《杨氏之子》片段教学:

于永正:"我知道你们肯定是有备而来的了,那咱们比一比,看看是你们读的更好还是我读的更好?"

学生"面面相觑"

于永正:"怎么了?你们预习过了吗?"

学生:"预习过了(小声地说)。"

于永正:"预习过的同学请举手,举高点!"

全班举手

于永正:"那咱们就开始比吧?谁先读?"

学生无语。

于永正:"那我先读吧。"

……

在于老师的整堂课中,他没有刻意地教孩子要"这样读"或"那样读",而是在和孩子的交流互动中,发现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在"比一比"的过程中不断地互相欣赏、互相提建议,一起攻破古文的朗读难点,一起找到朗读古文的"原点"……整堂课,教师一直在耐心地与孩子交流、引导,再交流、再引导,没有一句"孩子,你要向老师这样读"之类的话,不露痕迹地教会孩子读古文。孩子们也读得很开心很尽力,也很有收获!课堂教学可谓高效,教学艺术可谓高超!

以上两位不同学科不同知名度的教师,他们教学的共性在于课堂上都极力地"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状况:不会的,再来一遍;错误的,呈现出来!这样,课堂上教师始终都在根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最初的、最直接的"原点思维"调整教学节奏,教学侧重点,让学生在教师思维的"关怀"下,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考状态。

4凸显基调,扣"境象之脉"

教师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将教师定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笔者以为,这"工程师"还必须得建立在"裁缝"和"编辑"的基础上。笔者常感觉到不论任何一节类型的课,原本都可向学生们呈现出一种事理之美、形式之美,可经授课教师们一堆砌或一裁剪,顿失"原味",真有"剪刀+浆糊"之嫌!为此,笔者思考着,这种逻辑形式、逻辑色彩究竟藏于课堂的何角落呢?

言意共生!常言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原点和归宿"。可笔者以为,一切学科的教学均要历经"言"到"意"的一个生成过程,只是,不同学科的特性导致了"言"的形式不同,有的是具体的语言文字,有的是抽象的数字、字母、线条等符号,有的甚至是一些器械……但不管怎样,教学都要借助"它们"勾勒画面来"生成"意之境!为此,任何一学科都要在借助这些符号、文字,再依据其内在性质的联系,形成一种有目的的连贯性"镜头",从而形成一种镜头转换的逻辑关系,这样学生的思维"脉络"方清晰可见。而这种逻辑关系的呈现,则靠镜头之间的转换来达成了。可在小学阶段,多数教师无法领略到这种"逻辑意识"的重要性,尤以古诗文的教学为突出。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送元二使安西》时,为了达到"言意共生"的境界,她从文中摘选出客舍、朝雨、柳色新、一杯酒等送别元素,并对这些元素加以拓展,力图打造出一个饱满、惆怅的离别画面。单看每个元素的片段都是尽显凄凄之美,可数个画面依次呈现后,留给学生和听者的又是什么呢?那就是,由一团美丽的色彩交织而成的的一幅抽象画面。画面上,几幅美丽的离别画面"热情"地"加叠"在一起,学生的脑海里已无最初的清晰、婉约画面,依稀可忆的是几个基本元素的模糊影子……显然,这样抽象的画面,是不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性思维的特点。

为此,笔者以为,任何一堂课都需对教材若干元素进行有效的"混搭"呈现,将手中的"珍珠"用一根通体明朗的"神脉"相串联,让这些珠子在其简约的"相连"后,尽显"大珠""小珠"之风范,而不是一味地任其 "大珠小珠落玉盘"!

5尘埃落地,启"生活之脉"

"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于人文性较强的文章里头所蕴含的哲理,"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付诸实践或有价地指导其人生"却是整个教育的难点。为此,如何在课堂上自然、真切地解决这一难题,如何将课堂理论与生活实践勾联在一块儿了?这样的"思维联系点"在哪呢?

一位教师在执教《金子》一课(第二课时)的课末小结中谈到,"这节课,通过学习你们悟到了什么道理?"学生兴趣盎然地发表看法,师听后,用很高兴、很欣慰的语气告诉学生"同学们,这都是你们经过自己努力悟出的道理,这是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找到的'真金子'。"教师一语道破,学生恍然大悟--"啊,原来这种学习体会也是金子,原来真金子就在我们生活的周边!只要我们肯努力并善于发现,我就一定会成功!"

教师就这样有效地将课堂理论与生活实践勾联在一块儿了,为学生不露痕迹地创建了一块生活的教育平台,改变了以往"说归说,做归做"的剥离状态,这样,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课堂上,教师,应是适度的组织引领者,而不是包办代替者;课堂行为,应当是学生自主探究、有所发现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全盘授予的讲说过程;交流,则更应当是民主治课、平等对话……总之,课堂教学的初衷目标、终极目标及过程性目标都对教育提出了"师道·原点"的生本性要求。

猜你喜欢
于永正轴对称思维
说说轴对称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于永正从教年记
不忘传承 砥砺创新
——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研究掠影
于永正纪念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