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农村小学生心理不健康因素的形成与对策

2013-05-16 10:30李建哲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心理对策

李建哲

摘要:环境造就人,农村偏僻、闭塞、经济欠发达,文化不发达;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的今天,很多人疼爱孩子漫无目的,严重影响着新一代的健康成长,目前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当引起老一代人(孩子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改变“疼爱”孩子的思想和方式。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心理 不健康因素 形成 对策

现代农村孩子一旦生下来就是“掌上明珠”,大多数都处于“4+2+1”人生活的家庭环境中,即四个老人的儿女结合后所生的一个孩子模式。这样的孩子走进学前班踏进小学校,才六到七岁,时时刻刻都有人呵护。虽然也有不属于“六个大人模式”的家庭孩子,属于多子女家庭的孩子,但他们生存在这种有很多“独生子女”式“掌上明珠”环境中的农村小学生,经常被宠或受宠,显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了,心理都存在着这样那样不健康的因素潜滋暗长,或脾气太大,或挑食厌食,或骂人打人、或结伴逃学、或秘入网吧……等等不良行为,致使“四老”、“两小”六位家长欲哭无泪、欲罢不能,甚至产生“小两口”报怨“老四口”把孩子惯娇坏了而关系不和以至于僵化。为扼制这种现象的发生,教育好下一代身心健康成长,“六位家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的分析主要是后天因素造成的,尤其家庭因素所致。

一、农村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形成原因

1、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现在农村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父母、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更多的“关爱”,是家中的“小皇帝”,长辈们的“掌上明珠”,特别是很多家长外出打工,长年不归,子女的抚养和教育责任完全落在祖辈(爷爷奶奶)身上,溺爱骄惯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子女任性自私、傲慢无理、贪图享受,生活在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环境当中,遭遇挫折、经历困难的机会很少,一旦遭到失败或失意,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相反,个别家长在管教孩子时实行专制政策,把孩子装在思想牢笼中,对子女压抑式的束管而不能沟通,使思想缺乏灵活,自卑感强、怯懦性大、对立面深等等问题。

2、期望值的过高要求如今很多家庭家长(或监护人)“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期望值过高,学习成绩已经成为农村有学生的家庭互相攀比的一个重要内容,孩子一旦走进学校读书就成了家长们比较的对象。个别家长只盯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放,不能综合考虑孩子的智力、学习方法及生活环境,孩子达不到自己心中的目标,就非打即骂;相反,如果达到了自己的要求,笑容可掬,物质奖励(甚至金钱诱惑)。前一种现象导致子女自暴自弃、退缩不前和失魂落魄;后一种现象造成子女高傲自大,肆意放纵和随心所欲。两种现象都造就子女心理不健康因素,不具备健康成长的有利因素。

3、劣环境的家庭影响①家长(或监护人)行为恶劣、举止粗暴、语言污秽都对子女的成长不利;②家庭残缺(指单亲家庭)或多或少给子女心理因素有影响;③家庭关系不和(夫妻关系)也对子女的心理有所伤害,因为子女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调教。

二、怎样预防子女心理不健康因素,应采取哪些相应的对策呢?

一是理解和尊重孩子孩子的反逆、不乖和不轨都因家长过宠过溺所致,这是外因造成的,其内因原因则来自生理的压力感受和心理的不平衡造成。对于不恰当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后果,不论哪一代家长都应极早自省,承担各自的责任,并且及时地采取两代人的“合谋”与“共应”,共同承担起挽求孩子的责任。①尊重孩子的“生活权”,应该孩子做的,家长不要代替,比如穿衣、吃饭、洗脸、梳头等;②尊重孩子的“说话权”。孩子应该向外人表示亲切、问候及陈述时,家长不能抢着“代言”,即使说错了,要诚实和气纠正,不能呵斥,更不能咒骂;③尊重孩子的“走路权”,孩子在应该走的时候,让他们自己自由行走,有危险的路段作些监护,不要车来车去而接来送去,最好是拉住他的手过马路或走过有危险的沟坎。

二是对孩子的期望值符合事实从新课程改革的观念出发,素质教育才是每一位家长对待孩子读书成才的新标准。首先准确把握孩子的智力程度,正确引导和指导,心中默记古训“不成才即成人”;其次合理思量孩子的出路,从新课程改革的内涵出发,就是让孩子发展个性,展示特长,并且有理有据地选择发展空间,提高素质选择出路;再次不能放任自流,把孩子有效的智力浪费掉,也就是对孩子降低期望值,这样孩子不能努力奋斗,也就失去奋发有为的机会;最后,家长应随时与教师交流,掌握孩子的“动向”——升值动向和降值动向,孩子是在降低奋斗精神还是加强奋斗力量等。

三是改变能够改变的家庭环境影响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这话具有合理性。

1、家长应自我改造个别家长言行不一致,孩子面前一套自己做着另一套,孩子也跟着不诚实做人做事。这样的家长应从电视节目里参考一些内容、也应从社会传言中明确生活的目标、还应从家族的发展中看“透”一些现象,改造自我,给孩子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2、家长应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作为一家之长,搞好家庭团结、营造夫妻和睦是首要目的,以期共同热爱家庭教育孩子,使孩子在“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3、家长应孝敬父母团结邻里个别家长自己不孝敬父母团结邻里,还指导、指使孩子咒骂爷爷奶奶并与邻里为“敌”,导致“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子不仁儿混蛋”的“恶性循环”后果。相反,家长上敬父母下爱孩子、外友邻里内尊妻子,孩子就会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邻里友好中受到自然而然的熏陶,健康顺利地成长。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生心里不健康因素的形成与对策要从第一学校——家庭重视开始,学校才能在“接手”之后教育成长,并且在这个阶段还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密切配合,家长与教师的广泛交流、孩子与教师之间与孩子与家长之间真诚一致,才能在造就未来与希望——孩子的身上促进发展形成共识!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生心理对策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心理感受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