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崇文,佟斌,王宇飞,刘凯东,张露,韩爽
(1.辽宁省锦州市第二医院脊柱骨科, 锦州 121002; 2.辽宁省锦州市妇幼保健所,锦州 121000)
关于腰椎矢状曲度在国内外的一些文献上有所研究,但对于腰椎骶化者,研究并不多见。2008年1月~2011年1月作者对腰椎骶化者测量腰椎矢状曲度,并与正常人相比较,为探讨其易发腰腿痛疾病的原因分析提供形态学基础,并提出新的分型方法,以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在急诊科主要因外伤患者,行X线检查发现腰骶移行椎222例[1]。按照Castellvi等[2]标准选出腰椎骶化者Ⅰ型37例(A组),其中男25例,女12例;平均年龄35.7 (18~57)岁。Ⅱ、 Ⅲ及Ⅳ型45例 (B组),其中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38.5(20~60)岁。在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正常成人50例 (C组), 其中男27例, 女23例;平均年龄37.1(25~58)岁。各组间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上述各组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上,60岁以下;②排除严重腰腿疼痛,外伤及畸形;③排除髋部疾病及双下肢不等长者。
三组均摄站立位腰椎正、侧位片。在侧位片上测量以下参数:① 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 LLA): A组和C组选择L1与S1上终板的夹角(图1); B组选择L1与L5上终板的夹角(图2)。② 骶骨水平角(sacrum horizontal angle, SHA):A组和C组选择S1上终板与水平线的夹角(图3);B组选择L5上终板与水平线的夹角(图4)。③ 腰骶角(lumbosacral angle, LSA) :A组和C组选择L5下终板与S1上终板连线的夹角(图5);B组选择L4下终板与L5上终板连线的夹角(图6)。 ④ 腰椎曲线指数(lumbar curvature index, LCI): A组和C组选择自T12椎体后下角至S1椎体后上角作一连线, 此线与腰椎各椎体后缘连成弧线, 测量由弓顶至上述连线的最长垂直距离(图7); B组选择T12椎体后下角至L5椎体后上角上述所测得数值(图8)。 数据均由三人测量,取平均值。
三组测量结果比较见表1。 B组与A组相比较, LLA、 SHA及L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与B组相比较,LLA、SHA及LCI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A组与C组相比较,各参数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LSA数值相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图1 A组和C组LLA测量方法
图2 B组LLA测量方法
图3 A组和C组SHA测量方法
图4 B组SHA测量方法
图5 A组和C组LSA测量方法
图6 B组LSA测量方法
图7 A组和C组LCI测量方法
图8 B组LCI测量方法
组别例数LLA(°)SHA(°)LSA(°)LCI(mm)A组3746.48±10.25∗37.46±9.78∗10.97±6.2419.87±2.62∗B组4531.96±7.5724.36±8.179.78±4.4315.67±7.31C组5047.09±11.72∗38.16±10.01∗11.32±5.9220.63±1.74∗
注:*,与B组比较P<0.05
腰骶部移行椎是较常见的发育异常,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外学者McCulloch等[3]报告为100%,Weiner等[4]报告在107例中有12例,占11.20%;国内学者陈勇等[5]在4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发现腰骶部移行椎35例,占8.41%;孙刚等[6]在其2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发现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为35%;孟钢等[7]报道同期腰椎间盘手术132例,发现移行椎26例,占19.7%;戴力扬等[8]报告正常人组发生率为15.8%,腰腿痛组则为35.1%,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谭福泉等[9]报告200例中典型腰椎骶化70例,占35%;王东来等[10]报告200例腰痛中有82例移行椎,发生率为41%,而腰部手术78例中有腰骶移行椎40例,占51.3%。作者等研究发现[1]正常人群中发生率为10.02%,而腰腿痛组为27%,显示腰腿痛患者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说明腰骶部移行椎与腰腿痛疾病有一定相关性。
目前腰骶部移行椎以Castellvi的分类方法最为常用, 其分型仅凭X线正侧位片。其中, Ⅰ型根据为横突发育异常; 横突肥大呈三角形, 其宽度超过19 mm。在临床中, 作者曾对Castellvi分类Ⅰ型进行CT三维重建及MRI检查, 与正常人群解剖形态相比较, 除横突异常外, 其他部位无明显区别,且横突与髂骨及骶骨无接触。本组在进行腰椎矢状曲度(LLA,SHA,LSA及LCI)测量发现, A、 C组上述各数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即Ⅰ型与正常人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B组即Ⅱ~Ⅳ型相比较,LLA、SHA及L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A在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能是B组L5与骶骨融合后上椎体间隙运动代偿的结果。腰椎矢状曲度的改变是腰椎疾病和腰腿疼痛病人的常见病理改变之一[11]。矢状曲度对脊柱的稳定和平衡等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与脊柱结构改变相关的疾病,在负重及过度活动情况下更易出现临床症状。国外Santavirta等[12]在分型上也未将横突发育异常, 其宽度大于19 mm作为一个类型, 而是根据横突与骶骨/髂骨形成假关节或融合分为5个类型: ①Ⅰ型: 单侧横突与骶骨/髂骨形成假关节;②Ⅱ型:双侧横突与骶骨/髂骨形成假关节;③Ⅲ型:一侧横突与骶骨/髂骨形成骨性融合; ④Ⅳ型: 一侧形成假关节, 另一侧融合; ⑤Ⅴ型:双侧横突与骶骨/髂骨融合。但上述分型未能明确移行椎板间盘的情况。杜心如等[13]研究显示:Castellvi分类的Ⅱ型移行椎板间盘完整,除横突与骶骨形成假关节外, 有完整的上、 下关节突关节。大约50%的Ⅲ型移行椎中存在不同程度残存椎间盘,另50%其椎体与骶骨融合。Ⅳ型移行椎则与Ⅲ型相似。故作者建议采用下列分型,共分5型,其中Ⅰ、 Ⅱ、 Ⅲ、 Ⅳ型又各分为两个亚型: ①Ⅰa型: 单侧横突与骶骨/髂骨形成假关节;Ⅰb型: 双侧横突与骶骨/髂骨形成假关节。 ②Ⅱa型: 一侧横突与骶骨/髂骨形成骨性融合,移行椎间有完整间盘;Ⅱb型:上述情况和移行椎间残存或无间盘。③Ⅲa型:一侧形成假关节,另一侧融合,移行椎间有完整间盘;Ⅲb型:上述情况和移行椎间残存或无间盘。④Ⅳa型:双侧横突与骶骨/髂骨融合,移行椎间有完整间盘;Ⅳb型:上述情况和移行椎间残存或无间盘。⑤V型:除上述以外的骶椎腰化。这样分型具有全面性,既可用于腰椎骶化,也可用于骶椎腰化,并且易于理解和记忆。新的分型是以腰椎活动节段是否增加或减少为标准,将上述情况及椎间盘情况概括进来,临床可操作性强,更有临床指导意义。总之,任何分型均有待于指导临床应用,并有待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充实。
[参考文献]
[1] 陈崇文, 佟斌, 陈志勇, 等. 腰骶移行椎X线分析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2,16(5):352-355.
[2] Castellvi AE, Goldstein LA, Chan DP. Lumbosacral transitional vertebra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lumbar extradural defects[J]. Spine (Phila Pa 1976), 1984, 9(5):493-495.
[3] McCulloch JA, Waddell G. Variation of the lumbosacral myotomes with bony segmental anomalies[J]. J Bone Joint Surg Br, 1980, 62-B(4):475-480.
[4] Weiner BK, Walker M, Fraser RD. Vascular anatomy anterior to lumbosacral transitional vertebrae and implications for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J]. Spine J, 2001, 1(6):442-444.
[5] 陈勇, 王东超, 单玉良, 等. 合并移行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定位体会[J]. 临床骨科杂志,2000, 3(1):47.
[6] 孙刚, 董泳, 孙国超. 腰脊柱结构与椎间盘突出症关系的X线研究[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997, 5(3):167-168.
[7] 孟钢, 路学一, 赵尔弘.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骶移行椎手术中间隙定位(附26例报告)[J]. 哈尔滨医药,2000,20(1):18.
[8] 戴力扬, 贾连顺. 腰骶移行椎与腰痛的关系[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8,16(3):241-243.
[9] 谭福泉, 徐建平. 腰椎骶化与88例腰痛的临床分析[J]. 中国骨伤,2001,14(11):699.
[10] 王东来, 黄士中, 乐林山. 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探讨[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2, 2(3):110-113.
[11] Harrison DE, Cailliet R, Harrison DD, et al. A review of biomechanic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rt I: spinal canal deformations resulting from changes in posture[J]. 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 1999, 22(4):227-234.
[12] Santavirta S, Tallroth K, Ylinen P, et al. Surgical treatment of Bertolotti's syndrome. Follow-up of 16 patients[J]. Arch Orthop Trauma Surg, 1993,112(2):82-87.
[13] 杜心如, 赵玲秀, 赵离钟, 等. 腰骶移行椎椎体及椎板的形态学特点及临床意义[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9, 27(2):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