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评价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明确规定了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对中职学校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贯彻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建议与对策,对促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中职学校更好的实施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字:中职学校;《标准》实施;问题;对策
前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主要是的是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个体在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能促进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目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已在全国中职学校贯彻实施,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拟就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研究对策。
一、中职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现状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出台,受到了全国各级各类中职学校的重视和推广,并在一部分学校率先实施。首先,各职业学校通过《体质健康标准》的宣传,让职业学校的学生能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体质的健康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的重要作用,各职业学校制订了各项具体实施措施和评价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实施的效率,各地市教育局还为各职业学校调拔了体质测试仪器,同时教育部和各地市教育局成立了数据管理中心,能较精确的了解各职业学校的体质健康现状.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推行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发展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体各项综合身体素质,而且对中职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有了更为明确具体的健康要求。《健康标准》改变了体育应试教育的模式,同时可以使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考试模式和教学方法做有效的区分,让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更能突现职业的特色,达到新时代对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要求。职业学校教师可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生,根据学生专业特点选择不同的练习和测试项目,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得体质健康测试更有目的性,更能显示教学效果和课堂分析,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有目的性、针对性。
二、职业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生不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学习成绩不理想,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的学生,部分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存在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学生的这个特点就决定了学生对《体质健康标准》会容易产生不重视的情况,往往学生会认为这种测试没有实际意义,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作为全国体质测试项目而制定出的评分标准,学生也都会以只是达到及格线就行,往往不会对自己提出高标准的要求。
2.职业学校场地器材不足
学校体育场设施等硬件设施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前提,也是执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实施体育新课程的根本保证,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多少是学校体育教学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而体育场地与设施也是学校体育工作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是否完善,配置是否科学合理,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是否做到位,会对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职业学校的大量场地用来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校内用来作为学生体育锻炼的体育设施与场地少之又少,学校的经费也往往都是向校内各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倾斜,这就难以保证职业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
3.《健康标准》与当前职业学校学生专业现状不配套
职业学校的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基本上是体力劳动,所以更加需要一副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不仅仅是学习的必要条件,更是未来更好工作的基础。目前我国职业学校健康标准实施的现状,虽然说增加了锻炼效果好、实效性强、简便易行的锻炼项目和少数运动技能项目,也设置了必测类和选修类项目,能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来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但是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更进一步的职业学校学生相关专业的锻炼方法和手段还是相对匮乏,对于学生以后所从事职业的技能专项能力的提高缺少相应的提高手段,这无疑是与职业学校学生所学专业的现状存在着不配套的一面。
4.体育教师不重视《体质健康标准》
《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是对学生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等身体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由于每年的测试过程中各学校都会制订固定的达标、优秀、良好率,这就会往往造成体育教师完成相应制订的任务就可以了,使得体育教师产生一种完成任务就可以的思想,容易产生一种懈怠心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和课外活动中不重视对学生的体育锻炼的量与强度提出硬性的要求。所以,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没有产生应有的推动教学的作用,上报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会容易成为一种形式。
三、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效措施
1.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要使学生感到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 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良好的态度才能养成。如果学生对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学习目标明确,他会努力学习,学习态度是积极的。教师可以采取举例的方式,说明进行体育锻炼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启发:①体育锻炼首先是个人成长和学习文化知识的需求,没有一个身心健康的身体,就不能保证自己能健康成长和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②体育锻炼是学生升学深造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
2.体育课程器材建设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职业学校体育器材硬件设施普遍不足,各地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的领导应该把购置和建设职业学校体育器材的计划提到议程上来。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相关部门应对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建设的发展要制定总体规划,应该规定学校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的最低比例,根据教学和训练需要,有计划、有目地的发展和提高。各学校在现今存在的体育专项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要购进大批量的体育器材是不现实的,那么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现有的体育器材的管理与维护,派专人学习体育场地器材维护的相关知识,派出专人负责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维护,这样不但能延长体育器材的使用年限,还可以节约购进体育器材的成本。同时提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自制坚固实用、成本较低的体育器材设施,从而保证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活动的需要,面对现有的体育场地和器材,如何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我们必须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有机地融合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让场地和器材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真正地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满意度,并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提高体育教学的综合效益。
3.加强职业学校的校本教材开发力度
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应该把时间多花在安排在探讨校本教材上面,研究教学内容,研究符合本校本地区实际的校本课程资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精准地掌控教材的本质,才能确定适当的教学内容,挖掘出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的课程资源,才能完成教学计划中制订的教学目标。而这一切就需要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生成性资源,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教师是学生生命发展的激活者,是学生人生的对话者,所以说,教师如果不应该仅满足于以往的教学经验,而应该对以往的教学经验不断的进行反思,不断的进行思考,这样才能从经验中吸取精髓,教师自身素质才能不断的得到提高与发展。因此,作为体育教师有主动研究思考的意识,要对自己的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行动,对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自我反思,对在实践中使用的教材所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梳理,并且要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论,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得到不断的进步,才能不断的提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更好的研究教材,挖掘出合理的课程资源,同时教师自己也能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迈进。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以及课堂的实际灵活地驾驭教材,教师应该以现有教材为依据,广泛的涉猎相关的教学资源,比如可以从网络、报刊杂志等等途径,对教材适当的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
4.改进和提高科学的检查和评估手段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期末综合考核和毕业成绩考核时,可要求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纳入其中,制订具体的评定优秀、良好、达标评分细则,使学生在思想行动上给予重视。要求学校公布班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包括: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肥胖率、平均分等重要数据。同时要求将测试的数据结果,以书面形式通报给每位家长,以引导家长对孩子健康状况的重视和支持,形成家校联动,综合改进提高学生健康状况。学校要与班主任(体育老师),签订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目标提高”责任书,对体质健康标准的数据提出具体的要求,并适当与学期考核挂钩。
参考文献
[1]季钢,侯令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中学实施中的问题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季钢,卜淑敏,朱浩.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理性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周志明.Excel2000在学校体育达标工作中的应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1年03期
[4]田延,贺辉,王幼军.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选择项目依据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1999年01期
作者简介
梁日忠(1976—),男(壮族),籍贯:广西 单位: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