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立
吴国立/福建理工学校讲师(福建福州350002)。
伴随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由德国著名职业教育专家Rauner教授创立的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型成为当前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改革的主流。那么如何建立具有中职学校特色并且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培养学生真正的职业能力是专业改革的关键。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是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引入的,在工作过程中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每项专业知识都是职业能力的体现。它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进而将学习领域通过课程开发具体化为学习情景,在学习情景中完成与本职业紧密相关职业、生计、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见图1:
图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关系图
行动领域(工作任务):是工作任务的职业情景,它是与本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生计和社会行动情景中构成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的总和。
学习领域(课程名称):是一个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描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三部分构成的学习单元,它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
学习情境[1](实施方案)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适当有效的转换,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例如:案例、任务、项目、产品等。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它具有综合性、动态性、相对稳定性三个基本特征。[2]整个工作过程需要学生具备知识、技能与态度综合能力,因此可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方法能力;工作流程按照“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步骤开展,具有相对稳定性。
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及其实现,建立在良好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教学实施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凸显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课程体系建设重点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按照工作岗位的设置要求,建立基于“网络规划——网络建设——网络维护”为基础的工学结合的网络课程体系。确立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为背景,建立以网络综合实训项目为核心,以网络设备配置、网络服务器架设、网络综合布线、网站建设、网络管理与维护为专业主干课程。体现具有工作导向和专业核心岗位技能要求,突出学生实操能力,建立以培养学生具有知识、技能、态度三位一体素质结构为目标的项目贯穿式的实践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总体思路,以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为核心,将职业岗位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融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中,设计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学习领域。详见图2:
图2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专业课程体系
为了达到学习领域设定的培养目标,同时有利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教学工作。[3]必须将设定的学习领域通过课程开发,以企业的工作过程及工作过程中的任务、环境为基础,设计教学化的学习情景。但必须注意的是每个学习情景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它可以以项目、任务、案例、工作过程等为载体。
1.基于工作流程的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景可以按照企业工作流程进行设计,教学中分组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方式,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例如:培养学生网络规划的职业能力,在《招投标》学习领域中,按照工作流程先后进行学习情景的设计,详见图3:
图3 招投标学习情景设计
按照招投标的工作流程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同时在分组教学中可以互换角色,培养学生方法能力(计划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情感态度),以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2.基于递进式的学习情境开发。根据学习客观规律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递进式设计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反复实践达到能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在《网络综合布线》学习领域中,递进式设计学习情景,详见图4:
图4 网络综合布线学习情景设计
这种按照递进方式进行的学习情景开发,学生能在不同情景中反复学习、反复实践进而在头脑中形成头脑风暴,收到良好的效果。
充分利用企业在技术、资源的优势,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基础,根据学校自身特点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发展。教材的编写与资源的开发要体现本课程的性质、设计思路、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内容标准。在网络搭建项目中《网络设备配置》由主讲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开发,充分体现课程设计思想,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将本课程涉及到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任务,按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认证,编写教材及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设网络资源项目库、课件库、实训指导书、电子书籍、自测题库、教学视频、网络课堂、在线学习等网络资源,学生可基于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全方位地满足了教学和学习的需要。
在校企合作开发精品课程基础上带动师资培养。培养一批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与较强的教学能力,较高的实践技术与能力,能熟练利用Packet Tracer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演练和拆毁重建,能进行项目的需求分析,能进行网络连接结构的规划,能进行网络设备的相应配置具有较高实践能力是专业教师。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对于学生的进行多角度的评价。校内通过过程性评价与成果性评价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通过评价充分体现实训是职业学校学生实践技能教学主途径,通过实训掌握基本职业技能,使教学与生产初步对接,是学生走向企业生产实践的预备岗位。在校企结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过程中引入行业评价。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必须以企业(行业)评价为依据,通过行业认可程度、岗位适应能力、职业资格证书(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作为硬指标进行全方位评价,提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实效,从而构成由学校、企业、学生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能否有效实施,关键取决于学校软硬件建设。软件重点为专业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是否开发出合适的校本教材。这些都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实践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良好教学理念的专业教师队伍。在硬件上根据网络专业特点,需要根据学校专业特点配备网络设备配置实训室、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网站建设实训室、计算机组装实训室等硬件,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总之,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专业课程体系,是当前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的方向,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符合企业用人需求需求。但实施成效受学校师资力量、学校硬件投入、校企合作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学校、教师、企业多方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1]鞠光明.计算机网络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构[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1)
[2]周红.基于行动导向改革的实践及效果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J],2010,(11):71-72
[3]宋继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科技广场,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