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婵
周婵/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在读硕士(北京100000)。
语言文字工作一直都受到国家的重视,我国为推广普通话特别出台了各项法律法规。作为我国一大方言区之一的四川省,为了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于2004年出台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要求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职员工应当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等。中小学历来是基础教育的平台,推广普通话工作在中小学最先展开。但因为省内各市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地域的限制,四川省各地区中小学普通话推广工作进度参差不齐。
在方言区中小学中推广普通话,必将影响中小学生对语言的态度。而其态度又能从侧面反映普通话推广工作的效果。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对四川省屏山县初中生的语言使用情况和语言态度进行了调查。屏山县属于西南官话方言区,受经济和地域条件影响,境内部分学校仍存在使用方言授课的现象。因此普通话授课和方言授课并存是当前屏山县中学教师授课语言使用情况现状的准确反映。在这种语言环境下,学生的语言态度是怎样的呢?本文就问题的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四川省屏山县初中生。该县属于四川方言区。根据屏山县志记载(1998),屏山方言是川南地区沿金沙江一代屏山人的日常用语。该方言在语音、词汇等方面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屏山县境内有金江中学、大乘中学、新市中学、龙华中学、书楼中学、新安中学等8个初中。受客观条件制约,本研究的对象涉及其中6个学校的初中学生。为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问卷发放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共220份,涵盖初一、初二、初三的学生,各层次男女性别比例尽量相当。研究对象年龄介于11岁至17岁之间。样本分为2个组别:授课教师中有使用方言教学、授课教师没有使用方言教学。为了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有效性,8名学生参加了调查的先导研究,根据结果我们对问卷内容、排列顺序等进行了修改。
本研究的问卷参照了Romaine的双语态度问卷(1995:303)和陈立平(2011)对常州市民语言态度调查问卷,一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涉及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以及是否有接受方言教学;第二部分有5个问题,调查屏山县初中生对屏山方言的态度和认同程度;第三部分共9个问题,调查研究对象对普通话的态度和认同程度。220份问卷按抽样比例发放给屏山县金江中学、大乘中学、书楼中学、新安中学、中都中学、龙华中学初一到初三的学生,回收问卷213份,其中有效问卷175份。175份有效问卷的研究对象中共有男性78人,占总人数比例为44.6%;女性97人,占总人数比例为55.4%,两性人数基本持平。任课老师中有使用方言教学的人数为50人 (28.6%);没有使用方言教学的人数为 125(71.4%)。
所得数据通过输入SPSS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频数统计并对两组分层数据进行卡方检验。计算出频数和百分比后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算出卡方值,来检验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意义,最后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构通过交叉列表和各种柱状图的形式体现出来。
对屏山方言的态度由5个问题组成。第一个问题涉及屏山在读初中生使用母语的理由,该题为多选题,共设有7个选项:1)从小习得,习惯了;2)因为我是当地人,说当地话有归属感;3)当地话好听;4)说当地话方便;5)对当地话有深厚的感情;6)不会说别的话;7)其他理由,并具体说明。在175位被调查人中,有67.4%的人认为自己说当地话是因为从小习惯,约56.6%的人认为有归属感。只有13.7%的人认为对当地话有感情,63.4%认为说当地话方便。32.6%对当地话有深厚的感情。另有7.4%的人是因为不会讲别的话。在“其他理由”栏里,理由多种多样,如“不喜欢说方言”“家庭成员均用方言”“语言要有多样性,历史遗传不要随便抛弃”等等。由此可见,屏山初中生说母语理由的主要原因大致为:说当地话是从小既得的习惯;有归属感;当地话交流比较方便。第二个问题涉及的是如果被调查者的父母不会讲母语,他们态度如何,结果见表1。少部分人(19.9%)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很不应该的77.5%,只有极少数人(2.6%)会为之感到自豪。两组被调查者意见有不同 (X2=59.6,p=.000<.05)。其中授课老师使用方言教学的被测者认为这种现象很不应该的人数(22%)多于没有使用方言教学的被测者(19.5%);同时使用方言教学的被测者认为这种现象无所谓的人数(76%)少于没有使用方言教学的被测者人数77.3%;为这种现象自豪的方言教学被测者(2%)少于没有使用方言教学的被测者(3.2%)。从以上数据可知,屏山初中生绝大部分对父母是否说方言持无所谓态度,但也可以得到另一个结论:学生对方言的态度受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影响。第三个问题意在了解被测者对外地人学习当地话的态度及看法。从收集的数据可以看出,有52%的人认为要视个人情况而定,18.9%的人持无所谓的态度,15.4%的人认为外地人在屏山应该学习屏山话,还有13.7%的人认为不必要。两组被调查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相当一致(X2=12.3,p=.841>.05)。从表1可以看出,使用方言教学的被测者中认为外地人学习屏山话无所谓以及不必要的人数均是12%,而没有使用方言教学的人持这两种态度的人数百分比则为21.6%以及14.4%,而持应该学习的态度人数中,前者的人数百分(26%)略大于后者(11.2%)。第四题涉及被测者对方言前景的看法。28.6%和40.6%的人认为方言绝对不会消失以及可能不会消失,只有极少部分人认为方言可能会或者绝对会消失。令人吃惊的是,使用方言授课的被测者中有一部分人(36%)认为方言可能会消失,其比例远大于没有使用方言授课的被测者 (20%)。第五题考察的是被测者对方言的使用能力。从表2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被测者都能够使用方言读书,同时可以看出无论是使用方言授课的被测者还是没有使用方言授课的被测者使用方言读书的能力相差无几,绝大部分人都可以使用方言读书。
表1 对外地人学习当地话的态度
表2 是否能用方言读书
第三部分涉及9个题。第六题为“您能听懂普通话吗?”绝大部分人都完全听懂(82.3%)或者基本上能听懂(13%),极少部分人能听懂一点,没有人不能听懂。其中使用方言教学的被测者完全能听懂和基本能听懂的分别为79.2%,16%,有4.8%的人表示能听懂一点。而没有使用方言教学的学生都完全能听懂普通话(88%)或者基本上能听懂(12%)。第七题涉及使用普通话的能力。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被测人群之中,不会说普通话(1.7%)和会说一点的人(8%)占少部分,部分人基本上会(38.3%),而大部分人认为自己能很熟练地说普通话(52%)。其中无论是否使用方言教学,绝大部分学生都表示自己会说普通话,甚至能很熟练地说。但认为自己不会说普通话的人均为使用方言教学的学生,而认为自己普通话使用很熟练的人中,没有方言授课的学生比例(60.8%)明显高于使用方言授课的学生(30%)。第八题调查的是调查对象使用普通话的理由。从收集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的理由为普通话是国语,国家推广(49.1%),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国家推行推广普通话使用的政策对于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有显著效果。另外,有部分人(21.7%)认为在方言区说普通话的原因还源于从出生起就开始使用普通话交际,使用普通话交流成为一种习惯;同等比例的人(21.7%)是因为对方不懂本地方言才说普通话,将普通话作为社会交际的语言工具。几乎没有人因为普通话好听或者对普通话有感情而说普通话。第九、十、十一题涉及被调查者对他人使用普通话的态度。当被问及是否支持父母在家中说普通话时,40.6%持支持态度,而大部分人53.1%觉得无所谓,只有少部分(6.3%)学生反对。其中使用方言授课的学生(46%)比起没有使用方言授课的学生(38.4%)支持父母在家中说普通话,但是他们(14%)反对父母在家使用普通话的比例也高于没有使用方言授课的学生(3.2%)。没有使用方言授课的学生对父母在家中说普通话这个现象更多持无所谓态度。十题考察的是本地人是否应该说普通话。一半人(45.1%)认为应该学习普通话,16.6%的人持无所谓态度,32.6%的人认为应该视个人情况而定,只有少部分人(5.7%)认为不必要。在说普通话的问题上,不管是否接受方言授课,被调查学生达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X2=13.3,p=.133>.05)。第十一题考察的是当本地人说普通话不说本地方言时,被调查者的态度。一半人(45.1%)对这个问题持无所谓态度,35.5%的人认为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体现,只有10.3%,9.1%的人分别认为这种现象是摆架子或者失去本地人的身份。在此问题上,两组学生达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并未显著差异(X2=9.0,p=.199>.05)。第十二、十三两个问题询问被调查人,如果禁止学校或政府机构里的工作人员讲当地方言话,完全使用普通话,他们持何态度。结果显示(见表3),接受方言授课的学生对这一现象态度比较分散,而没有接受方言授课的学生更多趋向于支持禁止在学校使用方言 (X2=22.303,p=.036<.05), 总体上有 40.6%表示支持,33.7%不置可否,有小部分人(25.7%)表示反对。然后两组被调查者对于政府机关语言使用的态度表现出不一致。(X2=16.6,p=.040<.05)。总体上支持的占52.6%,无所谓态度的占32%,有15.2%的学生反对。最后一题询问当地方言和普通话哪个更重要,绝大部分人认为两者都很重要(80.6%),而认为当地方言重要的人仅有2.9%,认为普通话重要的人仅占16.6%。其中接受方言授课的学生中8%认为方言更重要,与此相比,没有接受方言授课的学生仅有0.8%的人认为方言比普通话更重要。
表3 是否接受政府工作人员讲本地方言
从以上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屏山初中生说屏山方言主要是因为从小养成的习惯以及在屏山境内屏山话方便交流。但近十年来网络的发展,打工人群流动推动了屏山人与外界之间的交流,因此对于大多数屏山初中生,他们对自己的语言并没有多少情感依恋,即使自己的父母或孩子不会讲当地方言,大多数人也持无所谓的态度;对于来屏山工作或者生活的外地人是否应该学说屏山话,大部分也是持无所谓、不必要或视情况而定的态度。但值得指出的是大部分屏山人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以讲屏山话为主,当代年轻人对屏山话的前景还比较乐观,大部分人认为方言不会消失。但是这并不代表屏山方言仍然处于强势语码地位。绝大部分人认为普通话和本地话拥有同样的地位,两种语言处于同等地位。
同时,根据调查结果来看普通话在方言区的推广。可以说,四川方言区屏山县在校初中生已经“初步普及”普通话:95.3%的人基本上都能听懂普通话,90.3%的人能熟练地或基本熟练地用普通话进行交流,部分学生支持父母在家中讲普通话,一半屏山初中生认为屏山人都应该学说普通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部分屏山初中生对普通话比对当地话更有感情。实际上,对普通话怀有感情的屏山初中生只占2.9%。屏山初中生讲普通话最主要的理由是国家的推普政策。
从两组对比数据可以发现,没有接受方言授课的学生相对于接受方言授课的学生而言,明显对普通话的认可要高于当地方言,学校教育对普通话的推广作用较为明显。可以这样说,普通话受到国家推广,其显性威望和社会功能大于屏山方言。但这不能否认屏山方言在他们心中的 “隐性威望”(Trudgill,1972)。这种威望便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以本地方言为主要交流语言的原因。这一结论与陈立平(2011)对常州人对常州话和普通话的态度得出的结论一致:普通话的显性威望大于地方化,但是地方方言的隐性威望是本地人将方言作为日常用语,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原因。
[1]Romaine S..Bilingualism [M].Oxford:BasilBlackwell Inc,1995
[2]TrudgillP.Sex,Covertprestige and Linguistic Change in the Urban British of Norwich[J].Language in Society,1972,(1): 179-195
[3]陈立平.常州市民语言态度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4):7-12
[4]屏山县志编纂委员会.屏山县志[Z].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