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平
小儿肠炎是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多数因为不洁净饮食造成。导致肠炎的病菌种类繁多,侵袭性肠炎就是有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腹泻,在临床上常出现脓血便、血便、黏液便,并伴以恶心、呕吐等症状[1]。由于小儿肠炎具有病情发展快、常规治疗缓慢等特点,笔者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小儿侵袭性肠炎患者45例,对其临床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年龄在5岁以下的小儿侵袭性肠炎患儿45例。这些幼儿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大便性状多为黏液便、脓血便、血便。本次所有病患均排除肠套叠、肛裂、肠道息肉等外科性疾病及细菌性痢疾、食物过敏等疾病可能。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23例,其中男患儿14例,女患儿9例,年龄0.6~5岁,平均(3.2±0.5)岁,腹泻在20~30次,体温39℃~41℃;对照组患儿22例,其中男患儿12例,女患儿10例,年龄0.7~4.5岁,平均(3.3±0.4)岁,腹泻在22~28次,体温39℃°~40℃,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腹泻次数、体温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进行相同的维持电解质平衡、饮食调整、补液等对症腹泻处理也均同时进行;此外,让实验组患儿配合头孢地嗪与阿奇霉素予以治疗,即:将10 mg/kg阿奇霉素与5%葡萄糖配置成1 mg/ml浓度溶液滴注,低速缓慢,1次/d;将生理盐水与头孢地嗪钠针60~100 mg/(kg·d)(2~3次/d)配合,缓慢滴入。
1.3 疗效判定 治愈:患儿在药物治疗后48 h内粪便性质以及排便次数均恢复正常;显效:患儿在药物治疗后72 h内粪便性质以及排便次数均恢复正常;有效:患儿在药物治疗后72 h内粪便性质以及排便次数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全部消失;无效:患儿药物治疗72 h后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18%,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例(%)
侵袭性细菌性肠炎全年均可发病,但是多见于夏季,其主要发病原因在于各种致病菌侵袭肠道所致,其中尤以沙门菌属和支贺菌属最为显著。通常情况下,细菌侵入肠黏膜多引起溃疡出血、肠黏膜充血水肿等疾病,并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侵袭性肠炎潜伏期因人而异,但发病急,短时间内多次腹泻,血便过程中伴随恶心、腹痛、呕吐等症状,甚至可能会出现中毒症状,如意识混乱、感染性休克等。5岁以下儿童正处于生长期,免疫力低下,一旦感染并加重,如没有及时有效的予以治疗,就容易造成爆发性多器官受累,甚至可能会造成败血症、休克、死亡等后果。治疗小儿侵袭性细菌性肠炎,不仅要使用药物抗菌,更要加强儿童自身的防御机制。因此,有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加强儿童的免疫调节能力,成为当前治疗小儿侵袭性细菌性肠炎的重要课题。
阿奇霉素作为一种大环内酯抗菌药,与核糖体50s大亚基充分结合后,可以有效阻碍细菌的转肽,从而有效地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除此之外,阿奇霉素对于支原体、衣原体以及革兰阳性球菌等病原体具有抑制或灭杀作用[2]。头孢地嗪是新一代的抗生素,具有广谱强力抗菌活性、免疫增强活性等作用,并且在临床上对肝、肾的毒性较小,尤其适合于免疫力功能低下的小儿患者。
一般情况下,大环内酯抗菌药不适合与β内酰胺类药物同时使用,因两者结合使用,抑制杀菌剂的杀菌效果,导致拮抗作用的出现。经过近些年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发现阿奇霉素不但可以破坏细胞壁和胞浆膜完整性的作用,还可以有效作用于细菌的流动系统,使药物在细菌的体内保持较高的浓度。因此,阿奇霉素与头孢地嗪的联合使用,两者相互配合,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18%,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与头孢地嗪联合使用治疗小儿侵袭性肠炎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意义。
[1] 葛太岭,温丽娜,张艳丽,等.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地嗪治疗小儿侵袭性肠炎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94-195.
[2] 龚南朝,龚斌,张兴平.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7(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