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会 夏 菡
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及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
王中会 夏 菡
采用中国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基于对公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585名流动儿童的调查,探讨了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对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收入和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和城市适应都有显著影响,在控制了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其城市适应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城市适应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迁移逐渐由“原子化”向“家庭化”转变,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五普”数据显示,0—14岁的流动儿童1410万,占流动人口总数的13.78%;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为1834.5万,占流动人口12.45%。[1]同时,居住时间上,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长期居住化趋势明显增强。可见,流动儿童已逐渐成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动儿童数量规模如此之大,增加如此迅速,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关注到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的状况。不少研究者调查流动儿童城市生活现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检出率远远高于城市儿童。[2]蒋国河、闫广芬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学习成绩、心理状况等多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3]这些研究代表着国内研究者一般遵循着“处境不利—压力—适应不良”的直线模型。任云霞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不同于一般群体的城市适应,面临着对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本身的双重适应,流动儿童受到消费、社会关系、文化、福利制度的排斥。[4]
流动儿童也可能遵循“处境不利—心理弹性—适应良好”的发展轨迹。国外关于流动儿童(即移民儿童,Immigrant Children)的研究非常丰富,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成果。Bernard系统考察了处境不利的儿童,追踪到成年期,至少有50%的“高危”儿童成长为成功、自信、有能力和体贴的人,这一比例甚至接近70%。[5]自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等提出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以来,心理学家的研究视野开始从心理问题转向积极心理塑造。近年来,以Seligman为核心的“价值在行动(Values in Action,VIA)”项目组,Park、Peterson在 2006a[6]、2006b[7]292-305、2006c[8],Peterson、Seligman[9]67在 2004年展开了“重要优势品质”的研究,着力研究哪些优势品质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最优化。经过多年的研究,项目组首次对人类优良品质和美德的结构与类型进行了分析和划分。最后确立了24个为人们广泛认可的人格特质,并把它们划分为六个大维度,命名为六大美德力量。六大美德力量分别为:认知力量、情感力量、人际力量、公民性力量、节制、超越。我国学者官群、孟万金等在Seligman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开发了中国版的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量表由六大分量表的15个积极品质构成。[10]
本研究一方面调查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探讨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对其城市适应有何影响。方晓义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与以往研究结果相比,更全面、更清晰地描述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首次提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理论。[11]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控制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其他个人因素的基础上,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
1.研究对象
在北京市大兴区1所打工子弟小学,抽取流动儿童343人。在海淀区选取1所招收流动儿童的公办小学,抽取流动儿童242人。共调查流动儿童585人,平均年龄10.11岁,其中男生320人,女生265人;未转过学的248人,转过学的332人;出生在北京的184人,出生在外地的401人;来北京的时间平均6.68年;独生子女145人,非独生子女440人;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259人,2000元以上的326人。流动儿童的年级分别为3年级166人、4年级160人、5年级166人、6年级93人。
2.研究工具
(1)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
官群、孟万金等所开发的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由六大分量表15个积极品质构成。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其中分量表一是认知力量,命名为智慧与知识,包括创造力、求知力和思维洞察力;分量表二是情感力量,命名为勇气,包括真诚、执著;分量表三是人际力量,命名为仁爱,包括爱、友善;分量表四是公民性力量,命名为公正,包括领导力、合作力;分量表五是节制的力量,命名为节制,包括宽容、谦虚、持重;分量表六是超越的力量,命名为超越,包括心灵触动、幽默风趣、信念与希望。六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25到0.812之间。[12]本研究对585名流动儿童的数据分析表明,六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26、0.751、0.802、0.773、0.845、0.767,15个积极心理品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754到0.831之间。
(2)城市适应问卷
方晓义教授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主要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即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兴奋与好奇:兴奋的是来到了北京这个城市,从此能和父母一起生活,好奇的是北京的各种各样不同于老家的事物。震惊与抗拒:在心理层面上,表现出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为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感到震惊和失望;在社会文化层面上,流动儿童在人际关系、语言、一些外显行为上均呈现出不适应的状况。探索与顺应:开始逐渐适应北京的生活,在心理层面上,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慢慢减少,个性上也变得开朗;在文化层面,建立初步的人际关系网络,学习上开始初步适应,一些诸如乘车习惯、卫生习惯、穿着打扮等外显行为发生改变,对北京的环境也逐步熟悉。整合与融入:已经完全适应了北京的生活,在心理层面上,已经表现出高兴、舒服的心境,对北京的生活十分满意;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已经重构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学习成绩稳定,普通话更流利;在内隐观念上,也与北京人趋同。[11]方晓义教授等根据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理论,编制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该量表是针对流动儿童编制的,分为四个维度:兴奋与好奇,分数越高说明流动儿童第一阶段兴奋、好奇、高兴等情绪状态越高;震惊与抗拒,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二阶段表现出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高,为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感到震惊和失望的程度越大;探索与顺应,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三阶段思乡、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少,个性越开朗;整合与融入,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四阶段高兴、舒服的心境越多,对北京的生活满意度越高。[11]本研究对585名流动儿童的数据分析表明,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6、0.781、0.809、0.842。
1.学校类型和家庭收入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
(1)公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对比
表1 公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15种积极心理品质比较(N=585)
表2 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与2000元以上的流动儿童15种积极心理品质比较(N=585)
表3 公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各阶段状况比较(N=585)
从表1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可见,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在15种积极心理品质上均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
(2)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与2000元以上的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对比
从表2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可见,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流动儿童在创造力、求知力、真诚、执著、爱、友善、领导力、合作力、宽容、谦虚、心灵触动、幽默风趣、信念希望等13种积极心理品质上均显著高于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流动儿童,而在洞察力和持重两种积极心理品质上无显著差异。
2.学校类型和家庭收入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
(1)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
从表3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可见,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中兴奋与好奇、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三个方面上均显著高于打工学校的流动儿童,而在震惊与抗拒方面显著低于打工学校的流动儿童。
(2)家庭收入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
从表4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可见,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中兴奋与好奇、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三个方面均显著高于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流动儿童,而在震惊与抗拒方面显著低于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流动儿童。
表4 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上和2000元以下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各阶段状况比较(N=585)
表5 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分数与其城市适应各阶段分数的相关分析
3.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
(1)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其城市适应各阶段分数的相关
表6 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因素、积极心理品质各因素对其城市适应的回归分析
从表5的相关分析可见,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中兴奋与好奇第一阶段,与其15种积极心理品质中求知力、幽默风趣的相关高于0.3,与其积极心理品质六个维度中超越的相关高于0.3。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中震惊与探索第二阶段,与其15种积极心理品质中求知力、爱、友善、信念与希望的相关高于0.3,与其积极心理品质六个维度中仁爱的相关高于0.3。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中探索与顺应第三阶段,与其15种积极心理品质中创造力、求知力、执著、爱、友善、合作力、心灵触动、幽默风趣、信念希望的相关高于0.3,与其积极心理品质六个维度中智慧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超越的相关均高于0.3。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中整合与融入第四阶段,与其15种积极心理品质中求知力、真诚、执著、爱、友善、合作力、持重、心灵触动、幽默风趣、信念希望的相关高于0.3,与其积极心理品质六个维度中智慧知识、勇气、仁爱、公正、节制、超越的相关均高于0.3。
(2)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其城市适应各阶段分数的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第一层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转学次数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第一阶段兴奋与好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说明年龄越大、转学次数越多的流动儿童,对城市兴奋与好奇程度越低。第二层在控制了年龄、来京时间、家庭收入、转学次数和学校类型的影响后发现,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求知力、心灵触动、幽默风趣、洞察力对其兴奋与好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流动儿童的求知力、心理触动、幽默风趣越高,洞察力越低,对城市兴奋与好奇的程度就越高。
第一层回归分析表明,来京时间、家庭收入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第二阶段震惊与抗拒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来京时间越短、家庭收入越低的流动儿童震惊与抗拒的程度越高。第二层在控制了年龄、来京时间、家庭收入、转学次数和学校类型的影响后发现,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求知力、爱、友善、幽默风趣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第二阶段震惊与抗拒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流动儿童的求知力、爱、友善程度越低,幽默风趣的程度越高,流动儿童对城市的震惊与抗拒程度就越高。
第一层回归分析表明,来京时间、学校类型、转学次数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第三阶段探索与顺应有显著预测作用。来京时间越长、公办学校和转学次数越少的流动儿童探索与顺应的程度越高。第二层在控制了年龄、来京时间、家庭收入、转学次数和学校类型的影响后发现,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洞察力、执著和幽默风趣对流动儿童探索与顺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流动儿童的执著、幽默风趣的程度越高,洞察力越低,对城市的探索与顺应程度就越高。
第一层的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到京时间、家庭收入、学校类型、转学次数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第四阶段整合与融入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年龄越小、来京时间越长、家庭收入越多、公办学校、转学次数越少的流动儿童城市整合与融入的程度越高。第二层在控制了年龄、来京时间、家庭收入、转学次数和学校类型的影响后发现,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求知力、洞察力、爱、友善、幽默风趣对流动儿童整合与融入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流动儿童的求知力、爱、友善、幽默风趣的程度越高,洞察力越低,对城市的整合与融入程度就越高。
1.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
从表1的研究结果可见,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受到学校因素的影响,在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在15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均高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从表2的研究结果可见,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除洞察力和持重两种积极心理品质外,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上流动儿童的其他13种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分数均高于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流动儿童。以上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同时受到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的影响。
2.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
从表3、4的研究结果可见,公办学校和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中兴奋与好奇、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三个方面均显著高于打工学校和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流动儿童,而在震惊与抗拒方面显著低于打工子弟学校和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流动儿童。以上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同时受到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的影响。
3.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
从表5的研究结果可见,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后两个阶段,即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两阶段,与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求知力、执著、爱、友善、合作力、心灵触动、幽默风趣、信念希望8种积极心理品质的相关都高于0.3,同时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六个分量表的相关均高于0.3。而城市适应的前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奋与好奇仅与求知力、幽默风趣两种积极心理品质和超越一个积极心理品质分量表相关高于0.3;第二阶段震惊与抗拒仅与求知力、爱、友善、信念与希望4种积极心理品质和仁爱一个积极心理品质分量表相关高于0.3。从以上的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后两阶段与其积极心理品质相关程度更高,而前两阶段与其积极心理品质相关程度较低。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表6进一步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求知力、心灵触动、幽默风趣、洞察力对其兴奋与好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求知力、爱、友善、幽默风趣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第二阶段震惊与抗拒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洞察力、执著和幽默风趣对流动儿童探索与顺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求知力、洞察力、爱、友善、幽默风趣对流动儿童整合与融入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从R2变化来看,增加了积极心理品质后,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四阶段回归中R2分别提高了0.140、0.145、 0.212、0.222。可见,无论从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和R2的变化两方面都可以证明,在控制了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的条件下,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仍可以预测其城市适应各阶段的状况。
因此,家庭收入和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和城市适应都有显著影响,在控制了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其城市适应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1]段成荣,杨舸,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J].人口研究,2008,(6).
[2]王芳,吴晓丽,沈玉林.小学民工子女的自我概念和行为问题[J].中国校医,2005,(4).
[3]蒋国河,闫广芬.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状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
[4]任云霞.在社会排斥视阈下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
[5]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6).
[6]Park N.,Peterson C..Character Strengths and Happiness among Young Children:Content Analysis of Parental Descriptions[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6a,(7).
[7]Park N.,Peterson C..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Assessment of Character Strengths[A].A.D.Ong&M. van Dulmen.Handbook of Methods in Positive Psycholog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b.
[8]Park N.,Peterson C..Moral Competence and Character Strengths among Adolescents: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Strengths for Youth[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6c,(29).
[9]Peterson C.,Seligman M.E.P..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4.
[10]官群,孟万金.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4).
[11]刘杨,方晓义,等.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责任编辑:秦 飞
Migrant Children’s Positive Mentality and Its Effect on Their Urban Adaptation
WANG Zhonghui,XIA Han
This article aims to study migrant children’s positive mental character and the effect it has on their ability to adapt to urban life,by using the Positive Mental Characters Scale for Chinese School Student and the Scale for Migrant Children’s Adaptation to City to survey 585 migrant children in public schools and in schools for migrant children.According to the results,migrant children in public schools and who come from rich families have higher positive mental character than those attending schools for migrant children.
migrant children;positive mental character;urban adaptation
10.3969/j.issn.1007-3698.2013.03.018
:2013-01-30
B844.1
:A
:1007-3698(2013)03-0100-07
王中会,男,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夏 菡,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心理学。100101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成因及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YJCZH170,并得到了中华女子学院对该项目配套经费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