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现状与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

2013-05-05 10:31刘江山朱序伟
山东体育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苏南地区农民农村

宋 亮,刘江山,朱序伟

(1.厦门理工学院公共体育部,福建厦门 361024;2.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张家港 215600)

本研究所指“苏南地区”是传统意义上的苏南,是指长江以南的江苏省南部,主要指以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主体的区域,该区域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引领下,苏南地区农村逐步向建设城市化、现代化新农村的阶段迈进。在此背景下,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生活观念不断更新,体育健身需求层次也进一步提高。了解与掌握苏南地区农民对体育健身的需求,将有助于加速新农村体育工作的发展。同时,通过对该地区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的研究,构建比较科学、完善的适合城市化、现代化新农村发展目标的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社会支持体系,也为我国其他农村地区体育规范化建设提供理论与现实的参考和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苏南地区农民体育健身需求与社会支持体系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考察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其中,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设计调查问卷,为保证调查问卷的客观真实性、有效性,采用专家评判法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以等额抽样方法随机调查了苏南地区12个乡镇18岁以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农民;对每个乡镇的行政村进行抽样,选取2~3个行政村进行调查,每个行政村随机选取30~50名农民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 247份,回收1 191份,回收率为95.5%;其中有效问卷1141,有效率为95.8%。

2 苏南地区农民体育健身需求与社会支持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2.1 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现状分析

2.1.1 体育健身认知

不可否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指引下,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将成为农民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表1是被调查农民不同年龄层次对体育健身认知的情况。总体而言,苏南地区农民对体育健身的认知程度较高,但由于年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水平。

表1 苏南地区农民的体育健身认知情况

调查一方面反映出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义务教育的普及,广大青少年已经将体育视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愿意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及相关的体育消费,然而中老年人体育意识、行为较为滞后,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反映出农村体育健身的宣传引导工作还不扎实、深入。

2.1.2 体育健身信息

体育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即是一个信息提供与传播的过程。作为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也离不开信息的提供与传播。

表2 苏南地区农民对健身活动信息的了解与咨询的满意度

由表2可见,苏南地区农民对“健身活动信息的了解与咨询”满意度很低;表3显示,网络与电视已成为农民获得体育健身信息的最主要途径,而作为农民体会最深、接触最为直接的“文体站提供”和“现场知识讲座”已经逐渐被忽视。

表3 苏南地区农民体育健身信息与知识获得途径

表2、表3说明相关基层体育工作部门的体育健身知识普及与体育健身宣传工作仍非常薄弱。通过走访得知,农民渴望获得更为宽广的体育健身知识途径,但受获取途径的限制,使得当前对于农民体育健身信息的供求关系存在一定的矛盾。

2.1.3 体育健身活动内容

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是农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也是新农村、新农民、新风貌的一种展现。在对“您喜欢进行哪些体育健身活动”的调查中,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棋牌、钓鱼、台球等体育项目是广大中、青年农民比较乐意去参与的体育健身项目,而健身操、跳绳、乒乓球、太极拳、体育画报等则是老年人、妇女愿意参与的,并表现出对于喜欢的健身项目愿意主动购买与之相关的简易服装、装备等意愿。另外,通过走访得知,利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的经常性、普遍性、趣味性和科学性的体育健身活动也是广大群众乐意进行参与的。说明苏南地区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内容比较丰富,但进一步观察发现,不少健身项目由于活动条件的限制,如单、双杠以及爬杆等被认为危险的运动项目,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与保护措施,使得一些喜爱此类项目的农民走进了体育锻炼难以取舍的怪圈。

2.1.4 体育健身设施

体育场地设施是农民从事体育健身锻炼的基本条件。自2006年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来,苏南地区农村已100%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基本指标,从而为广大农民进行体育健身锻炼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然而通过走访得知,目前农村体育健身场地与设施存在选址不太合理、利用率不高、闲置情况十分严重的情况。另据访谈得知,随着农村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民体育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当前农村体育健身设施现状无法满足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的矛盾已经逐步显现,集中体现在大部分农民所需求的体育场地多为健身广场和小运动场,而目前农村地区体育场地主要以低投入且适合大众参与项目的篮球场、乒乓球场以及健身路径为主,严重影响农民参与体育健身锻炼的热情。可见,当前如何明确建设思路,规范选址要求,切实满足广大农民的体育健身需求,提高场地设施利用率,是建设现代化新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1.5 体育健身组织指导服务

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了解到,目前苏南地区各乡镇都成立了专门的群众体育组织机构即乡镇文体服务中心(文化站),主要负责对本辖区居民进行体育宣传教育,对体育指导人员进行辅导,组织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向上一级部门反馈信息等,这对当地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对苏南地区行政村是否建有体育辅导站(点)的调查情况并不乐观(见表4)。

表4 对苏南地区行政村体育辅导站(点)情况的调查表

在与18.9%的接受过健身指导的农民的交流过程中得知,多数指导者专业知识缺乏,且很少有体育专职人员进行指导服务。进一步调查发现,73%的农民没有参加过本村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多数体育活动属于自发性组织形式。另外,通过走访还了解到,绝大多数农民期盼参加有组织、有指导的集体性体育健身活动,需要享受基本的体育服务。由此可见,苏南地区农村体育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必须推进农村各类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站(点)的建设,加强农村基层部门的体育组织与管理,大力培养农村体育骨干队伍,向农民推荐简单易学、科学有效的体育健身形式和方法,并提供科学的体育健身指导,对更好地培养农民健身意识,有效地参与体育健身和提高锻炼效果等具有重要作用[2]。

2.1.6 体育竞赛娱乐

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竞赛娱乐活动是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调查表明,78.4%的农民渴望当地举办群众性或竞技性的体育竞赛活动。调查分析认为,随着苏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群众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广大农村居民需要更为精彩激烈的体育竞赛娱乐活动来调节他们生活的色彩,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通过举办体育竞赛娱乐活动,塑造农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活跃农民的文体生活,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对农村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7 农民体育健身需求发展趋势

调查分析认为,现阶段苏南地区部分农民对体育健身需求的目的已由过去仅仅围绕增强体质、健身等方面逐步转向消遣娱乐、结交朋友、提高修养和家庭体育等方面,并表现出对体育的认知已从体育最基本的强身健体层面,提升到体育在精神修养、休闲娱乐以及社会交往的高度,向着精神、心理与社会等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2.2 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2.2.1 社会支持管理体制运行不顺畅

通过访谈得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体育健身社会支持工作不断发展,社会支持范围不断扩大,涉及部门不断增多。然而部门之间缺乏联系,各行其是。不仅政府与社会团体之间缺乏互动,而且社团与社团之间也缺乏沟通,没有真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联动的对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的支持工作格局。

2.2.2 社会支持工作模式比较单一,支持氛围不浓

走访得知,目前对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的支持主要来自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制度性支持,由相关政府行政部门或准行政部门的社会团体等实施,来自个体以及企业的支持则非常少,社会各界支持意识还不强,对建设社会支持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够。并且不论来源于哪些支持单位,都主要表现为单向的施助与受助(即支持方向受助方单向传递支持资源),同时有相当多的部门都站在本部门或本系统的某一角度来提供支持与帮助,对一些深层次的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的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这种支持方式比较单一,过分注重支持的结果,并且许多支持方相互独立,有些支持带有明显的形式主义色彩,受助方的需求意愿没有得到充分的了解,全社会参与性、互动性的支持氛围尚未形成,严重影响了支持的效应。

2.2.3 社会支持资金投入不足

通过访谈得知,几乎所有的受访领导认为,资金是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实现体育健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虽然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其以城区体育发展优先为主导思想的存在,造成政府对农村体育发展的财政投入少或投入不到位,以至于相关支持政策与制度难以落实,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体育健身需求。

2.3 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社会支持阻滞要素分析

上述研究表明,目前苏南地区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社会支持工作开展的并不顺畅,对实施农民体育健身需求支持的操作思路不够清晰,运作方式不够完整,在整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调查分析认为,政策法规制度的薄弱、政府服务意识的缺失、组织支持的匮乏等是影响苏南地区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当今趋向于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苏南地区农村来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农民体育健身需求与社会支持现状制定切实并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同时要提升政府的服务意识,重视设置专责的组织部门,提升农民参与体育的组织化程度,发挥服务型政府对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社会支持的主导作用。

3 苏南地区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社会支持体系的基本思路

总的来看,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供给相对不足,仍然是当前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3],在农村体育发展的进程中这种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要解决好农民体育健身需求问题,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的社会支持体系[4]。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总结与分析,结合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本研究认为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社会支持体系应该贯彻以政府服务支持为主导,以社会参与支持为核心,以完善系列配套支持为保障的构建思路,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体现出高度的组织化和系统化。

3.1 政府服务支持体系

政府作为国家行政序机构中的一个环节,拥有所辖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管理权利和服务义务,扮演着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导者”和“监护人”的角色,有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职能。政府部门向农民提供体育服务,能否为农民体育健身需求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制度保障、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是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社会支持成败与否的关键。因此,应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完善政府服务行为,使之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广大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服务。同时,政策法规是保障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运行的基石,也是维护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的基本权益以及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根本性措施,更是政府支持农民体育需求的最佳体现。为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文化需求,政府部门应按照《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和《江苏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具体部署,完善有关农民体育的政策法规建设,确保农民体育健身需求法制化,进而也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这不仅可以促使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而且可以促进农民体育活动的相关组织管理工作不断具体与深化,从而为不断满足广大农民体育健身需求发挥更优质的作用。

3.2 组织管理支持体系

体育组织管理体系是实现体育目标和任务的基础。没有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就不能很好的实现管理目标和管理任务,同样,在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社会支持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的组织管理是决定其支持效应的重要环节[5]。调查分析得知,苏南地区农村相关体育工作部门之间缺乏联系,各行其是,缺乏对农村现实社会经济、环境的了解,缺少对农民当前体育健身需求的认识,造成农村体育工作开展现状与农民体育健身需求实际相脱离的情况;同时,由于农村体育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村级体育文化指导站(点)建设的缺失,致使农民体育文化娱乐活动需求无法满足;另外,由于体育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不合理,直接影响农民对体育健身信息的需求。因此,要在设置专职基层体育组织部门的基础上,相关组织管理部门要理顺工作思路,加强各层面的协调与沟通,加强体育健身的宣传与报道,完善体育骨干组织与培训,为不断满足农民多样化、多层次的体育健身需求服务。

3.3 社会参与支持体系

社会参与支持是指社会各界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6]。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社会支持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的支持,除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外,更应鼓励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发挥各自优势资源,逐步成为农民体育健身需求支持的主体。就本研究内容而言,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社会支持主要包括企业支持、社区支持以及个体支持三个方面。

首先,企业支持方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企业除创造利润外,还承担对社区、环境、员工、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发挥企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的社会职责,将关注农民体育发展、投资场馆设施建设、赞助体育赛事等农民的体育需求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这不仅可以改善农民的健康状况,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扩大企业的影响,提升自身知名度,更重要的是还有利于企业产生品牌效应,提升企业整体的社会价值。

其次,社区支持方面。社区体育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为适应社会转型需要而产生的新型群众体育模式,具有自主性、公益性、多样性、有趣性、服务性等特点。对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人际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社区将逐步成为农民获得体育参与支持的重要基本单位。一方面,广大农村居民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一定会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尽可能选择环境良好、服务设施齐全、对健身有益的环境锻炼;另一方面,良好的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社区是目前农民群众生活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社会支持工作最易选择的地方。因此,政府应依托社区现有资源,优化社区环境,通过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竞赛活动,为农民体育健身与情感交流提供良好平台,为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的社会支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

最后,个体支持方面。农民体育健身需求满足度的高低不仅仅在于体育健身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农民精神层面是否得到满足,这也是衡量农民生活是否幸福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查分析认为,情感支持已经超越了农民对于物质条件的需求,成为社会支持体系中一个非常显著的重要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民体育锻炼爱好者(尤其是老年人)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因此,要鼓励农民朋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竭力为农民群众提供扩大社交圈的平台,以此增强他们进行体育健身的信息和兴趣,感受到家庭、朋友的温暖与关爱,让他们在享受体育魅力带来快乐的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促进了身心健康。

3.4 监督保障支持体系

农民体育需求的社会支持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涉及到很多相关部门与社会因素,对整体支持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首先,政府与社会各界应共同履行其相应的义务,发挥各自的监督评估职责,对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社会支持的各个领域以及工作过程实施监督与评估。具体工作内容涉及计划是否落实、效果是否明显、反馈是否真实等方面,这不仅是确保农民体育健身需求得到满足、服务农民意识的重要体现,而且将会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了解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现状、分析和解决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进而形成服务到位、农民满意、社会认可的良好局面。

其次,应通过相关的法律政策规定,形成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投入为主,社会集资、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为辅的合理、稳定、有效的资金筹集和投入机制,做到投资渠道多元化。将体育资金合理地用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健身活动开展以及体育赛事举办,从而有效地解决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缺失、农民精神生活贫乏的现象,有利于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形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体育健身的需求,加速农村体育社会化的进程,为农民不断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提供可持续的资金保障。

第三,政府及相关部门还应通过对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和农村学校体育设施进行整合,建立以学校体育设施、农村公共体育设施或社区体育资源为核心的多层次体育设施网,在此基础上形成体育辅导站或晨晚练点。同时,不断完善与优化体育设施的配置,加强体育设施的管理,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效率,为深入开展农民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布局合理、配置齐全、活动便利的体育设施服务。

最后,要培养和建立以体育教师、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体育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农村体育骨干队伍,同时借助农民体育协会等社团组织的力量,发挥其对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带动和指导作用,以此来不断强化农民的体育意识,提高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切实为农民的体育健身需求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服务。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社会支持体系其根本任务是要为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提供服务,并逐步体现系统化与组织化。它从文化、物质、情感、健康等多个层面对农民群体给予支持和帮助,从而真正做到服务到位、保障支持到位,进而引导更多的农民投身于体育健身活动之中,对于增进农民健康,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文明素养,建设城市化、现代化的新型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1]邰崇禧,等.苏州太湖周边地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5(1):87.

[2]邰崇禧,等.富裕城镇中产阶层体育健身需求调查研究——以太湖区域苏州城镇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学报,2009,29(6):19.

[3]江苏省体育局.江苏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Z].2011.

[4]朱寒笑,陈小蓉.关于构建农民工体育参与与健康促进社会支持系统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10,47(3):12.

[5]赵胜国,等.构建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2):13.

[6]社会支持[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478886.htm,2012-05-20.

[7]盛红庆,王宝珍,张永军.城市居民体育健身娱乐消费选择倾向与发展对策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9-14.

[8]尹海立,谭清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以胶东半岛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3):44-48.

猜你喜欢
苏南地区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耕牛和农民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农民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苏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分析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