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均均
【摘要】分析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就如何抓好小城镇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指出在小城镇建设发 展过程中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稳中求快, 努力把小城镇建设好, 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实施;投资体系
小城镇作为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小城镇, 建设新的小城镇作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如雨后春笋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小城镇建设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不仅是发展问题,而且是改革问题。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结合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视野,积极探索,大胆突破, 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抓好小城镇建设。
1. 立足长远,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搞好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
首先,从规划入手,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建设。要围绕建设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方便、设计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这个总目标,立足长远、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按照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方便群众生活、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 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把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结合起来。
2. 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完善建设的方式。在具体实施中须做到
2.1坚持全局性。不能把小城镇建设单纯看成只是修几幢楼房、修几条街。要统筹兼顾,从体现城镇的综合功能出发,将区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制定总体规划。
2.2坚持科学性、超前性。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做到近期规划可操作,中期规划最先进,远期规划不落后,体现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
2.3发挥区位优势。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和发挥本地所处的不同地理区位优势, 突出特色,建成多种类型,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模式。
2.4坚持规划的严肃性。
(1)各级党政要增强规划意识,坚决避免边规划边建设或随意修改规划的行为,规划一经制订,要确保执行的严肃性和连续性, 不能因为班子的变迁而变动。
(2)其次,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由于各地小城镇的历史变迁,地理区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现状,人口结构及素质等,小城镇发展起来的原因很多,有的源于专业批发市场的发育,有的起于旅游、边贸等各种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发展模式。
(3)因此,在建设小城镇时,要分清主次,抓住优势,一定不能脱离当地的发展特色。根据各地不同特点和发展起因,建设各具发展特点的小城镇。以我县为例, 城关镇是全县的行政中心,经济、文化发达。第二、第三产业门类较多,在全县经济中的地位突出,是一个综合性城镇,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应建成区域物流基地型小城镇。
(4)沙塘镇区位条件优越,工业发展基础扎实,中小工业发达,应建成区域工业基地型小城镇或服务县城的工业组团交通便利,联财镇、神林乡农业设施发展迅速,大棚蔬菜、花卉已成规模,就应走高效农业开发型的路子,建成农副土特产、花卉基地型小城镇。杨河乡具有历史传统的、以牲畜交易为主的商贸型集镇。山河是具有历史传统的集镇,为竹木、山货集散地,商业贸易发达,以药材、果蔬及日用品流通为主,应建成地区性的专业商贸城镇。温堡以建材、农具、文具、服装加工为主的工业集镇。距离县城较远,经济流向较薄弱,是当地人民的传统集聚地和产品交流的物质场所,应把它们建设成社区中心型小城镇。以牲畜、农副产品、日杂用品交易为主,食品加工业也较发达,应建成以商贸为主、轻加工业为辅的小城镇。
3. 建设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资体系, 增强小城镇的发展活力
3.1从土地使用、费税收缴、户籍管理和其他有关方面制定小城镇建设优惠政策,以镇养镇。
3.2各镇应根据本地情况制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具体措施。
(1)一方面利用本地资源和优势,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客商来当地投资办企业、经商,要诚心让他们来赚钱,以求得自己的发展。
(2)另一方面各镇也要用好用活优惠政策,鼓励、动员、组织农民进镇定居和投资开发办厂、经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得来,站得稳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政府无力投资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实行有偿使用,应放手让非公有经济去干,既给政府分了忧解了难,又加快了公用事业的发展,推进了小城镇建设步伐。
3.3全方位动员鼓励城镇现有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现有房屋及设施进行改造,改善生产办公和生活居住条件,拓宽街道,推进旧城改造速度,改变城镇面貌。
3.4有条件的地方,按照规划统一开发、启动房地产业,积累建设资金,滚动发展。
3.5金融部门对小城镇重点企业项目和有回收效应的公用事业重点项目在资金上可安排专项贷款,支持小城镇建设发展。
4. 深化改革, 为小城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4.1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小城镇管理体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和运行机制相适应,在能理顺的基础上进行机构改革,实现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强化服务功能,减少行政干预,上级政府不能要求机构设置上下对口,对人员要竞 争上岗。必须增强小城镇党委、政府相应的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管 理的统筹、协调能力和手段,强化镇政府职能,建设起一支较为完 善的队伍,使之能承担独立的建设与管理职责。
4.2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小城镇经济管理体系。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做到以下几方面:(1)加快乡镇企业 的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同时,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2)继续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
4.3有步骤地改革小城镇现行财政、税收体制。建立镇级财政,建立完整统一的预算,将镇级预算内、外收入统一纳入财政管理,聚焦财政资金,规范收支行为,合理分配,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
4.4抓好小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步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因此,应在现有的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自理口粮户口和其他类型户口的基础上,按照离土不离乡的方针,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按照居住地登记原则,对进入小城镇有稳定收入、稳定就业和稳定居住场所的迁移人口应允许登记本地常住户口,消除就业的歧视性、政策限制,激励农民进入小城镇。
4.5抓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耕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基础设施和住房及公益事业建设必然要占用土地。目前,小城镇建设使用土地普遍存在廉价性,造成土地使用率低和浪费土地资源的问题。如何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关系,小城镇建设的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要在符合土地法的规定下进行改革。农民进入小城镇后,由政府统一征用垄断土地,实行招标拍卖的形式出让土地使用,形成土地有偿使用。对小城镇建设用地, 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出让、统一开发的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4.6探索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破除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制。为了确保社会稳定,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险体系。这样解决了进入小城镇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
总之,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城市化水平还较低,发展小城镇是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小城镇建设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多数地方又刚刚起步,经验不足,需要加强完善的地方还很多。因此,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要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改革和完善,稳中求快,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搞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我国的全面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