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办学模式探析

2013-04-29 17:50徐西莹王存兴张云燕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5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办学农民

徐西莹 王存兴 张云燕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标定位要明确,办学模式也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办学模式仍只是沿袭原有的方式,在转型的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目标定位办学模式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标定位要明确,办学模式也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办学模式仍只是沿袭原有的方式,在转型的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目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学生并不是单纯指在校学生,而是包括了面向农村地区所有需要加强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群体。特别是在一线劳作的农民希望通过勤劳致富,但苦于无技术,缺乏市场经验。随着我国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渴求知识的愿望非常迫切,他们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农民又无法放弃生产到学校里来学习知识。

1.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农业作为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制约其发展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小农户这一市场经济的参与者难以与大市场对接,农民增产但增收的幅度很小,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从事农业以及和农业相关的产业。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也慢慢步入“末流”的地位,给人以“低人一等”的印象。再有目前高校以及普通初、高中的入学率大大增加,对农村职业学校也有冲击,大多数中职学校不得不通过降低录取分数线、免费入学等途径来增加生源量。这样一来就使本来就不景气的职业学校雪上加霜,致使其声誉的失衡。在这样的先决条件下,生源质量及办学条件就无法达到令家长和学生满意的程度,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更是举步维艰。这样恶性循环下去谈不上发展,更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2.办学经费不充足,缺乏实习基地

尽管近些年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大增加,但还是要看到在软件建设方面确实难以和城市相比,不能确保把学生留住。硬件是个极其重要的衡量学校的指标,当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如果不能在农村普及,这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极为不公平的。另外,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目光短浅,自我定位不够明晰,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3.师资队伍薄弱,办学质量达不到要求

具体来说就是“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职业教育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位于首位的因素,只有教学和实践能力过硬的教师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只知道黑板上“种田”“养猪”的教师是不能满足农村职业教育要求的。另外,教师积极性不高,也直接影响了职业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进行,所以要把好教师质量这一关。

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

针对以上问题,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明确以下两点:第一,培养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切实细化做到开发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能够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依赖面向他们的教育。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培养出基础的人才,使这些人才的知识与实践经验通过有效的渠道去往需要的农村地区,与当地群众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现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知识为当地群众进行技术上的帮助。第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同时需要面向一线农民,让我们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农民迫切需要科学知识增产增收,需要知识来提高各方面的意识。增强农民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

三、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当前农村问题的主要是农民问题,具体是指农民的受教育问题、收入问题等。根据农村中职学校的目标定位,单纯的中职学校教学活动只是单一的力量,还需整个社会通力合作,突破原有的办学方式。新发展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就是中职学校与农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上通力合作,学校负责对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农业企业则提供让学生发挥所学知识的实践机会。该模式的目标就是全面打造高素质的、知识与能力都过硬的学生,桥梁就是学校与农业企业的有效联合,学校的任务是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农业企业则更多关注具体动手的实习教学情况和为实习的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配套工作。

2.本地化办学模式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就是职业教育要面向农村地区展开。这就要求我们要搞清楚农村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如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发展规划等。特别要把握当地经济的发展特色和发展主导,这样就要求职业学校、政府和有关部门深度了解当地的经济情况和充分把握市场动向,尽量做到与市场走向同步。具体来说,当地职业学校的课程和专业不仅要包含基本的文化课知识,更要以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出发,在充分进行调研的前提下,积极的制定出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实用课程来。如自2006年以来的包括新型农民阳光工程创业培训等在内的各类培训,的确使一部分农民在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知识后懂得了如何经营农业,增产增收效果明显,个别的还能带动当地的相关产业。在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提高后,他们更乐于进行自身素质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对职业学校的培训活动更给予重视和参与。两者相互促进,更确保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3.送教下乡模式

送教下乡是把职业院校优秀的教育资源送到农村,把学校搬到农民的家门口,把实践课搬到田间地头、饲养场,让想上学的农民有学上,力求通过3年的系统学历教育,提高从业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该办学模式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为解决民生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出了宏观的要求,新农民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需要系统的职业教育。在办学形式上,与当地实际密切联系,在农闲的时候为农民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讲解,在农忙的时候利用所学知识生产实践。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充分利用了时间,错开了农忙农闲,能够保证教学和生产实践两不误。我们经过初步的教学尝试和探索,效果良好,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地群众的热烈欢迎。通过这种模式农民学生和专业老师能够建立直接联系,可以不分课堂内外,随时请教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经老师指导的农业产品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丛帅.送教下乡服务三农的办学模式新探[J].教育学文摘,2012,(7):34.

[2]伍玉凤.新农村建设中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之创新[J].社会科学家,2008,(12):19.

[3]徐殷.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邢台市农业学校发展研究室.探索农村支教发展新模式.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办学农民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数据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