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民
揭示了当前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对小组合作进行了探究。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培养、教师的有效引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等四个方面,较细地探究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开展,为今后有效开展合作探究提供参考。
小学科学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合作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们誉为:“近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但从自己的课堂教学来看,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有时只有其形式,而无时效。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好多学生实验活动均采用分组合作方式探究。在高涨的教学气氛中完成了自己设定的教学任务。但听课教师非常中肯地提出了课堂中出现的有关小组合作的几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一是叫停停不了。许多学生在没有教师应允的情况下就动手第一个活动,教师喊了几遍“停”都没有停下来;二是正在玩时叫停了。活动开始没多久,学生正玩得高兴,教师看了一下表,规定的时间已到,硬要学生停下来,汇报实验结果;三是“我来,我来……”叫个不停。没等一个正在回答问题的同学说完,许多学生高举着手喊着“我来,我来……”四是一个人做主。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由组长一个人动手,一个人汇报,其余学生看着组长做,跟着组长说。
后来,根据平时的调查,经过反思,我感觉上述问题很有代表性,反映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探究中通常存在的下列四个问题:
一是重“模式”轻“实效”。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有小组讨论交流才能热闹。事实上,在这种表面上的合作讨论中,学生很难有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悟。而教师在课堂上也只注意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互动。
二是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往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是否与自己教学预设结果相一致来衡量学生合作学习是否成功,多好新的发现,可教师“预设”没有这一点,掐断了学生创新的萌芽,只让学生汇报自己所设想的實验结果,这样容易忽视合作学习中很多细节上的问题。
三是重“合作”,轻“个性”。某些小学科学课堂合作学习由少数优等生做主角,其余学生处于配角的状态。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别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集体解决问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样的环境中往往得不到认同,富有个性色彩的求异思维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和肯定。
四是重“主体”轻“主导”。在平常的教学中,合作学习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学生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学生正玩的兴趣浓厚时,教师如果不用巧妙的方法,只顾自己大声喊叫或敲桌子让学生停下,都会无济于事。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大胆尝试,不断摸索,对小学科学教学合作探究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建议。
一、兴趣成为起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往往与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
教师要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认知需要、兴趣所在,引导学生将感兴趣的问题清晰化,并转化为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合作尝试、探究,用种种办法,使探索成功,他们的心里是多么的喜悦和自豪。另外,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发现用已有知识难以解释的现象,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发挥教师作用
教师不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还应是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师应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第一,学生搭建合作平台。合作小组的建立,既要依据学生共同的兴趣、特长等个性倾向,也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特作用,做到扬长补短,人尽其才。各小组具体分工方法可根据组员的特长分工,也可实行角色轮换,还可以有分有合,重视交流,倡导互助。为学生搭建一个带有竞争性、协作性及个性化的合作平台,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
第二,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在较多小组合作的课堂中,学生对探究材料表现出较浓的兴趣,教师为提高学生兴趣,特地准备教材内外的实验材料。但过高的兴趣,会使教师对教学场面难以收拾,特别是在班额较大的情况下,有些学生还东奔西跑,更是乱成一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学会因势利导
第三,提供充足的支持条件。(1)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没有充足的材料,学生的合作探究就成了“无米之炊”。(2)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只有亲身经历了过程,才会有真切的体验,这种体验将永远留在脑中,不可磨灭。(3)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特点,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教师要与他们共同商讨问题的成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及时地提出建议。教师不要轻易干涉学生的活动,即使学生犯了一些错误,只要方向是正确的就不要急于纠正,因为失败和成功都是学生成长必须面对的经历。
三、学生学会合作
在组建小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个别学生因能力低或不合群而无组接纳等情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宽容、欣赏与帮助同学。在小组探究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矛盾冲突,教师的指导原则是让学生依靠小组的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学会倾听。倾听是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要学会倾听教师的提问和同学的表述,倾听实验操作要点和小组分工要求,倾听表扬和批评。同时要学会倾听的方法,学会尊重别人,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
2.学会表达。表达是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用语言、文字和图来描述事物的形态特征、观点、结论。
3.学会讨论。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外,这就需要讨论,共同攻克难点,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四、评价成为催化剂
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每次活动结束以后,都要引导学生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教师应针对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发展水平,与学生一起制订相应的“合作交流表现”评价指标。坚持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重视过程评价、定性评价。通过评价使评价者得到鼓励与精神支持,使其发挥更大的创造潜能和合作积极性。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感情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