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达拉克:挥别英雄式领导

2013-04-29 17:24:23邓纯雅
中外管理 2013年5期
关键词:松下幸之助巴达拉克

邓纯雅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一回,让人提心吊胆的是走在百年基业路途中的松下。2012年巨亏96亿美元爆出后,松下临阵换将,作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裁,津贺一宏一度被寄予厚望。津贺宣称自己要革除陋习、释放创新能量,并坚称将为了实现2018年百年大庆而励精图治。

不过现实却似乎格外冷峻,2013年春天伊始,东京松下大楼被出售,套现超过5亿美元。这已经是松下在近几个月中所出售的第三处房产,获得约14亿美元的收入将一并用来缓解公司的财务危机。

此外,外界也对松下这两年整体战略混乱的危局表示悲观。令人感慨的是,曾经在20年前挽救松下于重大危机的中兴大将原董事长中村邦夫也于2012年黯然离任,仅仅担任顾问一职。作为日本品牌和管理的标杆级企业,松下的没落速度之快令人始料未及,号称“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如果看到自己辛苦创建的企业沦落到如此境地,不知该做何感想。

之前松下中国公司曾对媒体表示,2013年春天,松下很有可能换标,并进行大规模组织结构调整。据传闻,新任CEO津贺一宏还将恢复已经被放弃12年的松下原核心管理体系——“事业部制”,同时将大力发展新能源事业,开辟属于自己的蓝海,并最终将出售1/3的非核心业务。不过如此多传闻至今依然没有下文,让外界不由得纷纷猜测,百年松下真的能渡过此次危机并重获新生吗?

对此,急于作出判断似乎有点武断,不过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著名管理学家小约瑟夫·巴达拉克(Joseph L. Badaracco.Jr)在其经典著作《沉静领导》中曾经指出的原则,倒是对于解释松下危机有很多启示。他表示,很多管理者之所以会失败,在于他们听信了很多英雄式领导的传闻,以为仅仅是在某些特殊时刻进行重大决策就足够。其实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如今时代的复杂性都有增无减,如果不能深入实际,关注细节和复杂性,深入钻研业务的具体流程,只能使得战略和执行都流于空泛,并最终导致组织内的管理混乱失序。

别活在成功人物的阴影中

作为哈佛商学院约翰·沙德商业伦理讲席教授,巴达拉克的众多著作在中国都有广泛的影响,这与他的研究方向和写作模式不无关系。巴达拉克擅长从文学故事和实际案例中抽丝剥茧,刻画领导者在真实环境下如何应对危机和决策。当然这与其多年来的成功教学实践密不可分,其在哈佛MBA项目及同级经理培训项目中,教授战略管理、一般管理、商业伦理等多门课程。因为醉心于教学工作并在哈佛学习和任教多年,他也担任哈佛大学股东责任咨询顾问委员会主席。

巴达拉克认为,领导者也是人,有着自身的缺陷,所以我们不可能仅仅通过严肃的模型和理论研究去推导他们的行为模式,这才是真正不科学的。这与中国国内管理更加注重情与理的匹配,以及对于领导者自身行为模式的影响,可谓有共同之处。虽然,巴达拉克也曾经在日本教授管理课程,但他并没有评价过松下,不过通过他在多本著作中对于人们崇拜所谓英雄式领导的批判,可以想见,他或许也曾经认为,松下幸之助的成功使得后继者迷失于这种创始人模式。其实,在1990年代,松下也曾陷入亏损危局,外界评价,松下幸之助辞世后的10年间,继任人依然萧规曹随,很难提出真正跟随时代的创意管理理念,没有真正地进入角色。此外,随着业务发展方向不断扩展,松下陷入盲目投资的乱局,面对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2001财年,松下营收大幅缩水10%,利润率下降到2.45%,净亏损达33.5亿美元之巨。时年65岁的中村邦夫接手松下开始了全面整改,改革终身聘用制,精简管理机构,并最终扭转败局。可以说,中村邦夫成了松下模式的叛逆者,对于创始人生前的很多体制都有了较大的革新,但80多年的传统很难经过一次改革就彻底完成。

从2010年开始,松下疲态尽显,时任总裁大坪文雄宣布:从2010年起到2013年3月,计划裁员3.5万,而之后实际裁员规模大大超过这个预计,创下日本制造史上的裁员之最。同时,由于对于平板电视的错误判断,将宝错押在等离子电视上,松下最终不敌三星,从而拱手将全球彩电之王的位置让出。而手机业务和锂电池业务也后劲乏力,整个数码产品领域亏损严重,使得松下逐步偏离正轨。

管理者请俯下身

对此,巴达拉克指出,成功的领导者都必须有坚实内心,而不能随意左右摇摆,才能从容应对。他指出,我们往往会低估管理者工作的难度,我们耳熟能详的领导故事之所以非常有力,是在于它们经过精简,只留下了基本元素,那些复杂的过程没有被体现出来。以松下为例,2013年的改革依然是要恢复松下幸之助当年的管理体制,可以想见其内部思维之僵化,以及缺乏创新的弊病之重。

松下幸之助的成功,得益于他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自己创立的企业,他的很多管理故事流传颇广,他的很多管理规则也的确令松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毫无疑问,继任者模仿如果缺乏了松下幸之助本人对于市场和实际业务的深刻理解,也许仅仅是拙劣的东施效颦。

巴特拉克曾经十分幽默地表示,领导者首先不能欺骗自己,更不能欺骗下属。他认为,在真正卓越的领导眼中,世界更像是一个千姿百态的万花筒,而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目标或者一片精确绘图的地带。在大多数组织里,利己主义、目光短浅、强词夺理,与忠诚不渝、坚持不懈以及正直不阿混杂。很多时候,事情比预想的糟糕,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

如今松下与30年前相比,复杂程度和管理难度已经日渐增加,还抱着老经典不放,却没有创业者的激情和投入,结果也许只能是日渐沉没。巴特拉克指出,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英雄式领导的时代,而是一个需要领导者如履薄冰、随时投石审势作出反应,不容丝毫的懈怠的时代。

责任编辑:子 荷

猜你喜欢
松下幸之助巴达拉克
2022 年吐鲁番巴达木东墓群考古发掘简报
回归
松下幸之助的宽容
当代工人(2018年19期)2018-01-22 12:28:28
小狐狸拉克探长
尘封千年的古城纳巴达
松下幸之助“求职”
松下幸之助“求职”
把眼镜卖给松下幸之助
山东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22
大师的败笔
环球人物(2013年7期)2013-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