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云
【摘要】本文牢固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导,提高识字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帮助学生在完成识字任务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并教给一定的识字方法,逐步提高其独立识字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处于起始阶段的低年级识字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有效的指导和引导,才能实现激发学生识字兴趣,逐步发展识字能力的目标。课堂上我们必须改变枯燥单一的识字教学方法,“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2011版课标语)
在识字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就尝试运用以下几种教学策略,以提高识字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帮助学生在完成识字任务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并教给一定的识字方法,逐步提高其独立识字的能力。
一、组合复现,带学生走进识字的自由空间
【案例呈现】苏教版语文第二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片段:
片段一:(学生初读课文后)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学生根据课文找到相应的词语)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词卡:瑞金城 沙洲坝(学生认读词卡)
(其中“瑞、金、坝”是生字)
师:你能读准这一串词吗?
出示词串:江西 瑞金城外 沙洲坝 (学生认读)
师:看词串,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学生练说)
师:你一定能读好课文中这一段话。(学生练读)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就在那儿住过。
片段二:(学生已随文学完本课的生字词,此属于课尾巩固字词环节)
师:故事学完了,这些词语你一定会读了!
出示四组词串:江西 瑞金 沙洲坝
主席 战士 乡亲们
带领 领导 挖水井
以后 不忘 很想念
(学生认读词串)
师:你能不能用上词串中的几个词语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呢?
(学生结合词串中的词语练说)
【策略分析】
2011版课标提出在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崔峦老师曾对要求会认的字作出明确解释:会认的字,只要求学生会认,不作具体细致的字形和结构分析,学生在这里认识,换个地方还认识就行了。他还指出:要认的字不要主动分析字形,要当堂认识,当堂巩固,要把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复现,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
片段一中教师把生字放入词语、词串、语段的朗读中,并将带生字的词语按内在的联系进行重组,鼓励学生使用有序排列的词语概括相关的课文内容,这样生字一次次得以复现,学生就在反复的认读、自由的练说中一遍遍进行了识记。
片段二的巩固环节,教师将课文中的词语巧妙地组合成板块,每个板块都是一个特定的情境,既整体照应又相互独立。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读准词语——想象画面——回忆课文内容”的过程,充分感受到了词语的丰富内涵,为理解课文作好铺垫,而文中生字在学生看、选、说的过程中不断复现,从而能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记忆中,得到牢固的掌握。
这样的识字过程,已经不是单一地把识字放在初读后检查或巩固环节上,而是把识字教学与课文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是教师逐字逐词地教,而以学故事、讲故事贯穿始终,学生在文本内容的重组复现中自然轻松地学生字、读词语、悟课文,这样的教学,体现了识字教学的“无痕”,带领学生走进了识字教学的自由空间。
二、追溯字源,让学生汲取汉字的源头活水
【案例呈现】
片段一:苏教版语文第二册《乌鴉喝水》(生字“看”的教学)
师:乌鸦到处找水喝。(手放在额头搭凉棚演示)
左找找,右看看(引导学生学做“看”的动作)
师:刚才我们表演的就是这个字——(板演“看”的古文字)
认识现代字“看”,了解字的演变过程
片段二:苏教版语文第二册《放小鸟》:
(出示“着急”和“焦急”,其中“焦”是本课生字)
师:“着急”和“焦急”都有着急的意思,哪个词语表示更急呢?
(学生无法正确辨析)
师:(出示“焦”的古文字)“焦”下面的四点底其实是表示“火”,“焦”在古代就是表示用火烧烤鸟。想象一下,那是什么样的感觉?
现在你知道,哪个词语表示心里更着急些?
(学生恍然大悟)
师:你还知道哪些和“焦”一样是四点底的字?(学生交流)
师:小鸟被关在笼子里,鸟妈妈的叫声当然很——焦急。
【策略分析】
众所周知,受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影响,识字既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要认的字中既有独体字,还有许多合体字,更有部分合体字的偏旁部首出现了变体。因此,在教学中对部首追本溯源,不仅可以教给学生科学的汉字知识和学习汉字的科学方法,还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从而提高识字效率。例如教学片段二中由“焦”的识记,引入一批同部首的字的识字;再如“穴”做部首称作“穴宝盖”,小篆写法像古人居住的岩洞,两块石崖构成石洞, “穴”在构字中表示洞、窟窿等义,如“窟窿、窝、空、窗”等。经过溯源分析,学生清楚了部首的意思,了解到了汉字的演变历程,学习汉字的兴趣变得十分浓厚。长期以来被认为难学、难认、难记、难写的汉字,在学生眼中变得形象易学,趣味盎然。
由此观之,追溯字源,对汉字进行科学的分析,才能找到符合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汉字教学的科学化,给学生的识字实践注入源头活水,让学生的自主识字始终焕发着旺盛的生命活力。
总之,汉字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汉字教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撑起识字教学的一片蓝天,让他们自由翱翔!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