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圣梅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南通市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17节精彩纷呈、风格各异的评比课听下来,惊叹赞美之余,总有—种异样的感觉让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我们的语文课,尤其是语文公开课正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一个怪圈,出现了诸多的怪现象。
一、语文课堂缺乏语文味
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滥用
多媒体的使用无疑能充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可以有效地扩大课堂的容量,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效率。作为一线语文教师,不应该排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但多媒体充其量也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而不应该也决不能喧宾夺主,成为语文课堂的全部。
然而,有些语文课上多媒体的使用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公开课上教师为了使自己上的语文课好看,几乎无一例外地使用幻灯片、动画、视频、音乐、美术等等,凡是可以想到的都拿到语文课堂上来了,而小黑板之类的传统教具却被束之高阁。也不管这一课到底需不需要使用多媒体,不管在什么时机展示更恰当,好像不使用多媒体就上不了公开课了。由于一些教师缺乏对多媒体使用的理性认识,往往将其作为增加课堂分量的“砝码”;由于教师缺乏对多媒体展示时机的准确掌握,常常使多媒体在使用效果上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有的教师让音乐贯穿了语文课堂的始终,连学生思考、师生交流时都不放过骚扰,严重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这样的一堂课听下来都不知道教师想做什么,做了些什么。进入了这样的课堂就犹如进入了艺术的圣殿,除了欣赏了几首旋律优美的乐曲外几乎一无所获,学生所享用的也只是一道美味的“艺术快餐”。这样的语文课是好看,但它已不再姓“语”了,而是姓“音”、姓“美”……这样的“花”课听多了倒让人怀念起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原生态教学模式。
2.语文课上成了“问题课”
从带着问题导入新课到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到师生以问题为载体互动解析文本,再到探究问题,最后还要留问题给学生课后思考,一堂课下来少说教师也问了几十个问题。我们的语文课就这样被太多的问题充斥,教师忙着问问题,学生忙着回答问题,都忙得不亦乐乎。其实仔细推敲起来,又有多少问题是有价值的,非问不可的呢?把诸如“文章作者是谁”,“文章一共有几段”,“文章主要写的是谁”之类无聊的、没有任何价值的问题剔除后,真正有意义的,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几个呢?为了增加课堂的吸引力,教师也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上做足了文章,时而齐答,时而分性别答,时而分小组答,时而抢答,让人眼花缭乱,试问语文课搞得这么复杂干什么?学生既然都会齐答了,还有什么必要提问。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对自己所设计的问题仔细推敲,坚决不让无聊的问题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不要让学生始终处于对教师问题的疲于应付之中,多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吧。
3.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用时间量化
很多语文教师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语文课都是学生在活动,教师似乎成了与之无关的闲人。更有甚者,有些学校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过于机械教条,竟然荒唐地严格限制教师讲授的时间,绝不允许超过15分钟,似乎超过了15分钟就不是新课程指导下的合格的语文课了。
诚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但凡事不可以走极端,一刀切。要知道学生毕竟是学生,学生到什么时候都不能脱离教师的“导”。教师完全可以也应该根据文本内容和自身教学的风格灵活选择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不讲。该讲的地方该讲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大胆讲,而且要讲到位,讲透彻,讲痛快,千万不要被“15分钟”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因为鞭辟入里、准确到位、生动形象的讲解往往更能帮助学生进入文本的意境,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素质高、基本功扎实的语文教师最善于通过语言来展示课堂魅力,而不是花架子。语文课归根到底还是语言的课堂,只有遇到用语言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时才考虑其他手段。
4.语文课政治课分不清
不可否认,语文课也有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思想教育的任务。但有些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为了体现课堂的思想性,生硬地、机械地、牵强附会地强行把思想教育拽到语文课堂上来,大张旗鼓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些教师甚至将其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期待着在此方面“出彩”,而丝毫不去考虑该文本适不适合进行思想教育,结果语文课不像语文课,政治课不像政治课,搞得不伦不类。要知道并不是所有课文都适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而且语文课上对学生思想的引导也应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切不可为了引导而引导,将思想教育强加给学生。语文课一定要上成名副其实的语文课。
二、教师不敢客观准确地判定学生的回答
新课程理念鼓励学生的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富于个性的独特见解,这往往导致部分教师不敢给学生的回答做一个客观准确的判定。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或者不予评价,或者一味地予以表扬肯定,即使学生的回答离题千里,谬不堪言,教师也不敢理直气壮地说一句“你的回答是错误的”,“你思考的角度不对”,“请重新思考”。似乎这样说了就真的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削弱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殊不知模棱两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判定往往会对学生造成误导,使学生错误地认为语文问题你想怎么答就可以怎么答,没关系的。这种认识若延伸到考试中,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样的结果也只能让学生“更受伤”。所以,语文教师对学生答案的评价务必力求客观明确,是即是,非即非,对就对,错就错。
三、分小组讨论成了合作的唯一手段
为了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合作精神,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安排讨论这—环节。或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将课堂搞得热闹非凡。且不管这个问题是否具有讨论的价值和必要,也不管学生讨论出了什么,似乎讨论了,就意味着“合作”了,教师就掌握新课程理念了。甚至有些教师丝毫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让学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讨论之中。试问这样的讨论到底有多大的意义?除了浪费了时间,做了“秀”,教师还做了什么?小组讨论固然是合作的一种方式,但绝不是也决不能成为唯一的方式。所以教师应该对小组讨论的必要性以及时间和度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不能让合作流于形式,也不能仅仅凭你课堂上有没有讨论来判定你是否具有合作意识。
四、缺少对后进生的关注,不敢暴露问题
为了让公开课上得吸引人,教师往往要事先摸清所借班级的优生姓名,课堂上教师的目光也总是落在这些优生身上,课堂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优生表演的舞台。教师让他们一个接一个答题,不厌其烦地反复答题,而后进生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像丑小鸭一样无人问津,因为教师的目光懒得在他们身上停留。即使他们也有发言的欲望,即使把手举得再高也是枉然。因为面前的老师不是他的老师,所处的课堂也不是属于他的课堂,他们所能做的只有忍受着倾听这—节与他没有多大关系的课。教师之所以不给后进生发言的机会,其实是怕后进生的回答不够准确到位,甚至荒谬的回答会扰乱课堂的和谐氛围。长此以往,优生将越来越优,后进生也必将越来越后进,学习兴趣的丧失最终必将使之从此一蹶不振。请教师扪心自问,导致这一恶果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语文课上教师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来,让他们人人有机会,人人都被尊重,人人都能感受到进步的喜悦。让丑小鸭也能变成白天鹅,让野百合也有春天。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是一门艺术,功在平时,在每一节语文课上。有时一个机会,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个鼓励的眼神也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五、“写”在课堂上落实得不到位
无论课程标准如何改革创新,“听”、“说”、“读”、“写”始终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而事实上,语文课上学生也听了,也说了,也读了,就是没写。
有教师认为写自有每周两节的作文课,语文课上还要写干什么?其实语文教师都应该知道,写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的提高也不可能靠朝夕之功,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做到厚积薄发。那么仅仅每周两堂的作文课怎么能解决学生的作文问题呢?语文课上学生刚刚体会了美,那还不快趁热打铁要求学生拿起笔用心去表达美?哪怕只是一个片段,一两句话也好。多去除点课上“花”的成分,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写吧。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每一节课都要有写的环节,但17节课都没有看到教者要求学生写就难免让人觉得奇怪了。教者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安排“写”这一环节。
总之,以上怪现象的出现都是由教师的授课意识、行为习惯以及上级的评价机制所导致的。只要广大语文教师从热爱教育事业的高度出发,真正把被教育者的发展当成头等大事,真正用心去关注学生,用心去爱学生,以上问题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将因此变成实效、高效的课堂。所以,评价一堂语文课的好坏决不能只看“课上教师都做了些什么,学生都做了些什么,而应该始终如一地把学生在这一节语文课上学到了什么,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怎样的提高和发展作为评价语文课堂的最重要的标准,大力实施“有效教学”,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语文课上都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22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