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可从教学理念、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五方面入手,以实用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建立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高职英语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 英语教学 校企合作
与专业相结合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12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水平要求逐步提高,越来越需要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要么是普通高中毕业的,要么是从技校、中专、职业高中升入高职的,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较差。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加上当前高职英语教学脱离学生专业和职业发展,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大,导致课堂上出现到堂率低、抬头率低、参与率更低等现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当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方式。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深化教学改革,建立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提高高职英语教学实效性的良好途径,是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结合高职生的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体现出专业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为顺应高职教育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关键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从教学理念、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五方面入手,探究校企合作背景下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前任教育部部长周济说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要牢牢抓住以人为本,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是高职教育必须贯彻的核心理念,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前提。在英语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求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特点等来设计和组织每一个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参与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英语教师必须认清英语教学的目的是着力于培养学生必需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基础能力,并为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打下基础。而且,还要让学生认清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通过各种级别的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将来的职业岗位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突出英语教学的职业化和实用性,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的组织都要结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结合学生专业实际,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和职业发展需求安排教学。此外,还要以实践为目的,把实践教学作为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学用结合,强调基础性、针对性、实用性,真正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提高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建立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要求英语教师除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教学能力外,还要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充分运用校企资源,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学习与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参加专业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使自己具备职业针对性的“复合型”即“英语+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甚至使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为此,高职院校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鼓励英语教师参加各种不同的专业教研活动,参加各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或顶岗实习,使教师融入专业,了解学生的语言学习需求和专业学习目标,使教师的英语教学更贴近企业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更加突出学习重点,从专业化角度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从而切实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第二,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通过校企合作,邀请企业政工干部或技术骨干到学校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使英语教师了解相关职业岗位(群)要求高职学生所具备的专业技能以及英语水平情况,使英语教师掌握一定交叉的、与学生专业相关新兴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帮助英语教师实现专业化转变。第三,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利用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利用学生实习机会或寒暑假,鼓励英语教师到相关专业的一线学习锻炼,让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教师可以向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请教,学习行业常用的英语词汇、句型,特定的习惯表达,了解实践专业的英语交流特点,熟悉和了解行业企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要求和标准以及工艺流程、生产组织方式、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逐渐实现英语教师的专业化。
三、依据学生未来职业岗位需求整合教学内容,开发校本教材
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教材体现,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英语教材的采用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和专业特色,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学生职业能力需求,以应用为目的,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出实用性和专业关联性。然而,当前多数高职院校选用的教材基本都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综合教程》等教材,这些英语教材相对来说重学术、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题材多数以文学、艺术、体育、生活为主,这些内容没有结合专业特点,缺乏实用性。教材以及教学内容都缺乏专业和职业关联性,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取专业、工作过程、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英语教材和教学内容最好选用能够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开放性教材或教学资源。而且,教师还要拓展视野,依据企业需求、社会需求,结合学生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选用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实践知识体系科学合理的新颖素材作为英语教学的内容。或者,高职院校可以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校本教材,企业可以将社会或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反映给学校,也可以为学校提供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需求情况,提供生产一线的第一手资料;学校可以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和知识,以专业英语基础知识为核心,重组内容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编写涵盖学生专业和职业发展的、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校本教材。
四、遵循实用性原则,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实现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必须遵循实用性原则,综合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必须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课堂组织者的角色出现,起着主导作用,是集授课组织、咨询等不同角色于一身的教学导演,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高职英语教学可以综合运用交际式、项目式、合作式、表演式等教学方法。交际式教学法是把英语课堂教学变成一种交际化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的交际活动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全英授课,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语言,给学生营造英语课堂的气氛和听的机会,创设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项目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处理项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此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职业活动中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合理项目,让学生以这些项目为中心进行训练,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职业领域中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相结合,引导他们掌握未来职业岗位上的知识和技能,这样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合作式教学法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到共同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方法。合作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前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提出分组学习的目的和要求,然后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在小组中设立合适的角色并让学生扮演。在课堂上,教师以引导为主,弱化对学生的控制,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挖掘学生的潜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师的负担。表演式教学法主要是指在模拟情景下学生的有声翻译表演,它是一种模拟实践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口译实践。口译实践是学生将口头表达的信息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表演过程。在表演式教学中,教师以学生掌握的翻译技巧和语言知识为依据,让学生模拟某种职业岗位的情景进行翻译,让学生在口译实践活动中进行各种技巧的训练,例如折句、断句、预断,等等。这种表演式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通顺、准确的口译敏感性以及良好的翻译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五、以应用为目的,强化实践教学
英语课是一门语言实践课,需要在实践中练习和掌握,实践教学是提升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必须注重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课外教学活动的优势。首先,可以结合学生专业,组织学生参加不同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如组织英语竞赛、进行专题讲座、观看英语录像、开办英语角、成立英语协会、举办外国影片赏析活动等,以此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而且在这些活动中尽量体现专业特色,体现出职业教育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指导,把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其次,英语实践教学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模拟企业、市场的各种情景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或通过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室和企业的顶岗实习等方式,安排英语实践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亲身体验,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英语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这不但可增强英语教学的实效性,还可使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和市场对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需求,了解自身的不足,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定位,为将来顺利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顾林刚.校企共同体模式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长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10)
[2]赵玲洁.高职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实践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8)
[3]周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6)
[4]郑坤启.工学结合视野下的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11)
【作者简介】覃潘燕(1982- ),女,广西宜州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责编 吴 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