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摘要:语文教学要实施德育渗透,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强调教学过程、利用语文活动来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修订后的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教学目的:“语文教育在传授适当的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就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另一个课题——德育渗透。因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主观世界和行为品质的改造成了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研究和实验也表明: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综合教育过程。智育、体育、美育离不开德育,德育也离不开智育、体育、美育。智育、体育、美育作用于德育的是知识、能力、情感和体力,德育反作用于诸育的是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政治观点、道德品质(其实质就是新课标中提出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促进心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人文素质),这样就能够给学生以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动力、思想方法,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和学业水平的提高。即德育必须以健全的智育为基础,智育必然蕴含德育的情感。
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就是教师依据中小学课程计划的培养目标及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德育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结合知识传授、智能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地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和能力培养五个方面,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心理、能力诸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对此,笔者谈一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粗浅尝试。
一、“放大”教师的榜样效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在学校与学生的接触交流中,通过站立姿势、手势、眼神甚至服装、发型等方面所展示的态度、情感、气质和修养,无一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课堂上教师的每一言、每一语甚至每个字,都将作为信息输入并贮存到学生的脑海中,产生效应和反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高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美观得体的衣着、端庄大方的仪表、亲切自然的教态、温文尔雅的气质、准确朴实的讲述、幽默生动的表情、深刻犀利的语言既可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又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因此,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树立“君子”、“淑女”的典范。要用自己热爱知识、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激情去感染、启迪、影响学生。通过完美的内容;清晰的构图;协调的色彩;精炼的文字;优美的字迹;重点突出、位置得当的板书;条理清晰富有逻辑性的教学语言;富有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去感化学生。对他们的日常行为起到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笔者今年所教的高一年级,使用的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教材的特点非常鲜明:1.教材以文学类的文章为主,内容非常贴近现代生活,富有很强的时代气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许多课文渗透着思想情感的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较强的感染作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爱国情怀,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2.选材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和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例如,必修一的“青春岁月”、必修二的“人间真情”等题材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3.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活动,帮助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改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4.注意渗透社会和自然学科知识,使教材具有学科融合性和拓展性。例如,必修一的“自然之思”、必修二的“战争与和平”,教材涉及的话题很多,文化知识面很广,涉及社会和自然学科,因此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质。教材在兼收并蓄的同时,尤其注意弘扬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中外文化交织一起,充满了跨文化交际的信息,体现了教材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基于上述特点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对知识的分析讲解中。
例如,在必修一《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谈谈中日钓鱼岛之争的看法,从而体会第二代领导人在维护领土完整上的决心,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在进行《邶风· 静女》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去反复品味。十五六岁的高一学生对爱情充满向往,有着朦胧的体验。通过品味,让学生明白人类伟大情感的奇妙。又如,笔者在教授《大自然的反抗》时,抛出了“环保大家谈“的话题,结果大家七嘴八舌地去讨论并提出了许多环保的方案。最后,一个平常很胆小又很少发表自己观点的男生站起来谈了他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保护环境应该从自己做起,不要光说而不付诸行动,要从小事做起,从每日的点滴做起。”结果话音刚落,班上就响起了学生们自发的掌声。下课后,笔者就发现有些学生已经在捡起自己身边的纸屑了。当然,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过程的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需要,以学科教材内容为依据而制定的某一阶段教学活动应达到的结果。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解决如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问题,或者说要解决知与不知、懂与不懂、会与不会的问题。而德育过程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懂与不懂、会与不会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善与恶、利与害、信与不信、愿与不愿的问题,即要解决好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因而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学科也和其他学科一样,肩负着提高全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双重任务。
然而,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因材施教的同时,还要深挖教材,将德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教学中,如果光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例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这就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语文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课和主题活动。例如,诗歌朗诵、主题明确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另外,可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文学沙龙、手抄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加强美育教育和增强动手能力,也可以通过表演话剧的形式,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去领悟文章的主题。
但是,单一的语文学科德育教育也是有局限性的。我们不难发现语文学科德育的实效集中表现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方面,表现在辨别是非正误的能力上和热爱真善美、憎恨假恶丑的感情上。而这种认识和情感也是初步的、肤浅的,甚至是暂时的。屡见不鲜的是:课上十分感动,课下不见行动;谈认识头头是道,实践中满不在乎;在学校循规蹈矩,到外面判若两人。德育影响的复杂性,德育过程的多端性、品德形成的实践性、长期性和反复性,都表现出来了。因此,还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到社会、家庭的实践中去验证、巩固、升华,才可能“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转化为道德行为。所以,语文学科德育教育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不断地从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的发展前沿汲取营养,从而尽可能地突破语文学科德育教育的局限性。
总之,德育最有效的途径是启发诱导、潜移默化,而不是简单的说教。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德育意识,注重榜样效应,挖掘教材德育素材,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多形式、多途径的进行德育教育,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有心,德育教育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着。正如一首古诗所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