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要:"物质结构与性质"是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六大选修模块之一。该模块内容较为抽象,教师教和学生学都有一定的难度。本文运用查阅文献和到中学调研等方法,从该模块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物质结构;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273-01
化学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知识技能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愿意学、学的懂、记得住、用得活。本模块的知识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若只是把知识堆积起来,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也会导致学生难理解,无法落实课程目标。要关注学生的认识水平,注重抽象概念与具体实例相联系,尽可能通过直观模型和模拟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实质性理解。
1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教学方法
1.1 利用直观方法教学。理论教学的特点是:第一,概念抽象难比喻,例如电子云、轨道等,由于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运动有不同的规律,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用宏观现象去形容和比喻都比较困难。第二,概念多,符号多,含义深。基于上述原因,教学中应尽可能运用模型、简单实验等直观方法。例如对于电子云与原子轨道的教学,可运用制作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1.2 利用化学实验教学。理论性强的教材,学生学习时往往因其抽象而理解不深、易忘。因此,要加强化学实验,从现象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微观粒子的变化实质,以便树立概念,掌握知识。例如介绍配合物时通过观察CuCl2·2H2O等固体及其水溶液的颜色,分析得知天蓝色的物质--四水合铜离子,探究其结构,由孤对电子对和空轨道形成的配位鍵,引出配位键和配合物的概念。
1.3 以复习和充分利用已学过的知识为实例进行教学。例如讲授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时可以以问题思考的形式复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征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理解。讲授共价键的极性和非极性时,可先复习离子键、共价键和电负性等概念,再分析H2、H2O等分子中成键原子间公用电子对的偏移情况。
1.4 利用实物与图片相结合进行教学。例如,讲授晶体与非晶体时,可展示一些实验室常见的晶体实物:食盐、蓝矾、硝酸钾等;展示一些非晶体实物:玻璃、松香,一些塑料;引导学生观察本章章图中的各种矿石的彩色图片等。
1.5 运用观察、分析、对比、讨论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讲解晶体与非晶体时,通过对教科书中的图3-4、图3-5的观察分析,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为什么晶体呈现多面体外形?晶体有什么性质?怎样鉴别晶体与非晶体?
1.6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形象比喻进行教学。例如讲授晶体与晶胞的关系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些晶胞;把晶体与晶胞的关系比喻:如果我们把一块大晶体敲碎,可以得到许多大小不同的小块,这许多小块与大晶体具有相同的形状,如果小块继续不停地敲碎,最后可以得到晶体的基本单元,即晶胞;大晶体可以看成是许多这样的重复单元重叠起来形成的,或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好像蜂窝与蜂巢的关系。
1.7 利用数据和图表进行教学。例如学习键能与键长时,可以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表2-1,了解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并思考相关的问题,归纳总结键能的概念及其与分子性质的关系;阅读教科书中的表2-2,结合键能的概念,创设问题情景:你认为键长是什么?它怎样描述共价键的强度?经过讨论总结得出结论。
2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教学示例
【课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选修3 第二章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
在"分子的性质"中,共有六个问题,即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分子的酸性。除分子的手性外,对其他五个问题进行的阐述都运用了前面的已知知识,如根据共价键概念,介绍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根据化学键、分子的极性等概念介绍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极性、非极性分子的概念介绍 "相似相溶"规则;根据分子中电子的偏移解释了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等。对于手性,教科书通过图片简单介绍了手性分子的概念,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的应用。教学建议如下;
2.1 教学过程中可先复习离子键、共价键等概念,再分析H2、HCl、H2O等分子中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极性和非极性。
2.2 关于范德华力的影响因素,建议只介绍两点;一是通过观察教科书中的表2-4,得出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二是通过"学与问",得出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2.3 "相似相溶"规则不宜扩展太多,充分利用例子及"思考与交流",使学生体会到"相似相溶"的含义及应用即可。学习"相似相溶"规则时注意应用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范德华力及氢键等知识;在组织"思考与交流"时,可结合实验。
2.4 可以根据教科书中的图2-38制作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的"手性" 及"手性分子"的概念;通过一些例子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发展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吴国庆等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选修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吴国庆,等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化学 选修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