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昆 刘晶
摘 要:牟宗三肯定佛老思想有其积极价值与意义,他亲自注释了老庄的部分经典文本,给出一些独特的解读,并将其融进自己的现代新儒学思想。本文梳理了牟宗三对道家的“无”这个核心词汇的独特解读,并试图发掘牟宗三从“无”之解读开启他探索道家之“道”的缘故。
关键词:牟宗三;道家;无;无为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5-0019-02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
老子所讲的“无”是什么意义的无呢?
牟宗三认为,领悟老子这个“无”的内涵,需要对中国的文化生命和所发出的智慧有相当的理解才行。因为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在希腊的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思路完全不同,与印度的也根本不一样。因此他认为研究中国哲学一定要扣紧文化生命讲,凭空讲就不确切,而且对其观念也决不会有相应的了解。若是把“无”放在西方哲学的语境中,当作一个逻辑概念或存有论的概念看,也就是照希腊传下来的形而上学的存有论讲,“无”是没有(nothing,nothingness),是一个名词。另外还有些西方人把老子的“无”翻译成inaction(不动)。牟宗三认为这都是完全失指的,是完全不同于中国哲学传统的讲法。
牟宗三说:“假定你了解了老子的文化背景,就该知道无是简单化地总持的说法,他直接提出的原是‘无为。‘无为对着‘有为而发,老子反对有为,这就是由于他的特殊机缘(partyicular occassion)而然,要扣紧‘对周文疲弊而发这句话来了解。有为就是造作,照道家看,一有造作就不自然、不自在,就有虚伪。造作很像人工的artifical,人工造作,无为主要就是对此而发。”①牟宗三提示,想要讀懂老子的无为,必须放在战国时代的纵贯线的文化背景下来了解,道家的特殊机缘是周文罢弊。牟宗三认为,中国的古代文化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为最高峰,如果按照斯宾格勒所言“每个民族都有个‘十九世纪”(《西方的没落》),那么在牟宗三看来,春秋战国就是中国的“十九世纪”。而恰恰是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贵族的生命腐败堕落,实际意义上整个社会已经开始礼崩乐坏,周公所造的礼乐典章制度,都只剩下空架子,变成窒息我们生命的桎梏。在此意义上,周文的礼乐典章制度都成了外在的(external),或形式的(formal),一个没有了真实生命的礼乐就是造作的、虚伪的、外在的、形式化的,这些联想通通出现。道家就是这样把周文看成束缚,因为凡是外在的、形式的空架子,都是属于造作有为的东西,对我们生命的自由自在而言都是束缚桎梏。在这个情形下,老子才提出“无为”这个观念。
牟宗三认为,在道家眼中,“无为是高度的精神生活的境界”,②讲无为就涵着讲自然。而这个道家的自然并非西方意义的自然,西方的概念这个“自然”是由中国的老名词翻译过来的,而中国原来本有的“自然”一词之意义倒被现在的人忘掉了。因此,我们先要返归到自己文化传统中原有的意义上来,才能领悟道家之无为的真义。牟先生说,道家讲的自然就是自由自在、自己如此、无所依靠、精神独立,这才能算自然,这是一种很超越的境界。而西方人所讲的自然界中的现象,严格讲都是他然、待他而然、依靠旁的东西而如此。自然界的现象都在因果关系里面,你靠我我靠你,这正好是不自然不自在,而是有所依待。所以牟宗三以为庄子所言之逍遥、无待,并非现实中的无待,因为现象世界中不可能无待。道家老庄所说的自然是自己如此,是一种高度的精神境界,就是无待。
在牟宗三看来,道家是从“无为”开始,进而再普遍化、抽象化,最终提炼成“无”。在此,无首先当动词看,它所否定的就是有依待、虚伪、造作、外在、形式的东西,而往上反显出一个无为的境界来,这当然就要高一层。为了更清晰地呈现“无”与“造作”的关系,牟宗三把基督教的“原罪”、佛教的“业识”与道家的“造作”放在一个层次上比较,他认为,“从一开始,‘无就不是个西方的存有论的概念(ontological concept),而是个实践、生活上的观念;这是个人生的问题,不是知解的形而上学之问题。人生的问题广义说都是practical,‘无是个实践上的观念,这样不就很容易懂吗?因为在春秋战国时代文化出了问题,道家一眼看到把我们的生命落在虚伪造作上是个最大的不自在,人天天疲于奔命,疲于虚伪形式的空架子中,非常地痛苦。基督教首出的观念是原罪(original sin);佛教首出的观念是业识(karma),是无明;道家首出的概念,不必讲得那么远,只讲眼前就可以,它首出的概念是‘造作。虚伪造作最使得人不自由自在,道家对此有真切的感受,所谓存在的感受(existential susceptility)。从这里开始可以说到原罪,也可以说到业识,不管罪恶多么深也还是这个问题。”③牟宗三为了让人更清晰地了解“造作”,又提到“矜持”这个相似的概念。他说,矜持就是造作不自在。就像基督徒要用一生去赎罪,通过忏悔得到上帝的宽恕与拯救;佛教徒要修炼无执、去无明,到成佛时才能去无明。牟宗三认为,道家的观念以为不必这么玄远,只说矜字就可以了,把矜去掉就是圣人、真人,即真实不假的人、真正的人。我们的人生、人的存在,都多少有虚假不真实的成分。牟宗三说,好像假钻石是人造品一样,虚伪造作也一样使得人不自由自在,而道家正是在此处有强烈真切的感受,从而阐发出一套道理来。
“无”作为动词看,就特殊的机缘讲,它所否定的是周文。牟宗三认为,其实在道家看来,周文象征着一切束缚人们天性的东西,于是道家把这个特殊机缘抽掉,再往前进,就是反对所有的造作。
为什么道家要反对造作、反对束缚呢?牟宗三在此处总结出三层原因:
最底层的是自然生命的纷驰使得人不自由自在。他解释说,人都有现实上的自然生命,分驰就是向四面八方流散出去。这是第一层人生的痛苦。
再往上一层,是心理的情绪,喜怒无常等都是心理情绪。牟宗三认为落在这个层次上也是很麻烦的。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知识与智慧处在两个不同层面,知识很多但缺乏智慧的现代人,常常会比没有知识只有智慧的古人有更多的烦恼,他们焦虑地处在一种处处断绝的阶段,而没法进入事事圆融的境界。这两种内心的精神状态可以分别用庄子的两个专有名词比附——“坐驰”与“坐忘”。牟宗三曾说:讲庄子就是要你随时注意到你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怎么样的时代。我们所处的是科学的时代。科学的时代不一定就是坏啊,这个时代对科学知识范围之内的概念、意义都非常明确,这是以前所没有的。以前的人在这方面很不行的,但圣人在另一方面行。现在的人在这方面愈行,在另一方面就愈不行。而如何使它们谐和起来呢?这就是哲学要研究的问题。④所以他认为,读文献一定要与这个时代取得一个对照比看,不然就是一个没感觉的人。
再往上一层,属于思想,是意念的造作。牟宗三认为,现在这个世界的灾难,完全是ideology(意识形态)造成的。意念的造作最麻烦,一套套的思想系统,扩大说都是意念的造作。意念造作、观念系统只代表一些意见(opinion)、偏见(prejudice),说得客气些就是代表一孔之见的一些知识。
所以在牟宗三看来,道家给予我们的启发是:在这个意义上,智慧比知识更重要。牟宗三认为,道家就是在这里讲到“无”。道家不讨论系统而反要将系统化掉,也就是要化掉儒墨之是非,达到“莫若以明”、“道通为一”的境界。“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庄子·齐物论》)牟宗三解释说,“两行”就是都可以行。自然生命的纷驰、心理的情绪,再往上,意念的造作,凡此都是系统,要把这些都“化”掉。
如此,“无”的涵义就呈现出来了。牟宗三的解读是:无先作动词看,就是否定这些。经此否定,正面显示一个境界,用名词来表示就是无。将名詞的nothing(无)拆开转成句子就是no-thing(没有东西)。所以nothing(no-thing)不是存有论的无(没有东西)。无没有存有论的意味,但当“无”之智慧彻底发展出来时,也可以函有一个存有论,那就不是以西方为标准的存有论,而是属于实践的(practical),叫实践的存有论(practical ontology)。⑤在牟宗三看来,包括儒释道在内,中国的学问都是实践的,例如儒家的道德形上学(moral metaphysics)就是实践的。这实践的形而上学、存有论就寄托于对无的了解。
了解了无的来源,那么无,照它所显示的境界而言,当该如何了解?牟宗三认为,此境界正是道家所说的道。道家是通过无来了解道,来规定道,所以无是通往道的关键所在。
无所显示的境界,用道家的话讲就是“虚”。在牟宗三看来,无的境界就是虚一静,就是我们的心灵不粘着固定于任何一个特定的方向上。他解释说,生命的纷驰、心理的情绪、意念的造作都有特定的方向,粘着在这个地方,就着于此而不能通于彼,你生命粘着于此,我生命粘着于彼,各是其是,冲突矛盾就出现了。佛家讲的执着就是粘着(attachment),是将心思封限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上。
虚则灵。牟先生认为,心思粘着在一特定的方向上,则心境生命即为此一方向所塞满所占有,就不虚了,不虚则不灵。一就是纯一无杂。没有乌七八糟的冲突矛盾纷杂,把生命支解得七零八散就是一。静就是不浮动。人随着生命的纷驰,顺着意念的造作,天天在浮动之中,把这些化掉就静下来了。
道家喜言静。静不是物理学中相对的运动和静止(motion and rest)的静,而是绝对的心境,是定,是随时将心灵从现实中超拔出来,浮在上层的一种境界,是精神的。无、虚一而静都是精神的境界,是有无限妙用的心境。
就此,道家以“无”为一种精神境界的修炼,从而阐发出一套道理来。而在牟宗三看来,一个人如果真能够像道家所说的,一切言论行动好像行云流水那样的自由自在,这需要很大的内心修炼功夫,而这种“无”的精神境界就是道。
注 释:
①②③⑤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台北:台湾联经出版社,2003.89,89,90-91,93.
④参阅牟宗三的《庄子<齐物论>讲演录》.卢雪昆整理.
参考文献: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郭庆潘.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台北:台湾联经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张海鹏)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5期